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入宫至今这二十多年里,徐循实在是经历过太多事了,也许是年纪到了,人本身就会比较薄情,又也许是这些风风雨雨,已经令她疲惫不堪,再无法生产更多的情绪。尽管这数日内又是风云变幻,本已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多了一层纠缠,但坐在轿中往乾清宫去时,想到太后,徐循心里居然没有一点感慨。

曾经她自然是看不惯她的,只是作为太后生活最密切的旁观者,望着她一次次地挣扎,一次次地翻盘,她心中亦难免有些感触。若说太后身上有哪一点是她自叹不如的,便是这份韧劲儿,她实在比不上——她的运气,实在比徐循要坏得多了,可她却从来也没有认过一次输。只怕是直到这一次之前,太后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心灰意冷。

当年章皇帝刚去世,太皇太后欲立襄王,情况的确也很绝望,但那是天意,人力如之奈何?章皇帝若晚几年去世,便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太后是以为自己走到绝路,但她仍是不甘的,在她心里,是天意不叫她赢。

可如今,栓儿把什么话都说了,母子之间,这张面皮也算是撕破,从这孩子的那几句话来看,只怕这样的想法,远非一时冲动……太后为了占有他所花费的代价,为了培养他所付出的心血,为了将来做的种种布局,几乎都随着栓儿的一番话烟消云散。的确,她不至于死,不过在她心里,只怕那样凄凉落魄地在清宁宫里活着,倒还不如去死了。

真情也好,假意也罢,到了这一步,她想的终究还是维护栓儿的正统地位,废立的事情,只怕从未被列入考虑……从这一点来说,她对栓儿,终是胜过对圆圆许多,一个虽然亲生,但自小抱到公主所,一个在眼前长了十岁,当做亲生的来疼,也许在她心里,两人也分不出个高下彼此,但表现出来的厚薄,却是人人都能看得出来。为了栓儿,她连章皇帝都没保住,和太皇太后彻底决裂,受了十年的揉搓,甚而还对仙师低头服软……这些事,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太后该如何找到活下去的力量?徐循实是不知道,她想着这些事时,连一点感慨都没有,就好像塞了耳朵看戏,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可没有一点声音是到心里的。

该如何把栓儿劝到清宁宫,之后局面又会如何发展?她依然不知道,现在应该是那种随机应变,用自己非凡的魄力稳住局势,左右斡旋,做一出精彩的表演,带领整个天家度过危机的时刻。就像是一个在台下徘徊了很久的倡优,总算轮到她登台开唱了,怎都该有些兴奋、紧张吧?

可徐循真的是什么情绪都没有,从走出清宁宫,离开了那个充斥着慌乱、担忧等负面情绪的宫殿开始,她就一点点从指尖开始慢慢地冷静下来,仿佛连心跳都要比平常更慢。——这好似一种逆反,明知栓儿、太后甚至是太皇太后,都正处于,将处于如何激动的状态中,有多少心里话要倾诉,多少情绪要发泄……可正因为他们是如此动情,她反而打不起精神来激动。戏看过太多,演得太多,现在也有点‘过尽千帆皆不是’,很难再找回年轻时的激情了。

她就这样很冷静地走进了乾清宫里——到底是清宁宫控制力还在,消息瞒得也好,那里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乾清宫里却根本一点也不知道,前来迎接徐循的乳母,还沉浸在大吵后那紧绷而忧虑的气氛里,一点大祸临头的慌乱都没有。

“太妃娘娘。”她行了礼,便压低了声音,“哥儿还在屋里呢,只太后娘娘却回去有一阵子了,您怕是来迟一步,还不知道——”

罗妃去后,栓儿身边特别顶用的,也的确就只剩下王振了,不是说这么说话有什么不合情理的地方,不过却也不大合适。经过正规培训的宫女,没有人会妄自猜度主子的来意,民间采选入宫专司哺乳的乳母,在这样的小细节上到底是粗糙了些,擅自便认定了徐循是太后请来的救兵,只是到得迟了,错过了好戏。

“王振呢?”徐循打断了她絮絮叨叨的述说。

“在……在屋内陪着哥儿。”乳母打了个磕巴,“哥儿不叫他从屋里出来。”

因为王振,闹得两母子吵成这样,这内侍但凡还是知道点道理,就不自尽谢罪,也该亲自往乾清宫中领死。就且不说什么天家恩义之类的屁话了,哪怕王振完全无辜呢,摊上这事,他也没个活理了,姿态放软些还能保全家人。——他和旁人又不同,也是有家有口的,净身入宫之前还有儿女呢。柳知恩都给查了个底掉,现在就在北京城里住着。他自己不死,等到上头人来收拾他的时候,那就指不定是怎么样了。

……可王振就是不出来,而且还和小皇帝呆在一块儿……

徐循不搭理乳母了,她往章皇帝时常起居的东面走,“是这儿?”

“哥儿都住西屋。”乳母自然也不敢拦她,慌不迭还在前引路,“就这儿进去,西六间里……”

乾清宫西屋是口袋式的套房,从外间进去还要再开两个门,有的门里还有插销可以锁死,这都是出于安全考虑——包括宫里多得没必要的卧室都是如此。徐循以前就来过西三间一次,对地理也不熟,进了两间,找不到第三间的门了就,寻了半晌才发觉,得从博古架后头绕过去,还有一扇小门。

她推了一下,推不动,便敲了敲,问道,“是皇帝在里头么?”

虽然现在情况特殊,但闹到要让人来砸门,那也太不像话了,徐循一时没听见回音,还在盘算着该怎么办呢,里头已有了低低的说话声。

“……可是徐娘娘?”

“是我。”

又过得一会,门便被拉了开来。栓儿苍白的小脸,出现在了门后——居然是他亲自来给开的门。

徐循望了他一会,也不进门,等栓儿往后退了一步,方才进了里屋。

这是间不大的屋子,作为卧房来说,和章皇帝惯常起居的东三间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不过,从陈设来看,此处却是栓儿时常起居之地。他刚才明显就坐在桌边——那处有一大团撕碎了的纸张,而且座位旁边还跪伏着一个中年宦官,不是王振又是谁?

也许是对徐循的意图有所猜疑,她的视线刚落到王振身上,栓儿便疾步走到两人之间,拦住了徐循的眼神。——不过,出乎她的意料,他并不愤怒,甚而也说不上激动,反而还有些隐约的不安,小脸绷得虽然紧,但手却有微微的颤抖。

两人一时,谁都没有说话,王振伏在当地也不做声,徐循越过栓儿的肩头,只能隐约看见他的头顶,她不禁隐隐不悦:连她进了屋都不表态,虽说姿态卑微,但王振也有些过分跋扈了。

仿佛是看出了徐循心中所想,栓儿忽然道,“是我不许他开口的……也是我不许伴伴出去请罪的,这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自己做主。”

最后一句话,他咬得很重,徐循不可能连个十岁小孩的意图都听不出来:栓儿这是要把之前出言不慎的罪过完全揽到自己头上了。

她没有搭理这个话茬,而是在桌边坐了下来,栓儿犹豫了一下,也坐到了她对面,他的胸膛起伏得颇为快速,可下巴却抬得高高的,腮帮子上突出了两条筋来,似乎已拿定主意把牙关咬紧——徐循不说话,他也绝不主动开口。

“是谁告诉你的?”徐循问,她的声音并不算冰冷,只是将所有的热度都收敛殆尽,余下只有绝对的冷静。

也许是被她的态度感染,栓儿也镇定了下来,他低声道,“我自己猜出来的。”

徐循一扬眉毛,干巴巴地说,“哦?”

“……罗娘娘身上,有一处胎记和我的很像。”栓儿说,“其实一旦知道这一点,也不难猜。”

徐循对此深表怀疑,不过也不出言戳穿,只是望着栓儿不语,栓儿高昂的头被她一点点看低了下去,过了一会,他主动说,“老娘娘告诉我的。”

“就是你在清宁宫住的那些日子里是吗?”徐循已经没有诧异的兴致了——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好诧异的,按太皇太后的性子,她就是这么做了也正常。

栓儿点了点头,望着自己的拳头。“那天晚上告诉的我……第二日早上,便带我去乾清宫了。”

他又抬起头,带些掂量地瞟了瞟徐循,“祖母说,当时多亏了您,罗娘娘才能保住性命。”

“老娘娘真是过奖了。”徐循说,“不过你这么聪明,应该也知道老娘娘和你嫡母关系如何,怎么她一说你就信了呢?”

栓儿的表情也和徐循一样不可捉摸。“我刚说过了……我自己已经猜出来了。”

徐循看了看王振,栓儿立刻说,“此事,我遵循祖母吩咐,只放在心里,连伴伴在今日之前,都毫不知情。”

……不出所料,栓儿是下定决心要维护王振了。

徐循道,“是吗,这么说,你和你嫡母说的话,都是真心的喽?待你亲政以后,真的要将她废掉,追封你生母了?”

栓儿面上,顿时闪过了一丝惊慌,徐循看在眼里,心中有数了:多数还是气话,之前未做过考虑。太后毕竟待他不错,对罗嫔也从来没打没骂的,各色待遇都是十分宽厚,面甜心苦,苦在心里,面上,谁挑不出她的一丝不是。

“我……我……”栓儿嗫嚅了一会,头又低了下去。“我……”

徐循不说话,只等着,过了一会,栓儿又问,“娘娘,娘……她自然气得狠吧?”

进乾清宫来第一次,徐循动了些许情绪,她在心底暗暗地叹息了一声,面上却依然镇定宁静。

“嗯。”她顿了顿,又补充。“回宫路上就不舒服,回去以后,我去见她,她说了几句话便晕了过去……请了御医来,说是卒中了。”

哐当一声,栓儿手里刚拿起来的杯子,就掉到了地上,连仿佛死了一般一声不出的王振,肩膀也明显地抖动了一下。小皇帝却并未注意到他,他一下就站起了身子,面上闪过了许多纯粹的情绪,慌乱、恐惧、愧疚……就像是每一个不经意间闯下大祸的孩子一般,才听到不舒服,已经色变,说到卒中一句时,他一张嘴开了又合,合了又开,却是什么声音都没发出来,眼神游离,连徐循都不敢看了。

这屋子就这么大,他也跑不了,徐循安坐原地,不言不语,任凭小皇帝惊慌。

她只是专心地研究王振。

从刚才到现在,王振就好似是个死人……除了听说噩耗时有片刻震动,他丝毫也没有动静,即使此时被徐循目光罩拢,亦依然毫无反应。

在绝对的寂静中,仿佛是度过了极漫长的一刻,小皇帝才低低地说了一句话。

“怎么办?”

他仿佛是自问,又仿佛是询问一般,冲着空无一人的方向喃喃地重复了一遍,“怎么办?”

徐循又把眼神调回到他身上,她想了想,便问,“栓儿,我今日且认真问你一句,你也认真答我一句……”

见自己吸引了栓儿的注意力,她方才迎着他的眼神,认认真真地问,“你,想做皇帝吗?”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贵妃起居注》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