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小治,不是我不愿意答应,而是还不到时候。”我摇了摇头,把架在鼻梁上的墨镜取了下来,放到了桌案上,抄起了桌案上的凉茶先猛灌了一大口,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李治听了我这话,不由得不满地道:“俊哥儿,不是小弟说您,每次您总拿这话来打发人,也做得实在是太不地道了吧?”

“不是我不地道,而是时辰未到,小治,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如今,你父皇业已经下了军事改革的旨意了,虽说眼下安静,但是却也十分反常,就算是陛下有心,可也无力把人力和物力投到渭南这边来,所以我才不希望现在就去触动,至少,让你爹安安心心地去处置军事改革之事,再有,渭南官吏改制和赋税改制不过才施行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多一些时间,就多一点把握,正所谓心急吃不得热米粥。”我冲李治笑道。

“俊哥儿所虑倒也有几分道理,也罢,反正我就是心里边急了些,想替俊哥儿您邀一份功劳罢了。对了,昨个小弟撞见了孔老头和他的那些班底,一个二个兴奋地直往里闯,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来向我父皇报喜的,《唐韵》业已成书了。”李治也不客气,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就灌了下去。

《唐韵》共集有二十四个声母,三十七个韵母,共计六十一个注音字母,其中收录了计收字二万一千余个。另外,还依照我的建议,采取了说文解字的方式,每个字如果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读法的,需要把这个字所组成的词也要进行注音和解释。

《唐韵》完全就是一本大唐帝国的汉语字典。果然,就在李治告诉我之后没过两天,李叔叔就把我给拽到了宫里边,洋洋得意地冲我摆显着身前那一大叠厚到极点的稿件,边上,孔老头儿亦是一脸得色,因为这东西是他主持编修出来的,自然是没功劳也有苦劳。

“此书一成,《尔雅》、《方言》、《切韵》,怕是连《说文解字》加在一块,也比之不如也。陛下之英明,曰月可鉴,孔老大人之功,利在千秋,曰后,但凡我大唐之人,皆能字同文,语同音,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哪里没有知音?”我粗略地翻看了一番之后,十分感慨地发表了一番阅后感。

果然,李叔叔和孔老头两人都眯起了眼睛,美滋滋地品味着我方才的真诚赞许,很真诚,咱没吹牛,有了这本书,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统一全国的语音标准,使得人们对于自己的唐人身份有着更广泛的认同基础。

--------------------“呵呵,贤婿之言,深合朕意,孔老爱卿,汝之功绩,非常人可及也。”李叔叔一脸欢欣之色,冲孔颖达温言道。孔颖达板起了一张老脸,恭敬地向李叔叔道:“陛下之言愧煞老臣矣,老臣些许微功,若无陛下之明示和大力襄助,再者……”孔颖达的目光移到了我的身上,有些呆板地点我微微颔首:“若无小房大人立意,此事,难于登天尔。”

我赶紧回了一礼:“晚辈些许微功,哪能当得大人如此夸赞。”

孔颖达依旧是一副臭脸,闷哼一声:“老夫从来都是就事论事,你的功劳,老夫不会去抢,但是,这绝非是老夫赞同你学术,向你示好之举。”

“……”我还能说啥,这老头也忒好玩了点,夸了人,还告诉对方我其实是恨你恨到骨头里。唉,别说我了,就连边上的李叔叔也是哭笑不得。可我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孔老大人,还真是位脾姓跟毛坑的石头毫无二致的吊人。

这位孔老头仍旧没有一点自觉,续向李叔叔进言道:“陛下,老臣以为,《唐韵》既已成书,应该立行印刷,以刊发天下,使得天下之士,皆能同文同音。”

李叔叔笑眯眯地点着脑袋,在边上的我顿时急了,赶紧开口言道:“陛下不可。”

“嗯?”李叔叔和孔老大人都把目光落到了我的身上,孔老头是一脸的愤然:“小房大人,尔此言何意?!”,而李叔叔,目光也很疑惑,看了我一眼,又看了孔老头一眼,那意思,我哪里不明白,李叔叔还以为我是公报私仇来着。

“陛下,微臣以为,立即印刷是当行之举,然现如今就刊发天下,却又不妥。”我赶紧解释道,首先肯定了孔老头的举动,但又做出保留。这下,别说是李叔叔,就连孔老头也是一头的雾水,皆搞不清楚我这话是啥意思。

“陛下,微臣敢问陛下,《唐韵》欲以何音为标准?”我恳切地向李叔叔询问道。李叔叔呵呵一笑:“至然是以我大唐关中之音韵为标准。”

我点了点头续道:“既如此,臣请陛下待《唐韵》印刷出来之后,先交予以长安各个学馆学府,由他们进行研习。然后,待他们分赴我大唐各州县之时,可先以辅学政,以标准之音韵授于当地之学子,如此百十载后,天下无异音矣。”这话有点吹牛,别说是大唐,就算是后世有了电视广播等各种各样的语音媒体工具之后,口音还照样有天南地北的差别,但是毕竟普通语几乎人人都听得懂,而现在,同样是以国家的政令为手段,关中音为导向,百十年之后,不敢说大唐天下皆人人一口标准的关中腔,至少关中腔会成为绝大多数大唐子民的口音。

孔老大人深思良久,看向我的目光有些怪,看得本公子心底犯嘀咕,这老头儿该不是又要寻我的磋子吧?岂料我正在这胡思乱想的当口,孔老头倒是向我合手一礼:“小房大人此见,远老夫多矣,陛下,老臣也觉得此策甚佳。”

难得,真的很难得,至少孔老头这种公正公平公充的处事态度实在是让我觉得佩服到了骨子里,虽然我鄙视这老头对我的天演论学说大加攻讦,但是不得不说他的人品还是相当有保障的。

李叔叔皱起了眉头在那思量,我也不好催促,毕竟李叔叔身为一国之君,要考虑的是全盘,要怎么顾及其他方面,而我只需要考虑如何做就可以了。

“我大唐长安学子不下万人,但是,每年科举之试,需要录取为官者,怕是十有二三,按我大唐令律,但凡录取者,方有资格为官吏……”李叔叔很是有些忧郁。李叔叔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唐的官吏,都是从这些官学和读书人之中进行选拔的。

--------------------要知道,每年参加科举春秋二试的人数都不下五千之数,取士之科分秀才、进士、俊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他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均可登科。不过,录取的人数却并不多,比如今年春试,录取者不过一百多名,有些科目中十中取一,而有些热门的科目甚至达到了百中取一的程度。

而就这么点人,若是照我的法子都去给大唐各州县的学政当副手,掌握学府教习音韵之责,怕是把大唐十年的录取人士全都投入进去都不够。要知道,大唐共计有州三百五十八个,这一数据是贞观十八年的,而现在,辽东道、藤原道、流求大岛,还有新占的南方诸岛和中南半岛……卖糕的,这么一算下来,别说李叔叔愁眉苦脸,连我也禁不住两眼发黑。

李叔叔站起了身:“这事,确实让朕都觉得棘手,不过事关天下一统之大计,却又不得不为,这该如何是好呢?……”

李叔叔很烦恼,孔老头也很烦恼,我也皱巴着脸蹲在原地苦思不已,我倒是有个办法,可是具体的艹作,还有些困难,思来想去,脑海里边灵光一闪:“有了!”

“有了?!”李叔叔和孔老头都拿眼睛瞪着我,似乎希望我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臣倒是有个想法,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入陛下之眼。”我干笑两声道,李叔叔咧了咧嘴:“但言无妨,若是可行,便行之,若不行,再作计较也无不妥。”

简单,就像后世的普通话等级考试一般,在大唐的科举制度科目上,再增设一科:韵学,要求也不简单,自少是六艺能通的读书人,然后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有一口标准的关中腔,那样,录取之后,再设一院,专门让他们接受韵学和各种基础学科的培养,等到他们的能完全掌握这些知识之毕业之后,就把他们派往大唐各州县学府任教,如此一来,既给天下读书人增加了一条出路,同时,也可缓减大唐师资力量缺乏之忧患。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比奇屋】《我在现代留过学》【新平凡文学】【追看书】《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又逢君》《你们修仙,我种田》《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调教初唐》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七零岁月[古穿今]

七零岁月[古穿今]

稀饭饽饽
程晓艾是柳林县县令的独女,出嫁这一天在花轿中迷迷糊糊睡着了再一睁眼,她的世界天翻地覆了……他们说,这里是70年代!阅读指南本文架空,勿考据~内容标签情有独钟穿越时空种田文年代文主角程晓艾┃配角知青们,赵家村村民们
其他 连载 67万字
谍战:从军统崛起

谍战:从军统崛起

咸鱼游啊游
关于谍战:从军统崛起:++++王星火,一名小小的社畜分子,重生回民国二十五年。黄埔九期,天之骄子,这是王星澜的初始身份。重生,只为保护家中亲人,却不料,偶入特务处(军统前身),成了一名特工。与日特争斗,逐渐觉醒,一步步走上特工之巅。正所谓,头顶神秘罗盘,知晓未来大事,王星澜转动乾坤,以小买大。且看,王星澜如何驰骋间谍疆场,为国造福!
其他 连载 278万字
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

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

长缨止戈
2002年,沈青叶大学毕业,成了平江市刑侦支队的一名文职女警。文职警工作清闲,日常安稳,是养老的不二之选。直至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带到了一起凶案现场。经过现场调查,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正欲传唤,沈青叶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道尖细的哭喊:【凶手不是林晓峰!是李大志!是楼上那个王八蛋!】沈青叶神色一顿,目光慢慢落到了门外那一脸敦厚老实的男人身上……从此之后——雨夜连环杀人案、公园分尸案、杀夫案等重大案件以前
其他 连载 49万字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风月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其他 连载 94万字
1913新军阀

1913新军阀

紫霄客
关于1913新军阀:民国+神医+系统+重生+上海滩身患绝症的中医学院学生叶长青重生到民国初年上海滩一个相同姓名的医馆学徒身上。此时西医刚刚传入,还远远不是中医的对手,获得金手指的叶长青大力推行发展中医药技术,兴办实业,对抗洋货倾销。且看他左手治病救人,右手惩奸除恶,横行黑白两道,称霸上海滩!
其他 连载 298万字
横刀夺爱

横刀夺爱

无影有踪
spanstyle=color:#6f6f6f晋江人气金榜vip2015.1.15完结总书评数1309当前被收藏数2221/spanspanstyle=color:#6f6f6f男朋友被抢了之后,spanstyle=color:#6f6f6f小三她哥化身忠犬缠着她……/span/span&l
其他 连载 2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