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在大启的发家日常》最新章节。
三五代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闻时心里也门清,黄离老先生的路未必就是他日后的路,这需要看命看运,不完全看你的本事。
不可否认的是,黄老先生真的是个很厉害的人物。
“老先生已经过不惑之年,本以为他只是回乡养老,没想到他居然开办了书院,那对学生可有要求?”
已经有人跃跃欲试。
“束脩孝敬不算多,跟咱们在县里差不太多,他老人家也不靠这个赚钱,我估计他也是觉得养老生活无聊吧。”
“不过想要拜师读书,却很难,我听说已经有不少学子去他家,结果失败而归,这其中可是有不少富贵人家,官宦人家的子弟。”
“不过他老人家为啥不回老家县里养老,要去府城呢?他可是带着全家回来的?”
“府城热闹繁华,老人家在京城也待了不少年,未必喜欢县里,但却留恋故土,府城回县里,说到底有马车的话,也就不到一天时间,近一些,他老家距离咱们县里不远,但去州府,还是有段距离。”
“除了他家老夫人,其余子孙都没回来,老先生有三个儿子,听说如今都已经入仕,他的大儿子,年纪轻轻已经是四品。”
“那可是真的厉害。”
“你们可有去拜师的想法?”
“总要试一试,不知道具体在哪个地方。”
“在松江府东街那边,距离松江府衙不远。”
“如果从咱们县里过去,少说也得三五天,不过若是能拜师成功,能考中,仕途必然也好走一些。”
“跟他也能学到真本事,老先生纵横官场多年,经历不少,他虽然辞官,但他之前的人脉,下属都还在,咱们这些家底不丰的人,有他引荐,日后仕途肯定好走。”
有脑子转得快的学子已经开始寻思,看找什么机会过去,县学好,那也是在对比县里其他书院,县学最大优势就是官府开办,价格优惠。
但弊端也不是没有,这里的夫子们虽然都是教了好多年的书,但难免思维固化,普通农家子选择不多,富贵人家很多都是去各地有名的书院读书,拜大儒的。
“你们可别太乐观,且不说每日上门的人只多不少,可能你们过去了,排队排上一个月都未必能见到这个老先生,更别提拜师,难度不小,听说他每日就只用两个时辰的时间会见咱们这些各地去拜师的学子,问题刁钻古怪,及其考验人。”
闻时坐在椅子上,也没说话。
不多时,一位夫子来上课,大家立马回归原位,专心上课,好像刚才的讨论不曾发生过一样。
下学后,柳夫子拆开妻子的信,他也没觉得妻子做得不对。
闻时回家后,沉默了许久,之后拉着迎香的手,问她家里还有多少银钱。
迎香一愣,见他一脸郑重,迎香大概算了算,除去自己系统签到的,剩下也就不到二十两。
到县里后,他断断续续的也有拿回来钱,不过日常开销真的不少。
这其中也有是铺子赚的,至于自己签到的钱,那是她的私房钱,她得藏着。
她是真心实意的跟着他过,可也不能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这跟闻时估算的大差不差,他看了一眼妻子,酝酿许久,最终还是开口了。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