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知非道人意料的是,徐潼臻所说的书院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城郊不远的半山腰上的一座古庙。学生们也都是些十到十五岁之间的小孩子。

苏先生也是这两年才来到这里的。他收的学生都是附近穷苦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们来上课并不需要束脩,愿意来的便来者不拒,这就更让知非道人钦佩了,心里琢磨道:“却不知是哪位贤人?”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徐潼臻所说的书院已经遥遥在望。耳边又能听见孩子们朗朗书声,走的更近些,便见庙外有着大块的空地,巨松环峙,翠草如茵,草地上搭着七八张条桌,那苏先生正在教孩子们诵读《千字文》。徐潼臻向着知非道人左了个噤声的手势,后者见了会意,静静地立在古松后面,听苏先生授课。

苏先生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一身青色儒衫,面如冠,好一副翩翩君子的模样。

不多时,苏先生便发现了知非道人,于是对着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吩咐道:“好了,暂时先学到这里。王大郎,你先领着他们读会儿,我去接待下客人。”

安排好学生,苏先生便向着知非道人迎来:“贵客光临,有失迎迓。”

徐潼臻上前见礼,说道:“苏先生好。”

正要向他介绍知非道人,知非道人已经走上前来:“贫道知非,见过苏先生。冒昧前来,打扰了先生授课,罪过罪过。”

那苏先生微笑道:“道长言重了。今天上午的课程已经完了,等他们记熟后下午才是讲解。此刻我却是恰好清闲。”

说着,指了指古庙:“道长远道而来,不妨进去小坐,喝口茶?”

又对着徐潼臻说道:“潼臻,你去烧些开水,给我和道长沏杯清茶。”

徐潼臻应道:“好嘞,先生您稍等。”

便一头钻进了庙里。知非道人拱拱手:“固所愿也。”

两人相视一笑,互道了声:“请。”

便一起走了进去。

入得庙内,只见一几一桌,几个凳子。俱是干净透亮,除此之外,却是再没有别的物什了。苏先生说道:“我来之前,这里早已荒废,些许神佛雕像都成了碎泥。我便将这里修整了一下好在庙子不小,还能安排下书房卧室,我和潼臻便寄居于此,陋室粗鄙,非待客之地,道长雅量高致,当海涵一二。”

知非道人笑道:“孔子云,何陋之有?”

苏先生道:“我可不敢自比圣人。”

又笑笑:“我平素在这里读书,闲极无聊又将这里做个书塾,,闲时教些孩子读书识字。”

知非道人道:“先生此行大善!我听潼臻说先生教授这些孩子,却不曾收过束脩,委实叫贫道钦佩不已。”

苏先生一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道长过誉了。”

搬过凳子:“道长请坐。”

两人对着几案坐下,苏先生才又道:“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这些孩子们清一色的都是穷苦出身,原本饭都吃不饱,这些半大小子们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之一,哪怕明知读书才能谋个更好的出路,家境影响下却也不能时时前来。况且在我这里,也不过是教他们认几个字,会些算数,懂些做人的道理。别的,我教不了,他们也没功夫学。”

知非道人却道:“先生这般,已经很了不起了。”

苏先生淡淡一笑:“或许吧。对了,在下姓苏轼,字子瞻,请教道长法号?”

知非道人倒是吃了一惊,眼前这人居然是那个名传千古,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东坡居士?自己这运气可当真不差。只是历史上怎么没记载他做过这等义务教育?唔,定是苏轼他不以为功,未曾说与他人知晓,是以没被记载。知非道人毕竟修心有成,只是愣了愣神,随即再次郑重施礼道:“贫道知非,见过苏先生。”

恰在这时,徐潼臻提着壶开水走了过来。苏轼接过,取了点茶叶沏了,给两人各倾一杯,吩咐潼臻下去看会儿书,看着时辰做午饭。然后对知非道人说道:“此地无好茶,无好水,将就着泡了,道长对付着喝吧。”

知非道人微笑,没想过未来的苏大学士是这么个性子。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他其实不善茶道,便搁下茶盏,说道:“苏先生莫笑,贫道不通茶道,于贫道而言,先苦后甘的便是好茶。先生这茶,却是先甜后苦,回味又是清甜,贫道不懂,也就不胡乱评价,贻笑大方了。”

苏轼大笑:“道长倒是率直。”

他也不去解说这茶有什么名堂,直接问道:“不知道长让潼臻引你到此处,却是为了何事?”

知非道人笑道:“苏先生不问,贫道也要提起。”

苏轼含笑道:“可是为了潼臻这孩子?”

知非道人道:“正是如此。”

便自言是纯阳道的传人云云,他无论是从上一世终南山全真教算起还是现在得了吕祖传法,都可以算是正统的纯阳一脉。又将如何留意到徐潼臻,动了收徒的心思,如何向旁人了解,又如何巧遇潼臻,试探考察一一说明。又道后来得知潼臻还有位先生,所以前来拜访。

其时大宋崇尚道门,上行下效,道士身份也还算的清贵。对于苏轼而言,若是徐潼臻只是他的普通学生,做了纯阳道的传人也不失一个好的未来。

只是徐潼臻在苏轼心里显然有较深的地位,毕竟,一个好的读书苗子不常见,苏轼心里也很中意这个孩子,是以他一直静静地听非道人讲述,待得知非道人说完,他沉默许久,知非道人都续了两杯茶了。方才对知非道人说道:“道长请稍等片刻。”

说完便长身而起。

知非道人察言观色,本以为可能没有结果了,这时见苏轼并没有否定,只是站了起来,以为他这是要去询问徐潼臻的意见,不料苏轼起身后向着外面还在读书的孩子们说道:“好了,今上午便到这里吧,下午未时再来这里,讲解上午学的。下学了,路上注意安全。”

孩子们将手上的书册小心收起来,都放在庙里的方木桌上,然后向着苏轼鞠躬:“先生再见。”

做完了这一切,才蹦跳着撒欢似的向山下跑去。苏轼微笑着看着孩子们离去,回过头来,又听知非道人笑着说道:“这帮孩子都是如此,苏先生教导有方啊。”

苏轼微笑,不置可否:“道长可知,苏某待潼臻这孩子并不一般?”

知非道人苦笑:“贫道看出来了。”

小说推荐:《野火》《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大明汉高祖》《欢迎进入梦魇直播间》【小燕文学】《她被赶出侯府后》《仙子,请听我解释》《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道证诸天超脱之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仙侠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奉打更人

大奉打更人

卖报小郎君
这个世界,有儒;有道;有佛;有妖;有术士。警校毕业的许七安幽幽醒来,发现自己身处牢狱之中,三日后流放边陲.....他起初的目的只是自保,顺便在这个没有人权的社会里当个富家翁
仙侠 连载 623万字
志怪书

志怪书

金色茉莉花
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
仙侠 连载 202万字
你们修仙,我种田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朝闻道
陆玄一觉醒来,成为散修坊市里一名普通灵植师,守着一亩三分灵田,苟活于修行界。好在意外发现,每有灵植成熟,自己便能得到额外奖励。收获剑草一株,获得剑丸一枚。收获玄虫藤一株,获得隐星砂一份。收获幽泉花一朵,获得螟焰丹丹方一张。……从此,他便安分守住自家灵田,坐看修行界风起云涌,沧海桑田。“什么切磋斗法,秘境探索,寻仙缘,得法宝……通通与我无关!”“我只想安安静静的种田。”
仙侠 连载 311万字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忘语
凡人修仙,风云再起时空穿梭,轮回逆转金仙太乙,大罗道祖三千大道,法则至尊《凡人修仙传》仙界篇,一个韩立叱咤仙界的故事,一个凡人小子修仙的不灭传说。特说明下,没有看过前传的书友,并不影响本书的阅读体验,但感兴趣的书友,也可以先去看看《凡人修仙传》,再来看本书哦。
仙侠 连载 686万字
玄鉴仙族

玄鉴仙族

季越人
陆江仙熬夜猝死,残魂却附在了一面满是裂痕的青灰色铜镜上,飘落到了浩瀚无垠的修仙世界。凶险难测的大黎山,眉尺河旁小小的村落,一个小家族拾到了这枚镜子,于是传仙道授仙法,开启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家族修仙,不圣母,种田,无系统,群像文)
仙侠 连载 402万字
我以机缘觅长生

我以机缘觅长生

火药很沉
一鲸落,万物生!世间最强大的“龙”和“仙”都将死去。压制在世界无数宗门和修士头顶的大山都将散去,至尊之位空缺……修行最好的时代来了!人人皆可问鼎长生!四方大域,海外仙山,三千大漠,万国之国,枷锁尽去,前所未有的煌煌大世降临了!————草剑印、五雷印、解注印、心想事成印、鸿运齐天印……万法争鸣。古老的生灵苏醒,年轻的天骄涌现,血脉强横的龙子纵横四海……到底谁能渡过彼岸,到达长生之巅?————顾远携带
仙侠 连载 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