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听许良的话

朱元璋对学术上的事情一向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青山论战他并没有予以特别的关注,省得让锦衣卫一天跑一趟,等朱标回来之后,这论战情况他自然也就知道了。

当朱标这时候把论战情况说给他听,朱元璋才发现这论战还是有些不同寻常的,什么儒学科学的辩论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土地兼并,在乎的是工业化,在乎的是朱标的公然表态。

其中最让他心惊的,就是朱标给天下人放出的信号,很明显是有革新之意的,这让朱元璋一时间又惊又忧,这才问出了那句“你想变法?”

这由不得朱元璋不惊,因为这与他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大明的制度设计,他自以为已经完成了,这套制度足够维持大明一直运转下去了,以后的子子孙孙只需要按照自己定的祖制去治理天下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做任何更改。

什么变法,那太多余了,根本不需要这种东西存在,难道俺老朱设计的东西还能不够用?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元璋对自己的这套东西是真的有自信的,他从内心认为这套东西可以让大明长治久安,能让老朱家永享江山,如果谁说要变法,他一定会让对方知道什么叫谨言慎行。

但是现在这个想要变法的人却是朱标,这就让朱元璋十分难受了。

他到了这个年龄了,很多事情都需要考虑朱标的想法,甚至迁就朱标的想法,这种迁就除了父子感情之外,更多的是无奈,你不迁就也不行。

因为朱元璋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多久好活的了,到了这个年龄,即便明天突然一命呜呼,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你能管得了朱标现在,还能管得了朱标将来吗。

他们父子二人一旦在社稷的事情上出现分歧,以前都是朱元璋说啥是啥,但现在是朱标说啥朱元璋都要思虑再三,尽可能想个折衷的法子,实在不行就迁就朱标了。

这实际上是朱元璋走进花甲之年,自觉开始为朱标铺路了。

如果不迁就朱标的想法,到时候朱标继位,他想做什么一样都能做,朱元璋如果不能改变朱标的想法,那就只能迁就朱标,如果朱标真心决定要变法,那朱元璋也是抓瞎的。

他又不可能因为这个去换太子,碰到这种事儿只能头疼。

朱标当然也知道其中的道道,他其实也一直在迁就朱元璋,他现在担任的角色更多的是辅佐朱元璋,很少主动在社稷之事上发出自己的见解,就是不想让朱元璋因此太过劳神。

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时候到了自然就能做了,无须着重一时早晚。

而这一次,他也一样不会完全表露内心想法,他笑着向朱元璋解释起来。

“父皇不必担忧,儿臣并非是执意变法,这只能说是儿臣的一个尝试,一着闲棋,我并没有刻意做什么,只是用一句话让天下人都多思考一些治世之法,有没有好的结果这是儿臣自己判断,采纳不采纳,这也是儿臣自己决定,这天下那么大,放置一颗闲子不会有什么大碍。”

朱元璋有些狐疑的看着朱标,他不确定朱标这话到底是让自己安心的,还是真的这么想的。

看了一阵,朱标都是神态自然,朱元璋也只能当做真是如此了,但还是有些不安心。

朱标似乎知道朱元璋心中的疑虑,便更加深入的说了几句。

“儿臣做这个事情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真的觉得有这个现实需求,即便大明现在不去变法,但将来一定会有需要变法的一天,不然大明的长治久安这是无从谈起,现在开始多做尝试和探索,也是为朱家的子孙提前铺路罢了。”

“荒唐!”

朱元璋不能认同这种想法,当即就予以驳斥:“为何一定要变法,朱家天子只要按照祖制治理天下,一定能能大明延续万年,根本不必做这样多余的事情。”

朱标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朱元璋会有这种反应,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

他是不是真的想要变法,这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刚刚那句话,确实是他的内心真实想法,他真的觉得大明迟早是要变法的。

朱标道:“父皇知道那青山论战的三日里,儿臣觉得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吗?”

朱元璋脸色不好看的哼了一声:“伱说!”

朱标咳嗽两声,之后又叹了口气:“儿臣以为此论战最有意义的东西,是许良揭示出了农业社会最根本的内生矛盾,那就是人多地少的矛盾,这个矛盾以已有的所有治世制度和方法都是解决不了的,而这个矛盾解决不了,那么农业社会终有一天必定会走向崩溃。”

朱元璋不以为然:“危言耸听,岂有这般道理,朕设立户籍制度足以让百姓各司其职,如此人人都有养得活自己的生计,大明又怎么会走向崩溃呢,那许良信口胡言说的东西,你怎可这般轻信?”

朱标摇了摇头,论战的具体内容,他之前只是简略的说了一番,所以朱元璋并不知道在许良提出工业化设想之前,就先探讨过农业社会的根本矛盾。

而现在朱标做的事情,就是把许良曾经说过的话,复述给朱元璋听。

朱标还是希望朱元璋能在这个事情上和自己达成一致,而要争取这个就必然要让朱元璋对此有深刻的认知,就如当初自己也是观看论战时被许良点明了这一点之后,才真正起了变法的念头,才有了后面向天下人释放出的信号。

“父皇,这样的内生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土地是恒定的,而人口却会无限增长。”

朱标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就停顿下来,默默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皱了皱眉,这没头没脑的能说明什么,他还以为许良能说出的会是什么高见来,原来就这?

他开始是不以为然的,但是慢慢的他表情开始有点不太对,似乎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东西一样,有些愣住,再随后他的脸就僵住了,眼神更是蹦出一丝恐惧,他意识到了这句话的正确性了。

土地恒地而人口无限,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正确的不能再正确,也是真正细思极恐的一句话,这矛盾好像真的有点无解

朱元璋一下慌了,他似乎看到了未来无数的百姓因为没有饭吃,然后愤怒的要把朱家从龙椅上拉下来的场面。

小说推荐:《国医》【笔记阁】《天命之上》《武纪》《岁岁平安》《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长央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为天下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