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留下这些撮尔小国,虽然可以让大汉的威名远远传播出去,却也是权宜之策。

西域三十六国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绿洲上,来往的行商使团必须在这些地方获得补给,因此位置险要。

为此,匈奴和大汉,甚至是乌孙国都要对他们进行拉拢。

几方势力相互僵持和拉锯,此消彼长,时而匈奴占上风,时而大汉占上风,西域三十六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西域三十六国倒向匈奴人时,常会袭击汉朝的使团和商队,造成了许多人员和财物的损失。

以前,匈奴和大汉在西域的实力相当,大汉即使在西域各国驻军,也极易遭到匈奴人的偷袭。

到时候,玉门关内的汉军鞭长莫及,驻军就要单独面对汹汹的匈奴贼寇,那无异于自寻死路。

如今却不同了,刘贺此次要对匈奴人发动最后一战,彻底将匈奴从漠北赶出去。

这意味着对西域三十六国的管辖方式也要发生改变。

此次,西域三十六国在常惠威逼利诱下,联合派出两千五百胜兵,组成了西域护军,由刘病已任都尉,跟随乌孙军出征。

西域护军的人数不多,但却是一份投名状——让他们不再首鼠两端。

这是刘贺彻底解决西域三十六国及西域问题的一个开始,后面的方略已经谋定,会步步展开。

第一步是建立西域都护府。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要到十六年之后,大汉才会在乌垒城建立西域都护府。

之后,大汉会直接给西域各国“国王”授官,将其纳入到大汉的行政体系之中,对其进行直接管辖。

哪怕是撮尔小国,也难免会进行反抗,所以少而精的驻军是必不可少的。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大汉对西域正式施行管辖,有了“自古以来”的主权宣称。

刘贺将西域都护府出现的时间提早了十六年,本该出任第一任西域都护的郑吉如今还在韩增手下担任队率。

但是,刘贺已经想到了一个人来承担这份荣誉和责任——那就是大鸿胪行人、海昏侯刘病已。

这样一来,刘病已既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又可以远离长安城,对他,对刘贺都是一件好事。

第二步就是移民和屯田。

等西域都护府完成对各国的直接管辖之后,刘贺将会下令,用优厚的条件,从天下召集百姓移民到西域各国,充实当地。

西域并不是一望无际的荒漠,不只有小块的绿洲,也有许多一望无际的平原和草地。

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会沿着山脉间的缝隙,长驱直入,直达西域西部和北部。

在这两股水汽的滋润之下,漠北的许多地方甚至比河套地区更适合耕种和放牧。

只要处理好人地关系,合理开发,此处足以容纳数量庞大的移民。

两千多年后,为了充实边塞,不也有数以万计的汉人军民来到此处,为华夏构建一道屏藩,将此地开发成新的“塞上江南”?

刘贺不只要将西域纳入大汉的管辖范围,更要通过移民让汉民实充西域,将此处发展成汉地的核心。

第三步自然是徙胡民至汉地。

等西域的大汉移民足够多之后,原来居于此处的西域诸国之人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刘贺不愿意做出尽屠胡民的事情,倒不是说他还有当任君的奢望,而是为了几万胡民就背上这个罪名不划算。

到时候,他会直接下诏将西域各国的胡民徙到汉地来。

当然,已经人满为患的关中地区没有他们的生存空间,他们的落脚地是关东郡国,是长江中下游。

他们要么会在不断的通婚中,逐渐被大汉百姓同化,要么会死在为大汉开拓南方的道路上。

总之,他们会像一滴微不足道的水,融入到汪洋大海当中,完完全全地成为大汉的一份子。

这是他们的荣耀和宿命。

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人抵抗作乱。

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他们就不再是大汉的百姓了,而是大汉的敌人。

到时候,汉军兵锋所指,一定会血流成河。

第四步则是有序开发西域。

大汉各郡国有的事物,西域也必须要有:府衙、驿亭、直道、《圣训正经》……都会出现在西域。

到时候,西域不仅会成为大汉帝国的西大门,也会成为沟通中西的坦途大道,更会成为真正的塞上江南。

到了最后,西域会成为汉军迈向中亚和欧罗巴的跳板,为大汉开疆拓土奠定基础。

至于这开疆拓土的先锋,刘贺也早就想好了,那就是盘踞在长安和三辅的游侠们。

真正有名望的游侠已经很少了,但是游侠这个群体仍然非常庞大,加上效仿他们的恶少年,恐怕有数万之多。

让他们留在长安城或者地方郡国,仍然会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当街杀人、依附大族、扰乱民间——此时的侠与后来的侠可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这一年多来,刘贺按照原来的计划,让郭解带着刘病已游走在游侠之中,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念传播开来。

郭解和刘病已做得不错,已经有了很大的效果,如今的游侠们蠢蠢欲动,想出塞做一番事业。

西域开发之后,刘贺会号召这些本就有冒险精神的游侠和他们的亲眷,向中亚和欧罗巴进军。

他们会像历史上的白人殖民先驱一样,在中亚和欧罗巴建立一个一个华夏子民的据点,成为大汉开疆拓土的跳板。

也许再往后,这些游侠还会漂洋过海,到新大陆去殖民开拓,让汉旗插满整个寰宇。

再往后的事情,刘贺就已经看不清了。

大汉到底能够走出去多远,就不是刘贺能够控制的了。

就如同之前他所做的其他事情一样,他只给一个最初的推动力,而后的发展路径就交给大汉百姓臣民自己来决定吧。

所有的这些野心的起点,都寄托在眼下的这场战争上。

刘贺有绝对的自信,知道汉军一定会旗开得胜,但是他仍然会有些紧张:毕竟有许多人,注定不能再走回长安城了。

这一日,从辰时到午时,整整四个时辰,数万汉军在在刘贺的目送之下,尽数开离长安城。

站在北门城楼上的刘贺一直沉默不语,目送那些越来越模糊的身影越走越远。

直到远在天边的黑影越来越模糊,并最终消失在视野的尽头时,刘贺才将自己的视线收了回来。

新政方兴未艾,还有许多措施要逐渐推行,刘贺是一刻都不能停下来。

他要乘着汉军的威严,尽快将这些新政一项一项地推行下去。

“韦贤!”刘贺转向了不远处的韦贤问道。

“老臣候诏。”韦贤说罢,三步并作了两步,拜在了刘贺的身前。

以往,韦贤仗着自己是一个老臣,总有几分傲气,喜欢端着架子。

但是今日,他的身体伏得格外低,状貌更是恭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238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