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十一月初十,文华殿廷议。

一众廷臣持着芴板,分立两班。

御阶之上,小皇帝端拱肃然坐在御案后,翻阅着奏疏。

受这两日首辅之子科举一事的影响,首辅今日并未来廷议。

但即便事主不在,因为此事带来的朝局气氛紧张,也没有半点消减。

众人不时交换眼神。

偶尔有人跃跃欲试,又都忍了下来。

朱翊钧合上奏疏,环顾御阶之下,皱眉道:“怎么?朕在万寿宫修习养德时,诸卿上奏踊跃如雨后春笋,今日朕特来当廷问询,诸卿又缄口如冬蝉?”

他看向兵科右给事中陈吾德,将奏疏啪嗒一声按在案上:“陈卿,你骂的最狠,你来说。”

初六那日,张居正照例疏请致仕。

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按理来说,这时候就应该消停了,要么等着皇帝或是两宫表态,要么就是张敬修罢考。

但总归事与愿违,六科十三道的言官们还是闻着味就来了。

或上奏弹劾,或当廷斥责,皆称首辅这是以退为进,以推脱国事来胁迫皇帝——不让儿子科举,那他就撂挑子不干了,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胁迫?

还隐晦提及说皇帝还未亲政之前,将大政操于朋党之手,便有此隐患。

其中尤以兵科右给事中陈吾德骂得最狠。

此人在廷议后,连上二道奏疏,劝谏皇帝与两宫大局为重,将首辅请回来。

一封按制送到通政司,交由两宫,言说是如今新政尽操之于首辅,若是张居正恼怒之下,弃了国事,后世骂名却还是要由皇帝来担,不可不慎。

更何况,国家大治,唯人事与财政。

如今的吏部、户部都唯首辅马首是瞻,若是皇帝与两宫意气用事,不慎惹恼了首辅,就怕铨选、国帑被搅得天翻地覆。

为国事考量,从大局出发,不妨忍气吞声一二,将首辅先生恭恭敬敬请回来。

再制外开恩,让首辅尊贵的儿子,能够参与科举,与国事大局比起来,哪怕钦定一甲,亦是惠而不费。

如此便能维持朝堂表面的和谐,岂不皆大欢喜?

这份奏疏中的皮里阳秋,可谓登峰造极。

疏甫一上,当即就被两宫打了回来,并婉言提醒其注意大臣体统。

至于为何这么客气……

陈吾德可是如今的有德之人。

隆庆四年,就以日食进谏先帝,劝“陛下宜屏斥一切玩好,应天以实”。

而后更是直接对先帝进行了一波怒喷,“迩时府库久虚,民生困瘁,司度支者日夕忧危。陛下奈何以玩好故,费数十万赀乎!”

然后就是熟悉的廷仗下狱罢官,等先帝驾崩后再复起加官一条龙了。

再加上这位还替陈太后被打入冷宫之事说过话,也为朱翊钧当初出阁读书使过力。

实在有望有德。

两宫不好直接呵斥,只能劝慰。

奈何陈吾德这等人,政事理念如此,根本听不进去。

奏疏被两宫驳回,他便将奏疏又送往了万寿宫,恳求皇帝亲启。

同样地,六科十三道对于这种事,从来是不落人后,纷纷上疏万寿宫,希望皇帝能重视科场情弊。

于是,这才有了今日廷议,朱翊钧出面“主持公道”的场景。

兵科右给事中陈吾德被皇帝点明,丝毫不怵,或者说是等候多时了。

“陛下,臣今年方被复起,在朝中也没有党朋,于城中揭帖一概不知,更对如今新政争端两不相沾,臣只是执心中公道说话!”

陈吾德面色坚定,拱手朝皇帝一拜。

“陛下,辅臣子弟,不当科举!这是科场公道,请陛下明鉴!”

朱翊钧看着陈吾德的神情,分辨着此人的动机。

过了好半晌,他才不置可否地缓缓点头。

又看向户科左给事中刘不息:“刘卿,你是首倡,你也说说。”

虽说能证实揭帖跟其人无关,但奏疏始终是其人首倡。

刘不息闻言,有些局促地碎步出列,慌忙回道:“陛下,臣奏疏上已然说明了,辅臣子弟科考,有背祖宗成例,有违科场公道,有碍元辅名声。”

六科十三道,在大明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他们品级并不高,给事中、十三道御史都不过七品官阶。

但与此同时,这一批人却在中枢的权力体系

中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地位之清贵,常与辅臣比照。

以七品之身便能位列廷议参政,就是明证——“天下事惟辅臣得议,惟谏官得言,谏官虽卑,与辅臣等。”

这群人有着设置议题、左右决策的完整廷臣职权,权势不可谓不重。

而对于议题不满意,他们的反对票也比别官来得更直接。

那就是弹劾!

下到士绅百姓,上到皇帝本人,统统都在这群人弹劾的范畴之内——对皇帝换了个说法,叫规谏。

至于弹劾中有什么大疏漏?

那不好意思,风闻奏事,哪怕是自己编的,也能推称“或曰”。

可以说,在拥有极高职权的同时,还拥有无可比拟的免责权。

纪律检查也就罢了,人事任命同样在科道言官的职权范围内。

譬如铨选“令在京五品以上管事官及给事、御史,各举所知,以任州县。”

亦或者考成“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御史弹劾,谓之拾遗。”

甚至连免赋的权力,都是按照绯袍大员的规制——“凡翰林、吏部五品以下及六科、十三道。俱照四品免田五千三百五十亩。”

要实权有实权,要清贵有清贵。

再加上这一百五十人的总人数,称一声“大明议员”方是最合适不过。

众所周知,议员的存在感、权力、乃至政绩,几乎都是自于设置议题,科道们同样不例外。

对刘不息而言,他是隆庆二年进士,还有两年就五十岁了。

一把年纪,仕途上若是想搞出点名堂来,没什么比搞个大的更容易出成绩的了。

事关首辅的议题,便由此,被此人堂而皇之地端上了桌面。

刘不息一句话出口后,后续思路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他语气越发沉着,语速也逐渐放缓:“臣深知陛下不喜臣等言之无物,空谈虚事。”

“但臣奏此事,乃八千举子关切之公平大事,乃国朝二百年频有成例可考之旧事,乃国家抡才储干、新政育苗之要事,言之切实,还请陛下明鉴。”

“臣斗胆,请陛下降明旨,禁辅臣子弟之科考!”

朱翊钧静静听着刘不息的陈情。

心中却思绪万千。

事情总是一体两面的。

自己讲道理这个优秀品质,如今也渐渐显露出弊端了。

这些言官都是一心为公吗?

难说。

否则之前官年的事情,怎么没一个揭发的?

你刘不息四十岁的老进士,登科录上三十四岁,借此补了给事中的好差事,怎么心里没有“大公平”了?

偏偏如今又是还站着科场公道的大义说话。

就是瞅准了皇帝是讲道理,不会学着桀纣,来个炮烙给臣下暖暖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