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

拖拉机在乡间不怎么平坦的道路缓慢行驶着,后斗的海带绳和浮子叠的足足有四五米高。

李多鱼印象中,在这个年代的拖拉机都是特别神奇的存在,反正特别能装货物。

拖拉机在前面开着。

他跟老李则在后面跟着,看到有浮子掉下来后,就捡上重新绑起来。

由于师傅赶着回去吃晚饭,车刚到他们家,李多鱼便和二老卸起了海带绳和浮子。

而早已下课回家的周晓英,看到李多鱼回来后,很是惊讶,连着问了好几个问题。

“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么快,就买到这么多绳子了?”

李多鱼看着自己的漂亮老婆,嘿嘿笑道:“下午刚到,这些是去陈家村买的。”

李多鱼说完,开始搬运绳子,他现在对这个二十出头的身体非常满意,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要不是周晓英大着肚子,战斗到天亮,都没有多大问题。

不像前世的他,从岛国回来后,就已经全身各种伤病,走个路,关节都会痛,更别说其它事情了。

唉,年轻就是好。

周晓英见他们开始搬海带绳,也卷起了袖口打算一起搬。

可袖口刚卷好,手刚伸出去。

就被婆婆陈慧英给喝住了:

“晓英,你这是头胎,跟你说过了,三个月的时候很危险,不能搬重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搬就可以了,不用你来。”

坐在庭院里的朱秀华,听到这话后,整個人瞬间就酸了。

“真的是有够偏心的,当年我有浩然那会,你还让我讨小海,晒海蛎干,怎么就没见你这么说。”

陈慧英斜了眼那个宁愿在那吃小鱼干看戏,也不愿来搭把手的儿媳。

“你那会吃的比牛还壮,耀国都打不过你,哪里还需要休息,有空在那边闲话,还不赶紧过来一起搬。”

“哼,又不是我家的东西,我干嘛要搬,对了,不要把东西堆我家门口,会影响我出入的。”

“阿嬷,我来帮你搬。”

房屋里,不想做作业的小胖墩刚想开溜,结果都还没跑出房间,就他娘给拧住了耳朵。

“搬什么搬,有闲帮你娘洗洗碗,扫扫地。”

“娘,快放开。”

“痛痛痛,我错了。”

见宝贝孙子耳朵被拧,陈慧英气的牙痒痒,但也拿她这个儿媳没有办法。

不到半个小时,李多鱼就把海带绳和浮子,从拖拉机上全给搬了下来。

虽然有点累,全身都是汗,但却笑得很开心,不论在哪个年代,捡漏都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

可哪怕已经捡漏了,但放在这个年代,还真不算便宜。

450元,差不多是周晓英一年多的工资,要是跟现在的小学老师工资换算一下,差不多是七万块。

且这还是捡漏来的,若按供销社目前的价格来算,这些绳子和浮子,在后世不得卖个二十多万。

不单连本都回不来,还得倒贴好多钱。

而这畸形的物价,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普通人民群众创业艰难的原因。

第一桶金实在太难搞了。

要不是自己有“走货”赚了点钱,估计来到这个世界后,说不定也做不了多少事情,只能继续浑浑噩噩活着。

现在绳子浮子有了。

海带养殖计划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接下来要做的事,都没这么容易了,而最让李多鱼犯难的,则是海底打桩。

担担岛那片适合海带生长的海域,有二十多米深,要想把上百根木桩打到海底去,以现在的技术来讲,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上次跟小舅喝酒时,听他讲,陈阿泰他们之所以没把海带养好,就是太有主见了,很多都没按照养殖标准来做。

桩打的乱七八糟。

不到四个月,就拔了两次桩,管理也很混乱,经常十天半个月都不去看,这才导致最终海带颗粒无收。

可在打桩之前,得先找生产大队批点木材才行。

担担岛有很多用来防风固沙的马尾松,很多都是当年新中国成立那会高级合作社种上的,现在归生产大队管。

这种松木密度大,泡在海里不容易腐烂,非常适合用来打桩。

而想找大队买东西,就得批条子,而刚好家里有个人是村里专门管条子的。

李多鱼才刚想到他。

没想他就出现了。

每天五点整,一身干净打扮的李耀国就会拎着手提包从村委会回来。

他看了眼堆满庭院的海带绳和浮子后,稍稍有些惊讶,但也没多问什么,也没跟李多鱼和阿爹阿娘打招呼,直接就往自己家走。

李多鱼赶紧问道:

“耀国,有没有空,找你有点事情。”

李耀国愣了一下,快两年都没怎么跟他说话的老四,居然主动找他。

当年分家那会,他们家跟老大和老四闹得并不愉快。

他老婆为了多分点房子,当着乡亲的面,对老大说了很过分的话。

大致就是:李庆国连个老婆都没有,要什么房子,给他点钱就行。

结果把自尊心很强的老大给气走了。

而李耀国由于怕老婆,也没出来帮李庆国说话,结果搞到最后,虽然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

阿爹阿娘也因为这件事,气的好几天都没吃下饭。

他们不是气朱秀华。

而是气李耀国这个儿子太软弱了。

打那以后,哪怕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李耀国跟自己爹娘和李多鱼就很少说话了。

稍微有点不适应的李耀国,回道:

“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李多鱼直接说道:

“就是,我想向生产大队买一批马尾松的木材,你有空帮我批个条子呗。”

“你打算买多少?”

李多鱼大致算了下,回道:“差不多要五十棵这样,还得大一点的。”

听到这个数量后,李耀国皱眉起来:

“要是就几棵,我直接帮伱批,但你这量有点大,我还不好批,得跟大队商量一下。”

“那就麻烦你了,谈的时候,尽量把价格压低点。”

“嗯,我尽量。”

说实话,二哥真没像二嫂朱秀华说的那般不堪,这两年跟那些走货的比起来,赚的确实少很多。

但在这个年代,他目前这个工资才是正常的,且他这个村会计兼支部副书记的职位,权利还蛮大的,在村里可以帮你做到很多事情。

李多鱼记得改革开放前,那应该是二哥人生最为辉煌璀璨的时候,村里很多人,都得找他批条子,求他办事。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官人官色

官人官色

卷帘西风666
关于官人官色:驾驭权力,是一门高深艺术。需识大局、知进退、善谋略,还要懂女人。前三点是为了征服世界,最后一点,则是为了不被女人所征服。
都市 连载 361万字
重生之财源滚滚

重生之财源滚滚

老鹰吃小鸡
关于重生之财源滚滚:当重生成为一种潮流,李东也幸运地赶上了重生的马车。上辈子遗憾太多,这辈子且让他一一弥补!看小人物重回2004,亲情爱情双丰收,发家致富两不误!新书《全球高武》已发布,求支持!(读者群:250605308,全订群号:572213998需验证)
都市 连载 1044万字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无醉春秋
十多年前,省内一本线爆冷能上外省985,王逸和众多考生一样,懊悔不已,那是一个时代的眼泪!如今重生2011,本该上二本的王逸,成功捡漏985!左手电商,右手纯欲风裙装、汉服,凭借划时代的设计,打造国民轻奢品牌,碾压一众国际大牌!实业为骨,IT为翼,这一世不做牛马,只做人上人!可当王逸开始做手机,却发现,供应链处处受制于人,全部依赖国外巨头。王逸不得不一边委曲求全,一边扶持国内产业链,几年后:“国外
都市 连载 354万字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风随流云
这是一个考上大学就能鱼跃龙门的时代,这是一个处处风口飞上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还有纯洁不渝、真挚感情的时代;只不过李野刚刚来到这个时代,却被劝着放弃高考进厂打螺丝;“反正你也考不上,就死了这条心吧!”“我堂堂二本冲刺型选手会考不上?那岂不是辜负了那么多年体育老师的教导?”群号:QQ905492509
都市 连载 245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港娱天后1988

港娱天后1988

潮洋1
她被誉为香江第一个偶像,也被称为香江最后一个天后,她一路披荆斩棘,为的不是成为天后巨星,而是击败好莱坞,让华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都市 连载 1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