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开会

分配好任务之后,村民们和各自的小队汇合,一起前往上工。

周子文也准备回到四小队,接着开荒土地。

可没等他有所行动,生产队长周卫国却把他们留了下来。

“所有知青们留一下,我有话和你们说。”

“嗨,还不都是那些活,我听说,咱们村要建一个晒谷场,估计咱们会到那边干活吧!”李大嘴不愧他这个名字,论起小道消息,那是灵通得很。

“大队长好凶啊,难怪大家都这么怕他。”

不管来多少知青,肯定要把他们安排在一起。

听到这话,知青们你望我我望你,不明白怎么回事。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过了今天,这片地就开垦完了。

每天早上,他们都在晒谷场开会来着。

作为生产队的大队长,周卫国什么场面没见过啊?比这更严重的都遇到过,那会怕几个人的争吵,当场就板着脸呵斥出声。

可大队长都发话了,即便他们再有意见,也没有办法。

“这怎么行啊,我们地里的菜还没长大呢!”

本来让这些知青留下来,就是想好好和他们商量,结果现在看来,好好商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了。

“安静一下,我们也知道知青院那边住不下了,这不是在想办法吗?”看着知青们议论纷纷的样子,周卫国脸色一沉,给知青们带来极大的压力。

“嗯。”陈诗英和陈巧依互相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前段时间刚来一批知青,已经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现在又来,这次可没地方给他们住了。

不同的人看待事务的眼光不一样,比如陈巧依听说大队长杀过人,心里就有些害怕。

“吵什么吵,你们要清楚,知青院不是你们的私有物,知青院是生产队借给你们住的,你们要是不愿意住,可以搬出去啊,正好空出地方,给新来的地方住。”

等大家消化了新知青要来的消息,周卫国才说出了他们商量的办法。

见知青们在这里无理取闹,周卫国也不给他们好脸,说起话来也更加不客气。

这会他正和四小队的人努力开垦荒地。

对于他们的心情,周子文并不了解,也不想了解。

周子文和陈家姐妹这边说说笑笑,知青院的人却是一片愁云。

新知青要来,知青院又没住处,这事一听就很麻烦,她们躲还来不及呢!

住的地方不够,那就给他们建房子,总之不能让他们分开。

“那可不,听说大队长以前是当兵的,手里可沾了不少敌人的鲜血,厉害着呢!”周子文有些感叹,要是他早来几十年,有挂机面板在,说不定也去杀鬼子了。

对他们来说,地里的菜还是挺珍贵的。

“没事,大队长是好人,虽然平时严厉了一点,但也是最不怕事的,要是以后受了委屈,还能找他告状。”周子文笑着安慰。

“什么?又有新知青要来?”

这些老知青,在乡下待的时间长了,早就成了老油子。

看他们这个样子,周卫国也感到无趣,他还以为这些知青都是有脾气的,准备找几个刺头来杀鸡儆猴呢!

散场之后,陈巧依小声在周子文耳边说道。

“李大哥,你说,明天我们会干什么啊?”周子文一边干活,一边和离他最近的李大嘴聊天。

“原来大队长杀过人啊,难怪这么凶啊!”陈巧依有些害怕的缩了缩脖子。

现在一下子让他们全都收了,怎么不令人心痛?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以后他们就要少两块地,这才是他们最心痛的地方。

“是啊,这些菜可是我们辛辛苦苦种的,怎么能说收就收了,这不是欺负人嘛!”

当初为了安置这些知青,他们还特地把房子改造了一下,要不然,知青们可没有现在的住处。

他们大坝子村还算好的,

“这样,我们商量了一下,你们知青院的院子很大,只要再改建两间房出来,完全够住了,不过你们种的那些菜需要赶紧收了。”

关系到自身利益,这些知青们也不管周卫国是不是队长了,当场就叫了起来。

“晒谷场啊!咱们支部那边不是有个晒谷场吗?”周子文有些好奇的问道。

没能力的,家庭条件自然也不怎么好。

“行了,散了吧!具体怎么改建,你们找老吴。”周卫国摆了摆手。

涓夊叓.鍏?涓€鍏叚.鍏節

“是啊,这才几天啊,怎么又要来知青啊?”

“原来是新知青要来啊,那和我们没关系了,我们看戏就行。”周子文表情放松,这事他早就从吴叔那里知道了,只是没想到,他们居然真把知青们叫到一起商量。

被周卫国这么一骂,知青们再也不敢出声了。

“这可咋整啊,我们知青院现在都住不下了。”

“大队长,找我们干什么啊?”男知青队长陈阳好奇的问道。

事实上,周卫国也没有说错,知青院,本来就是生产队的房子。

平时也是好吃懒做,能过一天是一天,有能力的,早就想办法回到城里去了。

“这事和伱们知青院有关,前两天上面发来通知,说又有一批新知青要来,现在让你们留下,就是和你们商量一下,新知青来了,他们住哪儿?”周卫国开口说出把他们留下来的原因。

他最敬佩的就是这种杀敌英雄了。

但周子文却恰恰相反,他听说大队长性格刚硬,眼里揉不得沙子,虽然没见过几面,却对他有不小的好感。

“记住,我是在通知你们,不是在和你们商量,明天我们就安排施工队过去,在这之前,你们自己把房子里种的东西收拾好,要不然,到时候弄坏了可别怪我。”

“嘿嘿,咱们去年开垦了不少田地,以前那个晒谷场不够用了。”说到这个,李大嘴就有些得意了。

当然,他也有得意的理由,这个年代,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像他们这种,一个晒谷场不够用,还要另建一个,那可是相当自豪的事。

(本章完)

小说推荐:【抖音书院】《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世界好像公测了》《开局成为柔弱虫母》《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无限公路就业指南》《星空职业者》《重回千禧当学霸》《这个武神太极端了》《回到过去做财阀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万族之劫

万族之劫

老鹰吃小鸡
我是这诸天万族的劫!《全球高武》和《万族之劫》前五册实体书出版了,天猫、当当、京东都有售,喜欢的可以去看看,谢谢大家支持!
都市 连载 1366万字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恋上尘世美
读者:我想看的是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年代文,而不是一味的四合院里琐碎闲杂。作者:点击右下角,进入阅读模式,请慢慢品鉴,不好看的地方不花点。读者:你休想骗我,太多千篇一律,审“美”疲劳了。其他读者:先看再说,如果难以下咽,咱们就一块“劝劝”作者,惯着他了!作者歪嘴一笑:本书读者分为了两种,一种觉得书写的很好看,另一种感觉前面的人在撒谎,明明是非常好看,逻辑合理,更新超稳,从不水文,够肥可宰……极小部分
都市 连载 543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米饭的米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761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一杯冰柠檬水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593万字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风随流云
这是一个考上大学就能鱼跃龙门的时代,这是一个处处风口飞上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还有纯洁不渝、真挚感情的时代;只不过李野刚刚来到这个时代,却被劝着放弃高考进厂打螺丝;“反正你也考不上,就死了这条心吧!”“我堂堂二本冲刺型选手会考不上?那岂不是辜负了那么多年体育老师的教导?”群号:QQ905492509
都市 连载 2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