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嘉五年(564年)正月。

建康,中书省。

将(四品)太子家令毛喜、(五品)太子中舍人萧引二人附在文书之侧的意见抄抄改改,不到酉时,陈伯宗便处理好了今日的公文。

毛喜与萧引皆是见过民间疾苦的人物,亦俱是博学善文墨的人才。

是以便只是抄写他们对各类文书的意见,陈伯宗也能从中学到颇多的东西。

譬如,如何找到一份文书奏事的关键,如何判断一份文书奏事的真伪。

而这些也正是他未来要成为一个帝王,所不可或缺的能力。

人总是要经过许多事务上的磨炼,然后不断学习,才能变得老辣。

或许,让陈伯宗监国,又将毛喜召回建康,用为太子家令,命之辅佐太子,本就是陈蒨在很久以前便做好的谋划。

太子家令者,总管太子一家大小事务之官也。

而今太子监国,陈蒨再用毛喜为太子家令辅政。

其背后的深意,早已不言而喻。

天子家令者,相国也。

这实是陈蒨为自己的儿子,找了个未来的宰相。

当然,方忙完了公务的陈伯宗,却未曾细想过这些人事安排背后的深意。

趁着天色尚早,他向毛喜与萧引问了个自己困惑已久的问题。

“孤有一惑,恳请二公为孤解之。”

“二公可否为孤说,我朝官吏选拔、任用、升转之法?”

陈伯宗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令毛喜与萧引俱有些迟疑。

盖因南朝的选官用官之法,颇为杂乱,二人一时之间,也难以理得明晰。

良久,毛喜、萧引二人目光一触,终于由久在建康,更为详知朝中吏事的萧引答道。

“臣请为殿下,述其大略。”

“我朝官制,承袭前梁,官分九品,为正从十八班数。”

“除十八班外,又有流外七班、勋位、蕴位,俱不入品,皆可称官。”

陈伯宗点点头,这些官僚制度的常识,他还是清楚的。

便说这九品官位制,其正是曹魏抛出九品中正法之后的制度副产品。

其功能是为各地中正官评出的不同品次人才,划定仕途的起点与终点。

譬如,某人被评为乡品二品,这便意味着中正认为他是能做到二品官的人才。

则他入仕的起点便会是比二品低上四品的的六品,这个作为起点的官位,便是这时候人们常说的起家官。

至于流内十八班与流外七班的分法,则是来自梁武帝天监改制的手笔。

东晋以来,家格门第的高低,取代了以才干能力为人才定品的传统办法,成为了人们获得任官资格的主要凭据。

而中正公正性的消弭与世家的坐大,导致了整个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出身大家,门第二品,需要从六品起家的士族。

至于门第二品以下,九品以上的寒士,更是多不可数。

面对如此之多的预备官员,萧衍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规定士人年三十以上方可入仕为官,二是将原本的九品官位一分为二。

原本一至六品的官位,重新被分为九品,并列出高下十八班。

原本七至九品的官位,则被拆分为流外七班。

如此一来,士人们原本较短的仕途,便被拉得很长。

原本从六品起家的门第二品士人们,此时便不得不从第九品的第一班或者二班做起。

而门第较低或者没有门第的寒士、庶人,则要从流外七班中的某一班做起。

他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方才有可能升入流内。

在萧梁时代,除了军功,似乎没有什么别的可能,让一个人实现阶层的跃升。

思及此处,陈伯宗在心内暗叹了口气。

毕竟南陈的制度承袭萧梁。

如今,这些积弊仍是丝毫未改。

他又仔细听起萧引的叙述。

“按魏晋之例,士人由中正授乡品者,即可授官。”

“然自衣冠南渡以来,晋宋齐梁四代,得乡品者日多,而朝廷官位不足。”

“是以朝廷授官,但考其家格门第。梁武又改其制度,使弊病稍缓。”

“今我朝承梁朝旧政,选官仍用门第乡品,官员六品以下,任用俱由吏部。”

“除此之外,汉时察举之法,梁武所立国子学策试举人之法,亦偶有得用。”

听到策试二字,陈伯宗不由眼前一亮。

前世之时,他常以为科举考试之制乃隋朝首创。

然而近日思虑官僚系统改制,他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却告诉他考试之法,古已有之。

只是他于此制度的细节之上,仍是不甚了了,便随言问萧引道。

“萧公可否为孤,解察举、策试之制?”

萧引自无不可,便接言答道。

“察举之法,即是使州郡察查辖内天子所求之才,并举其人入朝廷用事。”

“前代所举,有孝廉、秀才、贤良、方正等科。”

“其人由州郡官长举入朝廷,朝廷以策赋之类试之,其人得用,则用之,其人不得用,则黜之。”

“而策试之法,但以五馆与国子学中学生应试,绩优者,可举为官吏。”

“如一人,明经科应试高第,则视之为门第二品,可授第二班官位。”

“而今门第之士,并不乏人。吏部用人之际往往难择人才。”

“是以今时,士人入国子学,应策试登第者,则可先得授官。”

陈伯宗从萧引的描述中,找到了此时选官制度与隋唐时期的一大不同。

与其说这时候的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做官,不如说他们在通往官宦生涯的道路上,需要经历考试。

前者是关于任官资格的获取,而后者则是关于任官资质的筛选。

同样面对考试,人和人的悲欢却并不相同。

而今,建康面向寒人和庶人的五馆还没有恢复办学。

只有面向高门与中层士人的国子学,仍在授课。

而这些,都意味着,南陈的帝室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与士族与武勋们共治天下。

可是,导致南朝国家一直虚弱的病根,便在这些掌握了大量人口与社会资源,却只提供相对而言极少赋役的士族与武勋身上。

好在而今的陈国还只是个大乱之后,在江南世家的坟冢之上,成长起来的新生孩童。

他陈伯宗,还有机会利用自己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识,去为这个国家,割去正在滋长的肿瘤。

刮骨。

疗毒。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南陈帝业》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