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托古改制,这是诸夏最擅长的手段了。

五千年来,哪个壮志勃勃,大有为的人杰,但凡要励精图治,基本上都要走一遭这套标准流程。

反正“先贤之治”,“法先王”就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面套。

不论是城邦贵族,民主大会,封建藩宗,甚至议会共和,只要你需要的,五千年历史里都能找到!

找到程普,孙策就直接说道:“程公,我打算在军中复世宗武皇帝古制,教授士卒读书识字。程公素为士卒敬仰,所以我打算请程公亲督此事。”

程普是鲁肃之前,东吴所有将领中仅次于周瑜的文武双全统帅。

他之前更是在州郡担任文吏,学识相当广博,闻言说道:“世宗孝武皇帝时代,王师南征三越,北击匈奴,东拓四郡,西取河西,军威之盛,封狼居胥,扬威万里,确实是令人仰慕。”

“若能依循其制,重现当年强汉之风,则天下不足定也。据我所知,当年军中教授的是《仓颉篇》、《急就章》和《九九表》?”

孙策说道:“这三篇都是最容易入门的启蒙篇章,在军中推广不难,一群心智成熟的士兵,学起来怎么也比垂髫稚童更快。所以,程公要教学,再加上一篇《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

程普惊讶的问道:“这不是教民生产之书?主要指导豪强庄园里士农工商四民各个月份从事何事。在军中教这个?”

孙策重重的点头,态度坚定的说道:“没错,就是《四民月令》,程公以为我等势力如何。”

“军力强盛,士气如虹!”

程普不无骄矜的说道:“军中猛将如云,而伯符骁雄盖世,统帅三军,必能攻必克,战必胜。”

孙策却摇了摇头,说道:“看起来强盛一时,实则无基之业。五千余将士,而无终岁之计,一败则致祸不复!”

这就像《武帝纪》里那句:“中平以来,天下乱离,民弃农业,诸军并起,率乏粮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孙策现在名义上近六千大军,听起来金戈铁马,壮阔志气。但实质上,跟那些拉起一支流民就占县为王,号称拥众万余的军阀、强梁,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说有,那就是孙策连一个县的根据地都没有,却要维持接近六千人的部队!

而且规模还会不断膨胀。

不说别的,就如何维持这支部队的补给就是一個极为严峻的问题!靠着刘由献的那批粮食?能维持几个月?接下来怎么办?进入江东靠其他豪强捐赠?

江东豪强是有多欢迎他孙策入主江东啊?历史上孙策为了在江东站稳脚,可是把世家豪强杀的人头滚滚。

所以孙策断言道:“不断会有豪强率部曲投军效力,我麾下将士可能迅速突破六千、七千甚至过万。我们不可能维持这么庞大的部队规模,而且其中良莠不齐,反倒拖累行军速度,降低方阵战力。”

“从长久计,我打算沙汰老弱,择其精壮,精练成军。余下大部分都转为军屯,去屯田生产。”

闻言,程普沉吟思索了片刻,微微颔首。有识之士,都看得出来,孙策这个规划更加合理且长久。

所谓兵在精不在多,以现在的势力实力,根本就无法维持上万步骑,而且军中像王豆这种投靠的部曲和流民委实讲,太多了一点。

这种乌合之众就算有一两百人,都有可能被投来的豪杰,如周泰、蒋钦这种猛士孤身一人驱散。

程普问道:“将军是想在军中教授《四民月令》以方便军屯?”

孙策点头,说道:“没错。等我们渡过江东后,我打算增设专职的典农校尉,以安置招徕的流民和俘虏的山越。”

程普考虑周全,说道:“以目前的情况而言,的确是需要军屯过渡一下。士卒一无所有,如果直接分田,很多人无遮风挡雨之所,无经年之粮,怕是难以为生。”

而且有个很关键的一项用,在军中教导这些人《四民月令》,他们离开军旅后,也能促进江东的农业发展水平。

江东这会儿可跟锦绣水乡一点联系没有!四大名锦,现在只有蜀锦。云锦还在酝酿之中。至于苏绣,那更是离当今差了近一千年的时间呢。

事实上,云锦的产地建康(南京),这会儿还叫秣陵县,地处丹阳郡境内,是出了名的民风剽悍。丹阳地势险阻,民多果劲。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

相较于中原君子,江东更以野蛮而著称。文明,尤其是农业水平严重落后于中原。

在军中教《四民月令》,大规模的传授农事生产,无疑是最快推动江东农业发展的手段之一。

程普是军中大将,孙策的左膀右臂,孙策把教导全军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他,他其实也是要找专人负责具体事宜的。

所以他认真思索了片刻,说道:“事关推广文教,授课士卒,我有一贤才举于伯符,可司职其中具体内容,名列详细科条。”

孙策露出笑容,部将举荐人才,他自然是十分欢迎的。便立即笑着回复道:“程公所举,必是贤才。其人是何人?”

程普说道:“此人乃是君侯门生故吏,故吴郡太守芮祉。”

孙策莞尔,门生故吏!

看出来孙家是的确发迹了。

往上数几代人还是卖瓜贫农,到了孙坚这一代已经封爵列侯,且有了门生故吏。

门生故吏,就是指因孙坚举荐而担任官员的人。

程普介绍道:“芮祉字宣嗣,此前一直跟随君侯战,数征伐有功,因而君侯举荐其担任九江太守,后又转任吴郡太守,所在皆有治绩。不过董卓之乱后,江东守令变化频仍,尤其刘繇占据江东,驱逐袁术所属。芮祉便返回寿春,伯符起兵,其又携子跟随在军中效力。”

九江太守、吴郡太守。

这两个郡可都是跟孙策的势力关联极大啊。

现在大军所在就是九江郡内,是他曾经治理过的地方。而吴郡,更是江东的核心!苏湖熟,天下足。这里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苏湖平原。中原第一富庶之城,苏州就是在这里。

江南号称鱼米之乡,有锦绣江南之称的八成精华都在这里了。

诸夏四大名锦,其中两个云锦跟宋锦都跟这一带相关,而更华丽的苏绣就产自此地。

可以说一部中原史,两千年诸夏活动轨迹,一次次所谓的大规模经济中心南移,都是指北方经济精华转移到了这一带。

等将来孙策率军打入了吴郡,这里就是他最核心的腹地,是整个势力的底蕴。他势必本人亲自更加精详的深入处理这里的政务。种田种出一个锦绣江南来。

而芮祉曾经担任吴郡太守,他的资历、声望、民心、经验都是孙策的重要助力。

孙策说道:“那就让芮祉负责军中教化吧。事关教化,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向我汇报。我会亲自跟他合力把军中教化推广开来。让军中将士习惯于学书疏,习兵事!”

“诺!我这就令人去唤其过来与将军见面详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