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衍回答:“半是天授,半是人为。”

石守静一怔,笑道:“好一个‘半是天授,半是人为’,却是天在人先,而后人活,然人若不为,天授何用?你倒是知之甚深。”

右侧端坐的是德修观执掌甄守中,自张衍进来后他一直闭目不动,此刻突然睁开双眼,出言道:“张衍,你可退下了。”

这一举动极为突兀,更为奇怪的是石守静也默不声。

张衍恭恭敬敬一施礼,脸色平静地退了下去。

换了其他人来还没未说上两句便被叱令退下,纵然不面露惶惑,也是忐忑不已,可张衍自始自终却镇定如常。

石守静不由暗暗点头。

“石师兄,收张衍入门墙,是否合适?”

张衍退出后,甄守中一开口就对他存有置疑,言语中似乎还有一股责问石守静的意味在内。

石守静却淡淡一笑,道:“甄师弟,你也看到,张衍在蚀文一道上天赋异禀,荡云峰下一人之力斗退广源,也算是有胆有识,且此次法会之后,他定是名声大涨,如不收录,未免遭他派诟病,说我善渊观苛阻后进求道之心,且我忝为下院执掌,当为门派思虑收罗良木,不致野有遗才。”

甄守中又说:“我观张衍,心性固然上佳,只是资质平平,恐怕未来成就有限,为此人得罪一众门人弟子,恐得不偿失。”

“无妨。”

石守静笑着摇了摇头,“甄师弟,我将那口镇浊鼎送于张衍,你看如何?”

甄守中一听,眼中一阵精芒闪动,抚须道:“如此,甚好。”

张衍才步出大殿,刚才那个引路的道童过来一个稽首,道:“师兄,请随我来。”

张衍心中一动,随着道童来到位于渡真殿旁侧的一座偏殿内。

道童离去后,他打量了一下环境,这里虽然打扫的干干净净,但是凄冷寂静,一看就是很久无人居住。

不过他并不在意,自顾自寻了一个蒲团上坐下,入静打坐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等他从入静中退出时,抬眼一看,不知什么时候石守静已经坐在了他面前的蒲团上,张衍一惊,立刻站起行礼,恭敬道:“不知上师到来,弟子失礼了。”

石守静倒是和颜悦色,与先前的态度截然相反,温言道:“不必拘礼,坐。”

等张衍重新坐定,石守静拂尘一摆,道:“张衍,你可明白我唤你来何事?”

“弟子日思夜想,皆是为一入门弟子,是以在弟子想来,应是此事。”

石守静呵呵一笑,道:“你倒是坦然。”

张衍觉得到了这里,自己心中的想法石守静应该清清楚楚,既然如此,又何必遮遮掩掩?所以他并不讳言。

石守静又说:“你且坐近一些。”

张衍又上前几步,在石守静三尺之外坐下。

石守静仔细看了他两眼,道:“你资质不高,修道一途恐难登大乘,只是在蚀文一道上却颇有见地,也算得上是有缘人了。”

他从袖中拿出一本道册,递给张衍,道:“拿去。”

张衍不问是什么,只是起身恭恭敬敬地接过。

石守静叮嘱道:“此本道册,乃是一本开脉上乘法诀,然歧路颇多,稍有不慎便毁断根基,只是我观其法,确是一等一仙门典籍,上古正宗,不忍弃之,故如今交予你手,是否修炼,你可自决断。”

说罢他拂尘一卷,闭目道:“话已说尽,你可走了。”

张衍忙起身告退,等他走出门来,门口那道童躬身道:“恭喜师兄了。”

张衍一怔,道:“喜从何来?”

道童笑嘻嘻说道:“师兄莫非不知,适才上师入关前已传下法旨,师兄已是我善渊观第十三位入门弟子。”

“入门弟子么……”

张衍长舒一口气,自己为入门费尽心机,但到这一刻真正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他心中却波澜不起。

他点了点,对拱手道童道:“多谢师弟了。”

又自怀中取出一枚正源丹放入道童手心。

道童眼前一亮,他认得这是好东西,看了看左右,便小心收好。

他又凑近了一点,低声说:“还有一些上师关照过的杂物说要交予师兄,我自多差人手送至师兄洞府,师兄勿虑。”

张衍暗自一笑,听这道童语气,这些“杂物”想必搬动不易,如果不是这枚丹药,怕是要自己亲自动手了。

“如此,有劳师弟了。”

道童眉开眼笑,道:“哪里哪里,师兄好走,好走!”

张衍从善渊观山下来后,并不急着折返洞府,而是先在山路上转了两圈,待天色入夜,确认周围无有他人窥探跟踪后,这才回到了洞府。

推门入内,他一眼看去,却发现洞府中正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只青铜大鼎!

第十九章洗髓蒸骨,元成入真

张衍仔细看了看这是古朴铜鼎,上面有“镇浊鼎”三个古字,近前观望,还能察觉到一丝修道人才特有的气机。

按那道童所说,这只大鼎应该是上师石守静命人送来。

只是不给丹药道书,而偏偏给自己送来一只铜鼎,这到底是何用意?

玄门中的高人每做一件事都是隐含深意,石守静更不会无缘无故送他一件东西,一定是想用鼎来向自己表示什么。

“鼎,鼎……”

张衍来回踱步,深思其中奥妙,突然,他脚步一顿,想起一个可能,上师所指,莫非是说……力士?

“力士”这名字虽然听来威风,但是真正知道其底细的人却从不这么认为。

盖因为力士多出自毫无根底的记名弟子或者旁门散修。

修炼到筑元这一步,假如迟迟不能开脉,待年龄一长,巅峰期一过,经脉不复从前强壮,更是彻底断绝了这个可能。

所以当一些弟子知道自己仙路无望后,索性将全身元气散入四肢百骸,用来滋养筋骨肉体,成为一个力士。

如修为能再进一步,则能依靠门派之力用秘药培炼,金砂灌体,能使肉身能更为坚韧。

所谓“扛鼎力士”一说,只是特指在筑元期成为力士的修道者。

而到了上院,更是对应不同层次有“拔山力士”“覆海力士”“翻天力士”等等称呼,虽然看似战力强大,实际上完全依赖外物,而且从此以后断了练气修仙的门径,沦为门派打手。

可以说,他们完全是操诸他人手中的工具。

张衍曾闻那些力士由于食量宽大,所以每餐吞食都要用一只大鼎来烹煮,石守静送他一只鼎,莫非用此来暗喻他的前途,提醒他今后所应选择的道路,希望他成为一个力士?

他越想越有这种可能。

石守静这是要让他主动退让,将本该属于他的那些修道资源拱手让给其他入门弟子,而不要与他们争抢。

这是在提醒他,只有自己所走得路与众人不同,才是明哲保身之道么?

张衍哼了一声,这足以说明石守静虽然收自己做了入门弟子,但并不看好自己资质,顺带也不看好他的前景,只是出于某种原因才勉强收自己入门。

他看了一眼青铜鼎,相信这只鼎送来时,路上也一定也有多人都瞧见了,甚至石守静还可能故意让众弟子得知这个消息,这也明确无误地向外传递出了一个信号:三位上师虽然收他张衍做入门弟子,但并无意重新分配修道资源,而是安排张衍走另一条路。

因此,送鼎的举动虽然看上去是委婉的劝说,实则是三位上师不容更改的决定!

张衍冷笑一声,自己的修道之路,岂容他人决定?

他绝不甘心只做一名力士,那只是奴仆护卫一流,那种长生求来有何意义?

修仙,求的就是超脱,被人奴役左右,那还成什么仙,修什么道?

至于石守静说他成就有限,他更是不屑一顾,自己从一个没有出身的记名弟子走到如今,不是也成为一个入门弟子了么?

可见,未来之事也不是一成不变,自己能走到这一步就是明证!

反而像前身那样不思进取,只待他人下赐机缘的人,如今可能早已被周家锁回家中服侍妻族去了。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才是自己的根本,其他一切皆是虚妄!

冷笑着围着这只鼎转了两圈,张衍心中一动,脑海中突然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

从那些气机上可以感受到,这只鼎其实也不是一件凡物,而算得上是一件法器,不用去试,他也能知道将食物放入其中,这只鼎便去其浊气,熬煮精华,而不至于吞下一大堆无用的杂质。

而此刻的张衍,却从中看出另一个用途。

这只鼎本身有去芜存菁之效!

一念至此,他眼中大放光彩,立刻出门转了一圈,唤来许多道童去多多搜罗一些干燥的柴薪回来。

他现在已是入门弟子,虽然待遇和那些世家子弟不同,但是身份却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甚至已经可以自己蓄养奴仆,他一句话吩咐下去,那些道童哪里敢不从命?

不但如此,他们甚至还为此事挣破头皮,只为能得张衍赏识,在道童们想来,若能得他收入门下,说不定那时也可以如卞桥等人一般威福了。

因而不到一个时辰,张衍洞府中已经堆满了不下半月所需的柴薪,甚至一些道童自聪明,还捕捉了一些野食送过来,张衍并不推拒,一概收下,然后将道童都赶了出去,并顺手堵上封门石。

他将柴薪分做十五堆,正是对应半月之数,以便铜鼎蒸烧,幸好洞府宽敞,他还有落脚之地。

弄这么多柴薪,他并不是要烹煮食物,而是要利用此鼎的功效,以鼎火攻伐,逼出丹窍中的元气加以淬炼!

他将铜鼎挪至一堆柴薪上,又用竹管将石壁上流淌而下的泉水引入其中,待灌至一半时,便将下方柴薪引燃。

不多时,鼎中之水开始沸腾,他脱去衣物,一跃而入鼎中。

前次和王烈打斗时他得知,在外界极端环境的刺激下,或者生死一刻,都可以使得丹窍自开,溢出元气,只是这方式一是太过凶险,二是没有大量丹药补助,难免会行差踏错,可以说是一种极为极端的做法。

现在一想,当年陈枫如果真是为了借助这种方法淬炼元气,那么或许也是别有苦衷,才不得不铤而走险。

按他的推断,抛开其他手段不论,只是师门长辈就应该有办法帮助后辈淬炼元气,这样更为稳妥,还不易出事。

其实,他所想的也和事实接近,玄门世家弟子走到淬元这一步,一般都是由长辈助其打开丹窍,引导元气,再慢慢由自己炼化,而且这个过程并非一日见功,因为师门长辈同样也会耗损精气,具体则视各人修为而定。

大体来说,每日行功一到两个时辰,然后再慢慢打坐回气,大概半月左右,便能克尽全功。

是以这一关对有法诀传承的弟子来说并不难过。

而对于张衍来讲,他没有长辈师承,一切只能依靠自己。

鼎中热力越来越重,张衍不得不开始运转内气抵挡。

这时他看出了这只鼎的神妙之处,柴薪烧到现在,整个洞府内非但没有烟火熏蒸,连鼎壁上也是一片温凉,只是热力不像寻常热气那样蒸腾,而是往不停他筋骨中渗透进来。

他知道这不是寻常热气,而是相当于一位法力比他高明不少的师长在不停用内火逼迫他。

感到内腑似乎隐隐有些发疼,他连忙吞服一粒正源丹,并竭尽全力催动内气顶住热力,只是那热力一波波不断涌来,让他半点不得喘息。

渐渐的,内气的耗损得越来越多,他却竭尽全力从近乎枯竭的经脉中逼出内气,他知道这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尽管脸色通红,身上仿佛被煮熟了一般发红,仍旧咬牙坚持。

大约一刻之后,他内气已然消耗一空,这是,耳边“轰”的一声,紧紧闭合的丹窍之门又一次大开,不过这一次,因为外火不断渗入,丹窍却没有就此合上,而是不断的有元气喷涌出来,与外火反复缠斗。

这些元气不断被消耗,不断有浊气被鼎中的热火炼化出来,再转变成一丝最为精纯的元真,张衍周身的皮肤上不断渗出黑乎乎的杂质,虽然这些秽物腥臭不可闻,但他此刻根本无暇去理会。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道争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仙侠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修仙:我有一枚造化金符

修仙:我有一枚造化金符

朔风树下
这是一方广袤浩瀚的修真世界。飞剑、美人、法宝、神通、符箓、禁地、天魔……主角从等级森严的宗门底层,一步步往上爬,飞剑斩敌,美人在怀,逍遥天地之间。Ps:一部传统仙葫流剑修杀伐爽文。本书又名《一剑顶一万剑》、《修仙:我只有九个道侣》。完本作品《魔门大玩家》,高订7000,书荒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下。
仙侠 连载 40万字
从流民开始修仙

从流民开始修仙

杯酒支烟
岁大饥,人相食。天地为灶魂作火,骷髅为碗骨烧柴。现代普通青年路野穿到异界成为一名流民,饥肠辘辘的他只想活着,拼命活着……而在这乱世中,活着又谈何容易,好在随他一起穿来的游戏天赋神通蝉蜕龙变觉醒,可以助他不断脱胎换骨,提升实力。从草芥一般流民到铜皮武夫,再到钢骨武师,铁脏大武师,银髓宗师……然而,这不是终点,武道前方居然还有一条修仙长生大道!且看他如何鲤鱼冲关,步步化龙!
仙侠 连载 374万字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荔汁扣肉
李牧魂穿修仙世界,苟在青玄宗门种田,不争不斗,靠着几亩灵田,养灵花,培灵草,炼器制符,过着安逸舒适的小日子。当宗门有难之时,李牧被迫出手,众宗门弟子这才发觉,宗门里竟还苟着一尊宗门老祖。
仙侠 连载 19万字
全家瞒着我修仙

全家瞒着我修仙

萌元子
我爹是仙剑宗传功长老。他告诉我他只是郁郁不得志的武库司主事。我娘是玄天宗圣女。她告诉我她只是宅居在家,与街坊斗嘴的小妇人。我外公是擎天宗太上。他告诉我他只是江州首富,穷得只剩银子。我二叔……我舅舅……我大姑……我小姨……连我抱在怀里的小白虎,都是跺跺脚,修仙界都要打俩哆嗦的庚金白虎。他们陪我在凡世过日子。我一个绝灵凡人,却想让他们长生。
仙侠 连载 319万字
天海仙途

天海仙途

落叶吹枫
【凡人流】【大长篇】一次意外之后,一个来自异世界的灵魂开启自己追逐长生之路。身怀神秘异珠,在这个天地巨变大势之下,步步维艰追寻大道。万般谋划只为成仙。
仙侠 连载 619万字
志怪书

志怪书

金色茉莉花
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
仙侠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