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锦衣绣春》最新章节。

越龙城也没有多说什么,“进去吧。”

门口的太监见到我们,甩着拂尘迎了上来,“越指挥使,好久不见!”

越龙城连忙客套道,“曹公公太客气,越某只是个同知,指挥使的称呼是不敢乱答应的。”

那曹公公暧昧的笑了笑,“也快了。快进去吧,皇上等着二位呢。”

说着,也对我点点头,我连忙也点头回应。

到了里头,只闻得一阵阵悠悠的龙涎香扑鼻而入,屋子里暖暖的,所有的事物都既高且大,庄严无比。一架雕龙屏风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与去路,越龙城率先上前,对着屏风跪下,双手举起,朗声说道,“臣越龙城携小旗赫连漪前来拜见圣上!”

我也连忙跪倒。

里头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越同知来了啊,到里头来说话。”

越龙城这才起身,对我使了个眼色,示意和他一起进去。我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由身无长物的贱民一路打拼到皇帝宝座的朱元璋,不由得一阵激动,步履也滞涩起来,好容易到了里面,只见一张极宽大的台案,案前坐着一个长须老人,头发都白了大半,穿着一身明黄的龙服,手上还端着一本奏折正在批阅。听到我们进来,才抬起头来。

越龙城与我再次行跪拜之礼。朱元璋点点头道,“平身吧,起来说话。”

我一直不敢抬头看朱元璋,这才意识到一个真理,能够登上皇帝宝座的人,没有一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的气势就已经足以将我们震慑。

可是这个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到了晚年似乎很想努力营造一种和蔼可亲的形象,他非常温和的说道,“这位小旗,抬起头来给朕瞧瞧。”

我反应了一下,知道他是在说我,连忙抬起头来。这时候我才真正看到朱元璋的脸。他确实和历史书上那张“鞋拔子脸”的画像极其神似,有些凶相,但是岁月的风霜已经消磨了其中很多狠戾,遗留下的是平和与睿智。

第25章.24.父子芥蒂(2)

朱元璋仔细的打量了我一番,对着越龙城笑了起来,“这丫头文文静静的,被你们弄到四儿府里,也是为难。”

越龙城答道,“锦衣卫署所有人员,不论男女,全部经过千挑万选,严格训练,为皇上办事是尽应尽的职责,更是万世的荣耀,不存在半分为难。”

朱元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龙城啊,不懂怜香惜。”

说完,他已经转向我,脸上带着些残余的笑意,问道,“你叫……”

“小臣赫连漪。”

我答道。这是我进来之后第一次开口,声音发出来之后,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颤抖,不知他们二人有没有听出来。

“赫连漪,你在燕王府里也有一年了吧?”

“回皇上,有一年了。”

朱元璋这时候已经收回了所有的笑容,端坐在椅子上,饶有兴味的看着我问道,“燕王府里这一年来,可还太平?”

这才是他把我这样的小旗召进来的直接目的,为的就是问这一句。

我想若不是出了朝廷内关于朱棣密谋不轨的传闻不断,只怕我这辈子,也没有机会以一个从七品小旗的身份踏入这皇宫半步。

我舒了一口气,捋了捋嗓子,抬头看着朱元璋,答道,“回皇上的话,微臣这一年在燕王府里,但见燕王爷在外严防边关,恪尽己守,在内便悉心教导几位世子,对皇上和淑妃娘娘也是思念有加,时常与王妃二人提起。并未有半分不当之举。”

朱元璋听了我的话,脸上若有所思,半天没有做声,最后长叹一口气,说道,“燕王自幼便心高气傲,如今已至而立之年,虽有收敛,在旁人看来,终究还是盛气凌人。朕让你们锦衣卫安插眼线在他府里,并不是不顾父子情谊,对他有所怀疑,也是想知道他是否渐渐能收敛锋芒,更学会韬光养晦之道。”

“皇上虽贵为九五之尊,但是爱子之心必与天下所有父母一般,任何行为都是为子女着想,希望他们能够更好。燕王若是知道皇上这一番良苦用心,必更加孝顺敬爱皇上。”

我看着这个虽然垂暮,却将天下江山一手在握的老人,谈到子女时竟也有些伤怀,便安慰道。

越龙城听我说完这段话,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我,似乎在怪我多嘴。

没想到朱元璋却点头称赞,颇有遇到知音的意思,“还是你们女儿家心思细腻,知道为人父母的用心。只可惜,朕的几位公主都已经嫁出去了,平时也没人能够给朕说这些话了。你,很好。”

越龙城怕我再说什么僭越的话,连忙抢道,“皇上谬赞。赫连还不快谢皇上。”

我也意识到方才太过冲动,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多说多错,还是朱元璋问一句答一句的稳妥,“皇上谬赞。”

朱元璋摇摇头,“朕已经很久没有听过什么人跟朕说这么有心的话了。赫连今儿这几句话,倒是叫朕有些伤怀。四儿那小子,是块璞,琢磨好了,必有大才,若是有半点偏差,那后果不堪设想。朕对他严苛,也是想让他成大器,不知他心里是不是会有芥蒂。”

第26章.25.升官

我想了想,答道,“王爷乃是皇子,虽不及皇上英慧,终究也是人中龙凤,皇上这番苦心,连赫连这样的小人都懂,王爷岂有不懂之理?”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爱之深责之切,只怕最最不懂的人偏是朕最疼爱的孩子们。”

他抬起手中一本奏折,突然皱眉,“此番燕王回京,徐辉祖可有接风?”

我心里咯噔一下,徐辉祖乃是徐云华的大弟弟,为姐夫姐姐接风洗尘本本是很正常的事儿,只是这朱元璋生性多疑,到他这里,难免会被解读为朱棣一回京城便结交党羽,抱团营私。

正想怎么为朱棣挡一下,朱元璋已经挥挥手道,“你们下去吧,朕乏了。”

我和越龙城连忙跪安,正准备往外退,朱元璋忽道,“龙城,赫连年轻,看起来也是个聪明的丫头,做个小旗委屈她了。回头把她的令牌换成百户吧。”

越龙城对我笑道,“还不谢恩!”

我知道自己这是升职了,虽然升不升职于我来说并无所谓,但是依旧装出一副欣喜的模样,,连忙跪下,“谢主隆恩!”

这面一次圣,动辄便是跪,出来的时候,我的膝盖已经痛得不行了。越龙城看着我的样子,啧啧道,“没想到皇上还挺看重你呀?”

我白了他一眼,“你难道以为我稀罕一个百户的官衔?”

越龙城挑眉,“我自然知道你风轻云淡,看不上这些虚衔。只是你方才在皇上面前,未免太过多嘴!幸亏说了那么多,并没有出格的话,若是你说错一句,别说你这小命,就连我和你父亲都难逃大劫。你还是悠着点吧。”

我伸手在他胳膊上拧了一把,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你一直说我多嘴,可是皇上他老人家岂不是就爱我说的这几句?还被我哄得一个百户的职位?”

越龙城无奈的摇摇头,“狡辩我是狡辩不过你,不过今后你还是要万事小心!我到燕王行府打听你的时候,得知你被传进宫,当时吓得一身冷汗,幸好你只是被李淑妃传进来,没捅什么篓子。”

“我在你心中就是那么不老成!怎么说我也执行过大大小小的任务无数,并未给你闯什么祸,丢什么丑。如今皇上都亲自为我加官进爵,你倒好,不恭贺我一番,倒要处处打击。”

我咬着牙说道。

越龙城露出洁白的牙齿,难得开怀的笑了,双手拱起,“恭祝赫连百户升官发财!好了好了,你最机灵,要不我也不敢把你送到燕王身边。天色不早,该回去了?别惹得太监侍卫们关注。一出宫立刻跟我联系。”

我点点头,就此和越龙城告别,一路扶花遮柳的回到钟鼓司,忽遇得几个侍卫巡视。心里郁闷得紧,大叹自己倒霉。便在地上捡了一块石头,望着相反的方向一扔,那几个侍卫听得异响,一窝蜂涌了过去,我纵身跃入房间窗户,身轻如燕。

麻利地换上寝衣之后,往外一看,那几个侍卫还一头雾水的在那到处翻查,不由得扑哧一笑,回到床上,不再理他们。

第27章.26.猫伤

年关将近,英姐妹早在朱元璋面前夸下海口,要给皇爷爷亲自表演。这两个丫头也算是有心,这几日每日过来找我,研习琴技,非常认真。琴技也是突飞猛进,想来应付一场家族宴会上的表演是足够了。

李淑妃也是高兴,时常的命人喊我去她宫里弹曲儿,时不时的也能遇上燕王妃徐云华。

年二十九,我带着两位郡主正在春和殿做最后的演习,曲毕,李淑妃,徐云华以及请来的几位妃子娘娘都说郡主的曲儿绝对能够博得皇上欢心。朱英一时得意,钻到李淑妃的怀里逗弄淑妃娘娘的那只波斯猫。

那猫儿不知为何发了怒,恶叫一声,狠狠抓到朱英的手上!

朱英痛得哭了起来,李淑妃和徐云华都惊慌失措,忙不迭的宣了太医进来。

太医给朱英上了药,笑着安慰道,“淑妃娘娘和王妃娘娘放心,小伤,郡主没事。上了药,养些日子便好了。”

朱英看着包了厚厚白纱的左手,哭丧着脸道,“太医,那我明日还能弹琴吗?”

太医一愣,不明就里“弹琴?这恐怕是不能了。郡主好生修养便是,还弹什么琴?”

朱英立刻便急得哭了起来,抱着徐云华嘤嘤道,“母妃,孩儿可是辛苦了大半年!现在害得贤儿也不能表演了。”

“好英儿,别伤心。”

徐云华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朱英,正好瞥见肇事的猫儿在一旁轻佻踱步缓行,还喵呜喵呜的叫着,不禁皱眉道,“都是这畜生闹的!”

李淑妃本在一旁心疼孙女,忽然听得徐云华这一句,脸露不悦,大概也是怜惜她爱女心切,并没有发,只是淡淡的道,“贤儿一个人不能弹给皇上听吗?”

徐云华也已经察觉到自己失言,正不知怎么回旋,听得这一句,连忙岔开话题道,“这曲儿必须由二人合奏,她们练了许久,英儿此时伤了手,就是找人来替,也找不到一天就能练好的。可惜了贤儿。”

李淑妃微微一笑,“哦,那倒都怨本宫那畜生了。”

徐云华听了这一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也不敢答话。

一直默默无闻的朱贤却开口了,“皇祖母,母妃,你们都忘了一个人吗?这曲儿本就是赫连先生编的,她又一直陪着我们练琴,只怕比我和姐姐弹得好上万倍!我们姐妹琴技有限,本来愿意献丑不过是取个承欢膝下的意思,倒也不指望皇爷爷能见识什么好技艺。现在姐姐的手不中用了,叫先生补上,让皇爷爷听得一首好曲儿岂不是好?”

李淑妃听了小孙女儿一番话,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儿,“贤儿这丫头虽然小,倒是有主意。”

我却扑通一声跪下,“娘娘,这……赫连只怕……”

“只怕什么?本宫觉得甚好,就这么定了。”

李淑妃笑道,“赫连这丫头虽然出身差了些,倒也是很有仪容的。”

我才面圣不久,越龙城也跟皇上说明我被两位郡主带进宫中的事了,但是大过年的去皇宫家宴出风头,那岂不是笑话了!本想一意推辞了,没想到李淑妃这样态度,我简直一肚子苦水没处倒,也找不到理由反驳,心里也不由得痛恨起那只波斯猫来了。

更没有想到的是,徐云华竟在一旁悠悠说道,“淑妃娘娘若是觉得赫连漪好,这趟我们便不带她回北平了,留在宫中给娘娘弹琴可好?”

听了这话,我心中惊诧,只是她们婆媳之间对话,我只算是个玩物,把我给谁我都是没有任何资格反驳与挣抗的,可是……若是被留在宫中,我这辈子还有什么出路?!

我心知徐云华不喜我,也不用这样斩草除根吧!

第28章.27.表演(1)

好在李淑妃并没有表态,只是拿手指朝着朱英朱贤指了指,笑道,“你这主意倒是好,只是怕她们两姐妹不愿意。”

徐云华也是聪明之人,不再多言,只说,“她们姐儿俩倒也不小气。”

李淑妃挥挥手,“罢了,你们都早些回去休息,明儿还要祭天呢。英儿留在我这,贤儿你带回去吧。”

徐云华诺诺的行了礼告辞,我随着她一起走出。

分开之前,她走到我面前笑道,“赫连先生,明日可要竭尽全力,给燕王府争光。”

我恭顺的低头,“不需王妃多言。赫连谨记在心。”

回到房内,我想着明日该如何收场,想来想去,无论如何都要敛收锋芒才好,切不可再引人注意,以免连这皇宫都出不去了。

第二日除夕夜,帝王家宴,群臣相贺,宫内热闹非凡。平日里一派严肃气象,今日也被喜庆洗去。

朱元璋前设群臣宴,后设家宴,可谓热闹非凡。他带着太子及众皇子在群臣宴上送走所有大臣之后,便到后面来了。

朱英及朱贤今晚上都打扮的鲜艳靓丽,一个穿红,一个着紫,一个唇红齿白,一个明眸善睐,都坐在李淑妃左右,非常灵动可爱,只是朱英手上缠着白纱,脸上有些闷闷不乐。她还在为自己的手伤而不能弹琴难过。李淑妃与燕王妃徐云华一直软语相劝,并许了种种好处,她才露出几分笑容。

我站在一旁,混在宫女儿身边,等着淑妃一声令下,顶替朱英上场献奏。

见到朱元璋进来,我还是有些紧张,不知他等会见到我在宫中弹琴会何感想。而他身后首当其冲的两位皇子,一个是朱标,另一个便是朱棣了。

太子朱标体态虽然宽胖,但是一脸病容,显得蔫蔫的,相比之下,一旁的朱棣越发的显得树凌风,神采焕然。

我摇了摇头,心中暗叹,朱元璋这老头子,膝下这些皇子,明明朱棣就是储君的不二人选,非要立长选了朱标,选了朱标也还说得过去,朱标以后死了也不愿意立朱棣,居然立朱标的儿子。这样做分明就是不顺天意,难怪朱棣要反。

我偷偷的朝徐云华觑了一眼,只见她满眼温柔,自朱棣进来,她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朱棣,眼角眉梢都写着满满的爱意。

我心里突然有些触动,又说不上来的感觉,便又朝朱棣看去,这一看不由得浑身打了个机灵,没想到他也正在看我。四目相对,他冷冷的顿了一刹那,就立刻移开了目光。

小说推荐:《天命在我》【快眼中文网】《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泡书吧】《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武纪》《结婚而已》《仙子,请听我解释》【三七书屋】《大道朝天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