《天劫第一部之秦陵劫》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罗刚从尚冬手上接过了那个“无”字,“是要把这石头字儿后面的圆杆儿插到门中间那些窟窿里吗?”
尚冬笑着说:“没错。”
骆敏把眼睛凑近了石门中间的小孔,眯着眼睛上下看了半天说:“这每个窟窿里头都有个圆的金属物件,不知道是啥。”
尚冬说,“应该是类似于锁里的弹子,压下去就能打开后面的机关”
“你是说这道门整个是一把锁?!”
“我想是的。”
骆敏掩不住的惊奇:“我的神呐!”
罗刚也很吃惊:“这门要是把锁,这机械机构得有多复杂?你确定当时就能造出这么复杂的玩意儿?”
尚冬说:“锁的结构可以做得很复杂,也可以做得很简单,机械锁的原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锁芯、锁舌、弹子,跟大小无关。”
四个人如法炮制,很快拆下了嵌在门上剩下的15个字,搁在地上一看果然没出尚冬所料,每个字背面的圆杆儿尽管长度不一,但粗细都一样,最长的近20厘米,最短的也有10厘米。
徐洪林问:“冬哥,按你的说法把这十六个石头字都插到这门上的窟窿里就能开门,是吧?”
“是,但得要有正确的顺序。”
“顺序,什么顺序?”
“你们看,这每个字后面的圆杆儿长度都不一样,就像钥匙上面高低不平的齿,只有插进去正确的长度才能按压到里面的弹子,所有弹子都准确地落在该落的位置就应该能触发开门的机关。”
“那要是插错了呢?”罗刚问。
骆敏接话道:“那就打不开,也可能会触发别的机关。”
徐洪林问:“别的什么机关?”
“要命的机关呗,”骆敏似是看惯了生死,语气轻松。
“秦始皇这个老疯子,眼瞧着就能进地宫了,原来是玩咱们呐,给的希望越大最后失望也就越大,放咱们进来就是为了搁这儿把咱们弄死啊!”徐洪林一脸怒容。
罗刚拍了拍他安慰道:“办法不已经有了吗?”
“罗队,这就不是个什么办法,你知道16个汉字能有多少种排列吗?不是几百,也不是几千,是几万亿啊,就算咱们一种一种试,还不触发要命的机关,怕是试到地球爆炸也试不出来。”
尚冬说:“小徐,你先别急,刚才咱俩说的话你还记得不?”
“什么话?”
“就是你说的bug。”
“你是说秦始皇想让咱们进去?”
尚冬点点头。
“没明白你的意思,想让咱们进去还弄个这什么密码门,破解16位的密码用计算机也得用很长时间啊。”
“这不是个数学问题,咱们得换个思维方式。”
“还能有什么方式?”
“换成理解古代汉语的方式。首先是排列:按照秦的文字书写习惯,应该是竖写左行,也就是说这个四方矩阵的右上角第一个窟窿就是首字;其次是句式,秦汉相近,文字有很强的装饰性,大多数都是以二字、四字、六字为一句,经常对仗。这个矩阵为四乘四,我想句式基本能确定为每四字为一句,一共四句,刚好十六个字。”
罗刚问:“既然句式有了,排列方式有了,一共就十六个字,是不是意思排列通顺就行了?”
尚冬答:“排列和句式这些,懂些古代文法就能确定,这并不很难,难就难在这十六个字最终组合的意思上。”
“这么说你已经排列过了?”
“嗯,刚才我一直在想这些文字的排列组合,可还是有些拿不准。”
“你说说看。”
尚冬掏出笔记本,其他三人凑过来看,上面一共写着三行字:
生于天汉,归之在距,察经纪彼,无远弗届。
生之在距,归于天汉,察彼经纪,无远弗届。
生之天汉,归于在距,察彼经纪,无远弗届。
“看不懂啊,”徐洪林摇摇头,罗刚和骆敏也拧着脖子一脸不解。
尚冬答:“秦汉朝堂文字,近于上古,很多单个文字跟今天相比意思差别很大,这几句话就是我觉得组合后最通顺的。”
徐洪林问:“冬哥,这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呢?”
“我想这既然是秦始皇的陵墓,这门上的话也必然跟他有关,结合前后文,我想这就是秦始皇想要表达的愿望,或者是说……死后的愿望。”
骆敏问:
“人死百事休,他死后还能有什么愿望?”
“这我也不大明白。虽然古人普遍都有鬼神信仰,相信死后有死后的世界,但是……”尚冬欲言又止。
其他人不明就里,只能等着尚冬继续说。
“还是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吧——这第一行的意思就是:(我)生于天上,(死后)回归于大地,(只要)了解通行到那个地方的方法,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第二行的意思是:(我)生于大地,(死后)回归于天上,(只要)了解他(或它)通行的方法,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第三行的意思是:(我)生于天上,(死后)回归于大地,(只要)了解他(或它)通行的方法,无论多远都能到达。
徐洪林泄气地说:“这意思不是差不多嘛?”
尚冬说:“看起来是差不多,但实际上表达的意思差别还真的挺大。”
罗刚问:“这几句都该怎么理解呢?”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距’就是方形,指代大地,所以有‘大圜在上,大距在下’之说;
‘天汉’有很多种叫法,比如‘星汉’、‘明河’、‘银汉’等,说的是天上的银河,或者指代天上的繁星;
‘察’的意思近似于分辨、掌握、了解;
‘经纪’的意思和现在很不同,古代虽然也有经纪人的意思,但单独解字分别就是‘行’和‘通’,引申的意思就是通行的方法,《吕氏春秋》中就有‘宿离不忒,无失经纪’的表述,结合前后文就是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无远弗届’是个成语,倒不需要另行解释,也就是字面意思——无论多么遥远都能够到达。
我拿不准的是秦始皇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按照正统说法,皇帝即天子,生之于天,死后归于大地,这也符合死后建陵归葬的事实,可后面两句让我很不理解。”
罗刚问:“后面两句有什么问题吗?”
“以我在史书上对秦始皇的了解,他有着很明确的生死观,尽管一直追求长生不老,但在他派了几次寻求长生术的队伍都失败以后,他很清楚自己最终会死掉,否则也不会这么看重自己的陵墓建设。可这两句的意思很明确地表达了他觉得还能够返回天上,无论多远都能够到达的意思。这难道不奇怪吗?
另外,这个‘彼’字我也不大明白,整句下来这个字没地方放我才把它安在了这儿,尽管整句的意思解释得通,但我却不明白这个字的意思。”
徐洪林问:“这个‘彼’字是什么意思呢?”
“‘彼’就是他人,与‘己’相对,是第三人称,就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问题是,这生死归葬的问题就是秦始皇一个人的事儿,怎么还冒出来了个‘他’?”
徐洪林又问:“这个‘彼’字会不会是一个什么地方?比如象‘大洋彼岸’?”
“那不可能。你说的‘彼岸’是现代汉语的引申意思,事实上‘彼岸’这个词是梵语中的佛教用语,是与‘此岸’相对的,是不生不灭的涅槃。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秦始皇都死了两三百年了。”
罗刚问:“既然这个‘彼’字最不好拿捏,而且也不是个地方,最大的可能性就指人了,是不是第一句就可以排除?”
尚冬又仔细端详了下笔记本,:“我想是的。”
“那你觉得哪句最有把握?”
“确实没有把握,但非要让我选,我会选第二句。”
“第二句?”
“对,‘生之在距,归于天汉,察彼经纪,无远弗届。’”
“你的理由呢?”
“我也说不好,就是一种感觉吧。”
徐洪林说:“大哥,这时候可别感觉呀,这万一要是错了咱可就……。”
“再分析恐怕就比较牵强了:第一行里的‘察经纪彼’尽管能说通,但于文法不符,也不符合当时人的使用习惯。咱们到这儿已经这么长时间了,看见唯一的文字就是这十六个字,秦始皇他老人家不会把这么重要的文字搞得文法不通吧?
剩下两行唯一的区别就是‘生之天汉’还是‘生之在距’,或者说到底是归于天还是归于地的问题。”
“这不明摆着嘛,他死后不就埋这儿了吗?当然是归于地了呀。”
“我不这么想,”罗刚接话道:“如果归于地是明摆着的事儿,他干嘛还写在这儿?而且还神神秘秘地搞了个密码门?你说呢尚老弟?”
“我想你是对的,但我的理由
也不完全是这样。秦始皇并不生于庙堂,他出生的时候就是赵国的人质,他爸回秦国封太子的时候,他和他妈还在邯郸东躲西藏地过苦日子呢,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自我感觉‘生之于天’?”
徐洪林问:“那他死后‘归于天汉’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大明白,照理说死后‘归于天’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个很常见的说法,没有必要‘察彼经纪’——费劲巴拉地找路升天,还又说什么‘无远弗届’,确实很让人费解。”
小说推荐:《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龙藏》《回到过去做财阀》《斗罗:七杀惊绝世》《不正常型月》《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无限公路就业指南》【穿越九九】《仗剑独行斩鬼神》
李四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