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神秘的大礼
第264章神秘的大礼!
“师……师兄。”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张自强刚走出火车站,还没来得及观察周围的情况,就一眼看到了人群中那个老人,倒不是说这几十年沙老爷子没有变样,而是张家栋之前就将对方的照片拿给他看过。
如今照片就贴在他家卧室的墙上。
日思夜想,又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瞬间,他的眼睛就红了起来。
“师兄,你老了。”
张自强来到沙老爷子面前,神情复杂的说道。
“放心,我肯定比你活的更久,你都这一把年纪了,还大老远跑来干嘛?”
沙老爷子眼睛也有些发红,但嘴上却不饶人。
张自强说道。
“没事,我装着粮票,身子骨也还行,自食其力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今后双水湾煤矿将是重点产煤单位,会优先保证用电需求。”
“是好事,而且还跟你有关。”
尤其是孙家那边,既然是送礼,肯定不会给孙向阳留下什么麻烦,要不然这份礼物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反倒是张自强,毫不在意,反而有些享受,或许以前他就被少被这么怼,还是原来的味道,原来的那个师兄。
“提供资金?要还吗?”
最后一点是扶持前三年免税,但免掉的这部分,理论上要投入到煤矿开采中,用来扩大规模,不过到时候怎么弄,你就不用操心了。
这种扶持,在不少地方都有,看似矿务局吃了大亏,但实际上,开采出更多的煤矿,本就是对方的任务,尤其是优质煤更是供不应求。
眼瞅着周围不少目光都投了过来,孙向阳也不得不上前说道:“老爷子,师叔,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回家吧。”
“扶持?怎么个扶持法?”
但这种扶持,本就是在计划中,任谁也说不出不是来,也有不少先例可循。
孙向阳想了想说道。
“这辈子要是不来见见师兄,我死都难以瞑目。”
“既然是扶持,自然是不用还的,不过理论上,这些由矿务局援助的设备,都归矿务局所有,不属于双水湾的资产,将来如果报废了,要还给人家。”
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孙炳信就说过,另外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等着他回来就知道了,孙向阳虽然有些好奇,但也没有追问。
“好,好,回家。”
沙老爷子继续说道。
张自强干脆说道。
“初步的意向主要有三点,一个由矿务局提供资金跟技术,帮助双水湾煤矿扩大规模,再一个就是开采指标,只要煤矿这边能挖出煤来,不管多少,哪怕县里炼焦厂吃不下,也会由矿务局那边进行安排,总之,今后无论双水湾挖出多少煤来,都能卖出去,像之前那种有人卡脖子,卖不出去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
孙向阳怎么也没想到,孙炳信的礼物,竟然跟双水湾的煤矿有关。
“怎么?家里有事?”
“现在看到了,赶紧回去吧,我这乡下地方,还招待不起你。”
孙向阳想了想问道。
毕竟如今双水湾真正赚钱的也就只有煤矿跟剪纸画,孙家就算再厉害,也无法帮他把剪纸画推销出去,但是煤矿就不同了,如今的煤矿,属于一盘棋计划,有着开采指标。
“跟我有关?是京城孙家?”
旁边,谁也不敢插话,只能假装没听到。
与此同时,苏慧晚也在跟孙向阳说着话。
“对,孙家托人找了矿务局,对双水湾煤矿展开扶持。”“你总算是回来了。”
以对方的能力,想要影响到矿务局,倒也正常。
当然,别的地方扶持,条件肯定不会这么优渥,甚至矿务局那边要拿走一部分利益,但在双水湾这边,就是纯粹的扶持了。
所以对方选择了帮他完成这個理想。
苏慧晚说道。
师兄的家,不就是他家吗?
坐着苏慧晚找来的客车,一行人返回双水湾,一路上,张家栋都在为自家爷爷介绍着,比如刚刚修的路,还有路上偶尔可见的掉落煤块,甚至半路上还碰到了往双水湾拉煤的拖拉机。
不过很显然,他之所以能知道双水湾的情况,肯定是从赵玉升口中知道的,知道他一心留在家乡,想要把双水湾发展起来。
不等沙老爷子开口,张自强便自顾的说道,尤其是回家二字,明显加重了语气。
苏慧晚笑了笑说道。
这也意味着,双水湾煤矿,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今后双水湾的收入,也会再度增加。
苏慧晚难得卖了个关子。
苏慧晚带着几分欣喜的说道。
听完苏慧晚的话,孙向阳也不由得沉默起来。
有了矿务局那边的扶持,双水湾煤矿肯定会迅速成长起来,先不提前三年的免税,光是一个优先保证电力供应,都足以让孙向阳感到惊喜。
别看当初通电是由苏慧晚一手促成的,但如今,各个地方仍旧缺电严重,经常限电。
上辈子,孙向阳小的时候,哪怕已经九十年代了,村里仍旧经常停电,表面上是说电路出现问题,实际上,就是因为电不够用。
现在就算是双水湾这边,之前也没少停电,哪怕苏慧晚也没办法,因为这种事情根本就不是县里说的算。
地区那边,自然会根据企业的重要程度,进行优先供电。
但现在,有了矿务局那边发力,双水湾煤矿,也纳入了这个名单。
如此一来,不仅仅煤矿那边,就连研究所也不用再受停电困扰了。
只是,孙向阳反而有种幸福的烦恼。
原因就是,煤矿那边一旦再扩大规模,肯定要加一个,甚至两个矿井,如此一来,那边的人可就远远不够了,只能继续再招人。
可问题是,双水湾现在的人几乎全都各司其职,煤矿需要人,砖厂那边也不能停,建筑队那边,为了配合双水湾的发展,同样必不可少。
而种地,更是不可或缺。
难不成要从其他生产队招人?
相信以煤矿那边的待遇,只要说声招人,周围几个生产队立即就会蜂拥上门,但要说让他们全部加入双水湾,搬迁到这边,估计是不可能了。
这可不是三五个人那么简单。
能够进煤矿的,肯定都是青壮劳力,任凭哪个生产队,都不可能放人。
如果不是双水湾的居民,就只能像沙坪坝一开始那样,作为临时工,可以给他提供的经验,只有正常的一半。
当然,就算只有一半,也完全值得去做。
更重要的是,煤矿的规模扩大,提供给双水湾的助力也会更大,真正拥有了发展的基础。
所以孙向阳也不得不承认,孙家给的这份礼,够大,也足够贴心。
或许在外人看来,又不是直接给孙向阳本身的,而且煤矿也是集体的财产,哪有这么送礼的?
但孙向阳所求从来就不是钱。
或者说,他压根就不缺钱,更在意的是双水湾的发展。
双水湾发展的越快,规模变得越大,他将来能够收割的经验点才会更多。
煤矿,剪纸画,再加上碳纤维研究所,这一步步走下来,才能让双水湾在未来绽放出璀璨的光芒,真正成为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怎么样?满意吧?”
小说推荐:《我行让我来[电竞]》《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空想具现的大贵族》《贼天子》《从盒而来》《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