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了两年,长大了啊!”李德润心中有种说不出来复杂的感觉。

“奶奶,孙儿回来了,我给爷爷带来了西洋的救命药。”站在奶奶面前,李崇郑重的给奶奶行了一个跪礼。在香港两年,除了拜师的时候,李崇就没有给任何人跪过。

“孩子,这个家要好好接住啊!”经老二这一闹,老太也算是看透了。至于老伴呢,人过到七十的年纪,该享的福也享了。至于大孙子说的西洋药,老太此刻心里没有抱多少希望,请了十来个郎中了,钱没少花,但是老头子仍然迷糊着。

李崇打开包裹,巴掌大的小盒子跳入眼帘,林婉如送给自己的礼物,路上倒是忘记打开看了。

先塞到一旁,伸手从里面拿出包裹严实的针筒和药剂,透明的液体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在黄色的灯光下闪烁着金黄的光泽。

“小虎,这里面装的就是西洋药,能治好咱老爷的病?”母亲陈月英有些难以相信,跟自己尾指一样细的小瓶子,里面的透明跟水一样的液体就能救命?

那么多老郎中,开的方子熬成让人感觉实甸甸的一碗药,那么多碗喝下去都不见得好,就这一小指的液体就能救了老爷的病?

“娘,您放心,这个叫做抗生素。爷爷的病我问了香港的西洋医生,我亲眼看到西洋医生治好了同样的病!香港可不像我们这里,大医院,比我们这宅子还要大的医院,里面全是穿着白大褂的西洋医生。”

“大孙子,洋大夫也能诊咋们的病?”

“当然了,诊病都是都是一个理,洋大夫有机器,哪儿疼就治哪儿,又快又准。奶奶,你就放心吧,爷爷的病用这个药肯定能治好。”

“那可太好了!”母亲陈月英搀着奶奶从藤椅上费力的站起,听到李崇肯定的语气,父亲也重新充起希望,起身把主屋厢房的门推开,扑鼻而来的一股中药味道。

“老头子,你看你多福气啊,大孙子多孝顺啊,知道你病倒了,特地大老远的从香港带回来了西洋药。”奶奶走到爷爷的病床前,凑着爷爷的耳朵前说道。

李崇拿着针管和药剂跟着进来,看着卧在床上的爷爷双眼闭着,身上的布衣贴着脊梁骨,露出的手背除了暴露的筋就剩下了一块老皮覆盖着,对于奶奶的声音除了喘着粗气没有任何的反应。

心里很酸,想着自己上船离家之前,爷爷还杵着拐杖,还真怒气阻止自己离家。现在自己回来了,爷爷却躺在床上,连睁眼看自己都做不出来。

“你爷爷躺在床上有大十来天了,三天前开始睁不开眼,头发烧说不出来话。”奶奶握着爷爷的手,声音里的情感很难明说,少来夫妻老来伴,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而今要面临分离的结局。

没有说什么,收敛了心神,李崇立即把针管刺进玻璃瓶内,透明的液体被吸进针筒之内。

动作很小心,全家人的眼睛盯着李崇手里的针管,神色紧张,仿佛这一道透明液体就是老爷的生命。

李崇推着活塞往前,挤掉空气,针尖冒出一点点液体。针尖闪着寒光,让人经不住心跳发凉。

用尖尖的针头刺破皮肤,想想就疼,这种治病是众人从未感受过的。

“娘,多拿盏油灯到床头,我好看的清楚一点。奶奶,把爷爷的袖子卷到胳膊肘,再握着爷爷的拳头,握成拳头状。”

母亲和二弟志新、三妹元秀,三个人捧着三盏油灯,映照得床头一片明亮。爷爷虽然火气大睁不开眼,但是光照之下,眼皮里有动静。

老年人青筋都很凸出,李崇一针扎准静脉,推着活塞把抗生素注入到爷爷的体内。

“奶奶你松手罢。”活塞推到底,拔出针头摁住,李崇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和二弟三妹,二叔在后面伸着脖子,众人的眼睛,不眨的看着针管刺入肌皮肤,注进透明液体。

这个治疗方式对屋里所有人的认知是颠覆性的,生病就熬药喝是农村里人的常识,没有钱就去硬扛。而现在目睹这种打针治疗,拔针带出血丝的方式直接的让心跳不已。

“夜深了,睡觉罢,一觉醒来爷爷的病就能好转了。”李崇终于缓了一口气,站起身子,把针头拔下扳弯防止误伤。至于效果,李崇没怎么担心,农村里的人几乎一辈子没去过洋医院,没打过抗生素,所以第一次用药效果会非常明显。

众人退出厢房,骑了一下午马的李崇此刻涌现出一股疲惫感。在圆桌的长凳上坐下,“顺生,到屋后的老柳树旁替我把马牵回来,弄点好嚼头给它,我这从兴化赶回来,它是出了大力的。”

母亲陈月英看着李崇,眼里满是笑意,大儿子出息了,长大了,但那还是自己的儿子。

“小虎,急着赶回来累坏了吧。让下面人给你下碗面条,娘去给你收拾房间。你那屋子两年没睡过人,娘去把被褥换成新的。”

在桌子上和父亲说着话,父子俩两年不曾见面,此刻当着油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父亲接受的教育是末朝的那老一套,理家治人规规矩矩,如果皇庭上还有主子,那说不定也能考一个秀才,冲一冲举人。自从接过爷爷的担子当了地主老爷,管理起百亩和依靠着自家吃饭的佃户,虽然没让家族粮仓里的余粮增添,但是也没发生一起佃户闹腾的事情。父亲以儒家的“和”治人,对佃农并不苛刻,良田肥沃亩产不少,父亲收租只抽六成,还负责修补提供农具,比起邻村的一些地主,就是一位“好好老爷”,很多邻村的佃农很是羡慕李庄的佃农。

不出任何意外,和父亲的交谈里,知道了自己离家的这两年,老家的日子还是一成不变。这里的农人,是安稳的,种着主家的田,吃的饱肚子。但对于李崇而言,家乡的这种一成不变就像是一潭死水,自己才选择外出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咦,老二人呢?”母亲端上热腾腾的面条上桌时,二叔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踪影。

“大夫人,二爷刚才出去了。”作为院里管事情的,小同叔清楚这大院里的一举一动。

“嘿?我让下人带了他的份儿。”

“那我就多吃一点嘛,两年没尝过家里的鱼汤面了,怀念的很啦!”李崇吸了一口汤,感叹道。然后呼哧呼哧的吃着面条,二弟三妹跟着后面高兴的沾光。

小说推荐:《仗剑独行斩鬼神》《我不是文豪》【新铅笔小说】《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破云2吞海》《成为雍正妹妹之后》【花瓣小说】【大黄书】《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谁让他修仙的!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弹道》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历史 连载 18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