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战世界史》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庞籍思索了好一阵子,终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看看李宁对于这封信的反应。

因此他派人去请李宁来,顺便在他到来之前的这个空儿,读完了皇帝写给自己的信。

“漕司大人。”

随着这句标志称谓的响起,庞籍放下了手中的信,然后示意李宁坐下。

他知道李宁虽然与他隔着一道光幕,但距离其实并不远。

也许他只需要走上几步路就可以穿越光幕,从一边的工地到另一边的工地。然后顺着工地旁边的河道,就能顺利的到达泉州城中。

这让他在心中多了一丝安全感,至少可能被大风吹走的风筝,这一刻还牢牢的握在手中。

“小先生。官家和朝廷对于福建路的事情已经有所定夺。此次请你过来,便是要把其中的事情说与你知道。”

“漕司大人请讲。”

“经略司已经获准成立,市舶司也已经开始讨论。但官家在写给我的信中,对于福建本地百姓所遭受的伤害有些耿耿于怀,他认为就这样和敌人做买卖,实在是有失风骨。”

“陛下考虑得极是,不过那群人只不过是走错路了而已,而且,以福建路的力量,我们能把他们吓走就已经不错了,这一点漕司大人也是清楚的。之所以要和他们做买卖,不过是韬光养晦而已。如今西陲的那位赵元昊有些不太老实。我皇宋如果在其他地方轻开边衅,那么……”

“恐为人所乘,是这个意思吗?”

“大人英明!”

“原来连你都这样想。看来,陕西的战士是不可避免了。”

李宁闻言,好奇地站起来问道:“听到人的意思,朝廷之中也有有识之士与在下看法相同。”

“嗯,确实有一批朝臣有着类似的想法,不过从官家写给老夫的信件来看,这批朝臣是受到了一位叫做伯雅先生的人所影响。”

李宁微微愣症片刻,作为穿越者,宋朝有知有识的人物,尤其是拥有这般影响力的人物,他不可能没有印象。

但这个人他偏偏就不记得,不是他的记忆力有问题,而是宋朝确实没这个人啊。

他想向庞籍打听这个人的具体情况,因而笑道:“不知这位伯雅先生究竟如何称呼?又是哪里人士?生平……”

“哎,打住!”庞籍亮出手掌,阻止了李宁的追问,“老夫只知道他姓孙,别的就算能告诉你,也没什么要紧的帮助。与其说那些没用的,不如我们来看看官家写给你的信里,都有些什么内容?”

“呃……”李宁闻到了一股浓重的刺探味道,作为朝廷重臣,窥视皇帝与他人的信件,毫无疑问有着妄揣圣意的嫌疑,但他还是当着庞籍的面,撕开了信件的火漆。

“先生见字如晤。闻听福建有变,寡人昼夜难安。而先生熟悉变情,又处置有方。实属我皇宋之良才。如蒙先生不弃,又怜寡人久居宫禁之中,不得中外消息,请将光幕夷情,细细讲与寡人知道……陛下这是要听故事?”

“哈哈……”庞籍忍不住笑了起来,“作为天下之主,却不得领略天下之美,也就只能多听多闻了。我看你就可怜可怜我这学生,把你知道的所谓光幕夷情讲给他。话说那个叫什么亚历山大的,应该什么归属哪部夷人?”

李宁的面部表情一阵扭曲,良久才憋出一句说道:“严格意义上讲,亚历山大应该属于胡人。就像安禄山一样,安禄山的姓氏,其实就是亚历山大的音译。”

庞籍的脸色,登时就绿了。

“我皇宋吸取盛唐转衰的教训,向来讲这个华夷之防,我现在觉得,这个盟约缔结的有点草率了。”

“漕司达人,这其实是个城下之盟,澶渊之盟的翻版而已。这个是容不得我们后悔的。”

庞籍的脸色更绿了。

他没想到李宁竟然是这么理解的。

看来自己摊上的是个苦差事。

于是他把自己收到的那封信,直接丢给了李宁看。

这封信件的内容,就要比写给李宁的那封长了许多。

不过概括下来,对李宁有直接影响的,也就拢共那么三条。

第一:皇帝赵祯担心光幕这种异变以后还会出现,所以希望庞籍能够整理李宁的那些策略,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李宁的官职由庞籍自行确定,但李宁的安全和见识必须得到重视。

第三:李宁的要求,朝廷会配合庞籍予以满足,这主要是为了方便他执行策略,为皇宋消弭东南方向的隐患。

从这里可以看出,皇帝对于李宁还是非常重视的。

不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李宁耍出的小小手段而已,因此皇帝和朝廷的这种相信,其实并不基于严密的逻辑和科学。

这让李宁想起了后世天朝的体育事业,如果哪个项目的运动员容易出成绩,那么举国上下都会向这一项目倾斜,丁俊晖的台球是这样,后来的蹦床也是如此。

这主要是为了迎合官员们刷政绩的需求,但李宁想不明白,皇帝有什么政绩要刷?

当然这样的问题他是不方便问出口的,因此只能带着问题离开。

然而,庞籍却给他送上了一个巨大的麻烦。

一群年轻士子和刀笔小吏,不知何时像尾巴一样跟在了李宁身后。

李宁停下脚步,转身质问走在最前面的黑脸书生:“你们这是做什么?”

“小先生不要责怪,漕司大人派我来帮您记录故事。”

“记录故事?”李宁略感震惊,“是写给官家的故事吗?那也不需要这么多人来记录吧!我自己写就行了。”

“小先生。漕司大人认为,有些故事不仅仅要讲给官家知道。官家身居九重之内,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我们为他做的。所以光幕夷情,我们也应该知道。”

李宁的双手一阵哆嗦,但他很快就明白,这不是派来监视他的。

“很好,那些大老粗们也不会整理情报,有你们,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得更调理了。”

“先生恐怕又误会了。”

“没关系,想从我这里带走故事,就要按我说的做,话又说回来,你们不经历点什么,怎么会看到精彩的故事?”

“先生说的甚是,学生记住了。”

“学生?我好像不比你大吧。”

“韩吏部曾说……”

“你叫什么名字?”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啊!在下苏缄,表字宣甫,晋江人也。”

“哦。”李宁点点头,表示记住了。旋即又问道:“你既然是那老官派来的,可知道他想好我的茶表字了吗?。”

青年书生们早知道李宁经常会用些奇怪的称呼,因而听到老官两个字的时候,忍不住发出了一阵轻笑。

但这小小的幽默,无疑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因此苏缄大着胆子说道:“先生还是不要难为那老顾安了,他憋了好几天都没憋出来。”

一旁的吕夏卿趁此机会说道:“先生不如在给官家回信的时候,一并请官家御赐一个表字。”

“呃……”李宁摆出一副思考的样子,在心底里却在冷笑,这种官场上攀高枝的土法子,竟然用到了皇帝身上,这个年轻人可真是不简单,只是他好像把自己当成了个傻子。

不过这刚好可以作为一个故事讲给皇帝听。

小说推荐:《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我是虫》《穿越之两世》【小说迷】《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晋末长剑》【赘婿小说】【重生小说网】【趣读吧

著作佐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