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此时此刻,皇城之中,崇政殿内。一个四十多岁,眉清目朗,头带直脚乌纱幞头,一身红衫,大袖飘飘,美髯长须,望之直若神仙中人的男子。正慵懒的瘫坐在御座之上,不住的唉声叹息。

这中年,正是大宋第八代皇帝,自号教主道君皇帝的官家赵佶。此时的他才四十四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而且和之前几代病怏怏的大宋官家不同,赵佶天生一副好体格,从小到大都没怎么生过病,赵楷说他还能再当三十年天子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可是这么一位身强体壮,气血正旺的官家,现在却瘫在了椅子上,连坐都坐不起来了。看着和中风了差不多!

不过根据太医们的诊断,这位官家的身体没有一点没毛病,用体壮如牛来形容都没问题。

而根据现在身处崇政殿的两府相公们的判断,教主道君皇帝应该是身患“怂病”,而且已经到了末期,基本没治了。

所以两府宰执,不管是直臣还是奸臣,都一致决定对赵佶放弃治疗......可是这个怂包官家真到了要内禅跑路的时候,又舍不得九五之尊的权位了。说好了要让位给太子,可前天下大诏的时候却改了主意,变成太子领开封牧监国了。两府宰执当然知道这样不行,一个监国太子根本镇不住场子。

而且大家也知道赵家的怂病是遗传的!所以那位太子殿下其实也是个怂人,给个官家鼓舞一下,没准还能在东京开封府坚持一下阵子。如果只给个监国,一准和官家前后脚开溜,到时候大宋江山还要不要了?

因此两府宰执只好把赵佶堵在崇政殿内好好开导,从昨天下午一直劝到现在。而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就是防备赵楷这个觊觎太子之位的亲王横插一杠子,搅了官家内禅跑路的局。所以两府相公一合计,又给三衙管军高太尉、何太尉下了命令,让他们调兵堵了皇城的六扇大门。哦,不是拿下这六扇大门的控制权,然后关上大门,而是调一点三衙禁军在门外列队吓唬人。

之所以要这样,那是因为官家怂、太子怂,大臣们也怂啊,上怂下效嘛!

皇城外面那是两府相公、三衙管军、权知开封府这些官僚们管辖的地盘。现在金兵入寇,东京城内人心浮动,调一点军队在皇宫门口站着,以防乱民冲击宫阙,这事儿说破天也没错。如果三衙兵入了皇城大门,那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即便两府相公肯担责任,三衙管军也不敢执行......因为上一个这么干的武将好像叫赵匡胤!

好在两府相公们所知道的郓王赵楷也是个怂人,虽然他是提举皇城司,有权调亲从武士入卫皇城,但是他绝对不敢带兵硬闯皇城的。

而现在,赵佶终于在大臣们的连哄带吓之下,勉强下了传位大诏。现在大诏已经由中书舍人拟好,还盖上了皇帝印玺,已经合法的诏书。就等太子赵桓前来,便可以完成这次内禅了。

到时候,想跑路的就可以跑路,不想顶雷的也必须在东京开封府死扛。

而赵佶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后悔了,正眼巴巴的看着门下侍郎吴敏手里拿着的传位诏书,琢磨着有什么办法把这诏书再拿回来?可是吴敏这个奸臣却死死的捏着诏书......

就在赵佶万般无奈,急得眼泪都快下来的时候,突然有人从崇政殿外面飞奔了进来,一边奔还一边嚷嚷:“不好了,不好了......郓王殿下入宫了!”

什么?郓王入宫了?这怎么可能?

大殿之内的大臣们听了这话,都觉得难以置信。皇宫六门之外都有三百三衙兵堵着,郓王怎么进来的?硬闯?这也太有种了吧?不可能!难道是翻墙进来的?对,一定是翻墙,郓王可是文武双全的,文能中状元,武能翻墙头。

想到这里,大臣们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大呼小叫的家伙,一看之下,全都呆了。那家伙原来是个乌帽长衣的閤门祗候。他和何灌的儿子閤门宣赞舍人何蓟一样,也是个西军衙内,名叫刘锜。

这刘锜长得也很精神,虎背熊腰外加浓眉大眼国字脸,看着就很有威慑力。可是那张国字大脸上,现在却堆满了惶恐的表情。

这是......让郓王吓成这样的?这个刘锜的胆子也太小了吧?

“信叔,”高俅高太尉也在崇政殿内,他和刘锜的父亲是至交好友,算是刘锜的长辈,所以就唤着刘锜的字号发问,“因何慌张至此?”

刘锜答了一声:“太尉,郓王殿下从东华门入宫了!正往崇政殿而来!”

“郓王来又如何?”门下侍郎吴敏是这次劝退赵佶的出头鸟,现在正是风头强劲的时候,所以就沉着一张大脸盘,一脸轻蔑的开口了,“现在大事已定,他还敢带兵入宫吗?”

刘锜看着镇定自若的吴敏,佩服地点点头:“吴相公猜着了,郓王殿下的确带兵入宫了!”

吴敏脸色一沉:“何太尉呢?他怎么不拦着郓王?”

刘锜摇摇头道:“吴相公,那何太尉非但没有拦着郓王,还和郓王一起带兵入宫了!”

“什么?”

“何灌一个武人也敢带三衙兵入宫?”

“郓王和何灌意欲何为?”

“怎敢如此?”

“郓王欲行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事乎?”

这下朝堂之上乱成一团了,所有的大臣都慌了神,还有不知道谁居然喊出了“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事”!而这一喊,整个崇政殿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全都瞪着眼珠子看着瘫坐在御座上官家赵佶。似乎在说:你儿子要当李世民了,你也不管管?

赵佶也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知子莫如父啊!他知道自己的三儿子是什么样的人,才华横溢是没错,文武双全也没错,但是那胆子真和针眼差不多,怎么可能干出带兵闯宫的事情?一定是哪里搞错了吧?

就在这时,密集的脚步声已经从崇政殿外面传来了,所有的目光都转了过去。就看见一个身披连环甲,头上扣着凤翼盔的大汉,手按剑柄,大步而入。他身后还跟着何灌、黄无忌、陈记等人,其中何灌和陈记都穿着时服,黄无忌则是衷甲在身(衷甲就是甲在衣中)。

此外,这几人是人人带剑!

再看那身披连环甲的大汉的脸面......除了红了一点,“胖”了一点,狰狞了许多,分明就是大宋官家最钟爱的儿子郓王赵楷啊!

郓王殿下这是怎么了?怎么那么凶?浑身上下都是杀气......难道他和李世民一样,已经在东华门外把太子殿下给杀害了?

一帮大臣都是很能脑补的,看见一个凶得不像话的赵楷,都不由得联想到了那个杀兄逼父的李世民!

现在大宋大敌当前,内部还出了个李世民,这可怎么办啊?难道要拥立和李世民一样凶的郓王当官家?就不知道这个宋版的李世民能打败金贼,保住大家伙的富贵吗?

赵佶这个时候也认出赵楷了,而且他也想到李世民了,于是就声音颤抖着发问:“三郎欲为李世民乎?”

赵楷这个时候也在往御座的方向上看,崇政殿内的光线很暗,刚刚从外面走进来的赵楷不大适应,所以没看清御座上的是谁。不过不看也知,那人一定就是那个想要灰溜溜跑路的宋徽宗了!

正琢磨着应该怎么逼“徽”抗日,不,是抗金的时候,赵佶就听见宋徽宗忽然问自己是不是想当李世民。

赵楷认真的想了想,当李世民好啊,李世民专治各种不服,打架就没输过,自己要有这本事,抗金不是小菜一碟?

所以他就重重点头:“楷正欲仿法唐太宗!”

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