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清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务之急是发放赈济物资,先解燃眉之急。”萧逸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
一位官员拱手道:“皇上所言极是,只是这物资调配,还需仔细安排,确保公平公正,发到真正有需要的百姓手中。”
田锦心微微点头,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还需尽快恢复生产。我观此地土壤肥沃,只是多年战乱,百姓无心耕种。可派专人指导,传授耕种之法,我也会用秘法改良土壤,提高产量。”
众人纷纷称是。随后几日,粮食和物资陆续发放到百姓手中,田锦心带着精通农事的官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百姓翻地、播种。在灵泉的滋养下,原本贫瘠的土地渐渐焕发生机。
而他们的儿子萧宇轩,此时也在宫中勤奋学习。听闻父母在新地的举措,他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前往相助。
“父皇母后在新地操劳,儿臣也想为百姓出一份力。”萧宇轩来到御书房,向萧逸请命。
萧逸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欣慰地笑道:“轩儿有此心,朕很是欢喜。只是你年纪尚轻,还需多学习治国之道。待你历练成熟,这江山社稷,还需你来守护。”
萧宇轩恭敬地说道:“父皇放心,儿臣每日都在刻苦学习,不仅熟读经史子集,还研究各地的风土人情、民生经济。儿臣深知,唯有了解百姓所需,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此后,萧宇轩经常跟随萧逸微服出访。一日,他们来到一个偏远的村庄。只见村道泥泞不堪,村民们出行极为不便,丰收的农产品因无法及时运出,只能烂在地里。
萧宇轩看着这一幕,心中一阵刺痛,对萧逸说道:“父皇,这道路不通,百姓如何能富?儿臣回宫后,定要着手解决此事。”
萧逸微笑着点头,“轩儿,你能看到百姓疾苦,朕很欣慰。修路之事,需统筹规划,你可与工部大臣商议,尽快拿出方案。”
回宫后,萧宇轩立刻与工部大臣商讨修路计划。在他的努力推动下,通往村庄的道路很快动工修建。数月后,一条宽阔的大道直通村庄,村民们的农产品有了销路,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随着萧宇轩的成长,他越发成熟稳重。在处理政务上,他见解独到,提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改革措施。
一日早朝,萧宇轩向萧逸及满朝文武奏道:“如今国家太平,当鼓励商业发展,减轻农民赋税,兴修水利,发展教育。如此,国家方能长治久安,百姓生活也会更加富足。”
萧逸听后,龙颜大悦,“轩儿此议甚好,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纷纷附和,称赞太子英明。在萧宇轩的推动下,各项改革措施有条不紊地实施。国家的经济日益繁荣,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萧逸和田锦心看着儿子的成长与成就,心中满是欣慰。
“皇上,你看轩儿,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咱们多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田锦心看着萧逸,眼中闪烁着泪花。
萧逸握住田锦心的手,感慨道:“是啊,有轩儿这样的继承人,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咱们这一路的艰辛,都值了。”
在萧逸和田锦心的治理下,国家日益强大,百姓安居乐业。而萧宇轩的努力,更是让天下百姓过上了富足安乐的生活。
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萧逸和田锦心的爱情故事与治国功绩,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激励后人的传奇佳话。
萧宇轩也将继续肩负使命,书写这个国家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引领百姓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