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和薛良都疑惑地看着李衡。

薛良问道:“郎君到底做什么?”

“吸纳更多的人进来啊,而且是短时间内。”

董宏问道:“凭什么!”

“凭我们提供农具。”

“那只能吸收流民,流民毕竟有限,魏军一直有屯田之策,也有吸收流民的策略,我们能在两个月时间吸纳八百多人,已经足够了,凡事不能操之过急。”

李衡突然说道:“如果我们不仅提供农具,我们还提供布匹呢?”

“是你上次说的那个策略?”

“没错!”

董宏知道他想干什么,之前一直念叨着苎麻。

后来还派人去砍了不少苎麻回来,剥皮抽筋,又是用水浸泡,又是晒干。

董宏说道:“明公可知道我们自己也需要准备冬天的衣物?”

“我当然知道,所以多纺织一些。”

“那明公可知纺织一匹布需要多久,如果满足我们自己之后,再去以此吸纳他人,还需要多少?”

“至少准备两千匹布。”

董宏又问道:“从苎麻丝上纺车,到一匹布完成,需要多久织出来,你可知晓?”

李衡沉默不言。

董宏一看就知道李衡对这件事没有任何概念,他提醒道:“从线上纺车开始算起,纺织一匹蜀锦,需要三个月,纺织一匹普通的麻布需要半个月,我们现在能拿出来织布的人,也就近两百人,两百人要完成两千匹布的纺织,需要五个月时间,而且每天不停地操劳。”

董宏一边说,一边坐在水渠旁边。

水面上涟漪阵阵,稻田里传来蛙叫声。

既然李衡想谈论这件事,那就把话说清楚。

免得以后这家伙天天提这件事。

“让她们不停劳作五個月,他们有些人连自己的房屋都没有搭建好,一旦天气转凉,睡在何处?”

李衡说道:“我没有说让现在的两百余人全部加入进来日夜不休地去织布。”

“那你的两千匹布如何完成?”

“你跟我来。”

“去哪儿?”

“跟我来就知道了。”

“你今天就算把嘴巴说破,我也不会赞同你的意见。”董宏冷笑了一声,“人力对我们来说实在宝贵,凡事有先后,你虽然是县令,但我心中有大义!”

“嗯,你心中有大义。”李衡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

几人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前面的水渠,拐了个弯,在一片杨树林前面的水渠旁停下。

水渠里,有一个转动的木质装置。

董宏认得,造纸所的水碓打纸浆就是用的这种装置。

利用水流,传动水里的轮,带动岸上的装置。

不过眼前这个岸上的装置,却不是打纸浆的水碓,而是一台……

“这是?”

李衡说道:“很显然是纺车。”

“这是纺车!”董宏有些惊奇。

“我们能借助水力打纸浆,就能借助水力纺织。”

“此物可行?”

“薛良,你动手让董子陵开开眼界。”

“喏。”

看着这台水力纺织机,李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工科天才,不过薛良确实很不错。

早在一个多月前,他就与薛良在商量这个事。

如果这事放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李衡肯定办不到。

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难度倒还真不大。

水碓就是在汉代出现的,借用水力对于汉代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马克思曾经对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具下过一个定义,发达的机器必须具备三个部分: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

水力纺织机的发动机就是水轮。

汉代纺车本身就是用绳轮传动。

其实李衡对这些也不太了解,之前他准备尝试的时候,薛良就带着他找来一台纺车,具体解释了很多。

李衡就提出用水车带动纺车的想法,薛良就开始想办法。

直到现在,李衡才切身体会到,农业时代的中国,在某些科技上确实领先了不少。

汉代的纺车是可以加拈、并合比较均匀一致、不同粗细的丝或弦线的。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叫做”汉瑟”的乐器,它的弦是用十六根单丝合股加拈成的,每一根都纺得非常均匀,能发出协调的音律。)

当然,他这么认为,并非是动不动就高歌老祖宗厉害。

他是一个探索性人格,他认为,后代一定要想办法,一代比一代优秀,不能忘记过去的成就,但不能没事就搬出先人的成就来自我感动一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薛良摆弄起来,董宏明显被吸引住了,他问道:“这是什么?”

薛良一边摆弄,一边说道:“是纱锭,这个纺车一共有八个纱锭。”

“八个?”

董宏被彻底震惊住了。

“这个想法是郎君提出来的,一开始我也觉得荒谬,尝试了十数遍,真的能成!”

薛良的语气也很兴奋,他的动作非常顺畅。

先是将带过来的苎麻线放置在纺车上。

然后将连接水轮和纺车的绳轮安装上去。

水轮在流水的作用下,转动带着绳轮,力传导到纺车上,纺车开始运作起来。

这下想来沉稳、淡定的董宏,眼珠子差点没有凸出来。

“为了防止线相互缠绕,我还在这里设置了一些木叉。”薛良指着下面那一排说道,“不过这些木叉恐怕用不了多久,需要定期换。”

“之后用铁叉代替。”李衡补充了一句。

这个水力纺纱机运作起来,并不太顺畅,但织布已经能满足了。

“若是将此物送回成都,我大汉的锦岂不是……”董宏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蜀锦。

蜀锦现在可是远销曹魏和孙吴。

蜀锦最大的痛点就是供不应求。

李衡说道:“不行,它还太粗糙,只能先织布,而且通过它织出来的布紧密度还需要调整,但我们招募百姓过来,只要给那些百姓布,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要知道,三国时期,粮食和布帛可是硬通货。

相当于伫立在这里的这台水力纺织机,是一台变相的印钞机。

“而且这个水渠的水流有限,我们需要加大它的流水量,这也需要更多的人。”

李衡转身看着董宏,说道:“现在你还觉得我们无法完成两千匹布么?”

“可以!但你为什么如此着急吸纳更多人来?”

“因为汉魏之间上个月刚打了一仗,司马懿现在已经知道我们在围田,下一步他会施行坚壁清野,如果考虑得更激进的手段,他甚至会强迫这一带的所有百姓迁移到长安一带,给我们留出一片没有人烟的空地!”

李衡此言一出,董宏再一次呆住了。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一鸟嘤鸣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3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