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废曹国公—李景隆。】

洪武13年。

现任曹国公,李景隆之父李文忠当即眼前一黑,要昏倒在地。左右大臣急忙搀扶,才避免了脸贴地的情况。

其余大臣也是一脸诡异之色,可是谁能够想到,当今大名鼎鼎的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居然疑似有造反之举。

此时此刻,李文忠百思不得其解,李景隆书读的很好,也在自己的教育下,军事能力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他作为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他的儿子李景隆也当全力以持正统继位,怎么可能会去帮助燕王造反?

待到李文忠重新站好,朱元璋安抚道:“将军不必如此惊慌,景隆我也是看着长大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未来定是发生了阴差阳错之事,况且如今尚未发生的事,我又怎会降罪于他?”

“多谢陛下。”李文忠顿时心里便松了一口气。

【耿炳文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顿时人心惶惶。】

【这时,我们的黄子澄同学站了出来,他安抚众人胜败乃兵家常事,并大力举荐李景隆上任。】

【虽然被方仲儒和齐泰极力反对,可建文帝最终拍板决定再采取黄子澄的建议,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

朱元璋额头上的青筋已经忍不住跳动了起来,“又是这黄子澄,又是这黄子澄,怎么哪里都有他?!”

“未来的我难道没有教育过他要懂权衡之术吗?什么都听着黄子澄的,其他人该怎么想?”

“倘若他有能力也罢,可他一个酸臭文人,不懂兵家之事却对大战指指点点,要是让我遇到这么一号人,他活不过三天!”

【九月初,李景隆率十万大军从京城出发,一路收纳地方军队,等到河间时,手下兵力已达五十万。】

【可也正是因为他一路走走停停,收粮收兵,等到河间时,朱棣早已拿下松关亭,夺取了大宁的兵马,并且休养生息,兵力达到十万人。】

【十月二十四日,李景隆得知朱棣仅留一万余人驻守北平,便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北平,一路埋伏在郑家坝等待朱棣。】

【他自以为对付朱棣手到擒来,可朱棣真的没有料想到吗?这空虚的北平,又何尝不是朱棣故意放给李景隆的?】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看着未来的自己做出英明决策,率领大军消灭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不由得心潮澎湃,意气风发。纵使如今尚未就藩,可他那超乎常人的军事天赋,已经告诉他,这一次他依旧赢定了!

能够看出这一点的,还有许多人,此刻扞卫到朱元璋大清算的时候,明朝的诸多开国名将还有很多活着。

徐达、李文忠、汤和。

没有人会觉得未来的朱棣会料想不到此情况,这必然是他故意露出来的破绽。

李文忠此刻已经闭上了眼,他很清楚自己的儿子的劣势,他们这帮开国元勋打下大片疆土,明朝国力又强盛,他缺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应用。

当今天下情况,也没有让他有与优秀降临对战的机会,终是赵括,纸上谈兵了。

【十一月初二,朱棣率军返回北平,此时天气已逐渐寒冷,】

【朱棣尚未开始下令进攻,李景隆自己便开始怕了,他担心朱棣偷袭,便命令士卒日日夜夜持枪立于冰雪之上,不少士卒纷纷冻死,底层士兵纷纷埋怨不已,战斗力大打折扣。】

【初五,朱棣身先士卒率军冲锋,与李景隆在郑家坝会战,城内守军也趁机而出,将李景隆两面夹击。】

【面对朱棣的两面夹击,本身就心态不稳的李景隆理所当然的败了,并且逃到了德州。】

-----------------

汉朝,元朔元年。

卫青看着神迹中狼狈不已的李景隆,点评道:“未战先却,此乃兵家大忌也。主帅的能力、心态缺一不可,能力不足,可熟读兵书,但这心态,只能通过磨练,但此人心态失衡,至今没有调节回来,恐怕往后是没有机会了。”

汉武帝刘彻颇为赞同:“不是所有将军都能如青般天纵奇才,千金难求一良将,这满朝武官能有几人与爱卿比肩?在你的带领下,他日必能消灭匈奴,彻彻底底打出,大汉王朝的威严!”

-----------------

【随着建文元年即将过去,皇帝这一派系的诸多官员已摇摆不定,十二月二十日,广昌打开城门,投靠燕王。】

【同时,燕王再次使用离间计看不起淮阴侯武高,使得其被建文帝削去爵位,降职到广西,辽东在无所作为的杨文的带领下,顿时松松垮垮了起来。】

-----------------

明朝,洪武十三年。

看到这里,所有人已是满脸无奈之色,这都第二次了,同样的计策,朱允炆一次又一次上当,这与当初离间朴万有什么区别?

当初战败后,难道就没有复盘、思索吗?

当真是让人不知所言。

若你是常人,也无可厚非损失的,不过三金二银,可你是皇帝,这损失的可是天下江山!

此时已经没有人敢抬头去看朱元璋的脸色了,试想他们若是将家业传给这样一个后代,恐怕早就气得晕了过去。

此时,大殿上的朱元璋虽脸色难看,情绪反而不是很激动,从前面建文帝的种种行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自己晚年着实是老眼昏花,这个孙子实在是不适合做皇帝。

当然,对于朱允炆把自己辛辛苦苦给他铺垫好的路走成这个样子,他怎么可能不气,恐怕即便没有老四造反,这大明在他的带领下,也坚持不了多久,真是让他在下边都不能安心。

想到这儿,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还好有这个小兔崽子,总算是没让大明走下坡路,让他带领大明,自己也能安心的走。

一旁站着的朱棣也摸不着头脑了,“刚刚还对他横眉竖眼,现在又对他叹气,这对他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不管怎样,自己这个好侄儿,恐怕要被从小好好教育了。”

-----------------

【转眼间建文二年】

【正月,燕军势如破竹,一路大胜,初一,蔚州投降,二月,保定投降,二月初二大军开拨大同。】

【四月末,燕军一路招降,兵力达五十万余,于白河沟与六十五万南军会战。】

【由于朱棣向来身先士卒,往往冲在第一线,此次战役中几度遇险受伤。】

【不曾想,忽有大风袭来,刮断了李景隆帅旗。】

【最终,李景隆战败,向南撤离逃到德州,大量物资被丢弃。】

【二十七日,燕军进攻德州,李景隆逃亡。济南初九,燕军进攻济南,李景隆再次逃走。】

【十月,李景隆带着几百亲卫回到朝廷,六十万大军被丢的一干二净,与此同时,燕军缴获了大量的粮草等军用物资,还一路招降补充兵力。】

【因此,从燕王的角度看,李景隆虽然不是二五仔,却胜似二五仔。】

小说推荐:《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桃花山刘家修仙传》《玄鉴仙族》《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大明汉高祖》《北齐怪谈》【3Q中文网】《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剑阁闻铃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46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31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