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李和浑身一颤,满目诧异的望着远处,然后便无神的望起了天空……

毒辣的太阳,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重生,他居然重生了,看着身后那几间破旧的土屋,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但是墙上的日历确确实实显示的是:1979年7月11日。

这日历是家里唯一崭新的东西

他只是出去会个老朋友,然后咪点小酒,在宾馆里睡一觉。

醒来后不知道怎么就会以18岁的身体端坐在记忆中的老宅门口。

他每年体检,身体很好,怎么可能这样无疾而终呢。

那个世界的母亲怎么办,老婆孩子怎么办,想起来就像闷在水里,闷得他不能呼吸。

眼泪慢慢涌出眼角,几十年的自我奋斗,几十年的一步一个脚印,都是白瞎了。

身家丰厚,五十来岁正是志得意满,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平常带着老伴养养花,遛遛狗,好不惬意。

这都是因果轮回吧?

可他一辈子都是凭良心做事做人,根本没做过遭天谴的事情啊。

“大哥,我也跟你去钓黄鳝”,一个面黄肌瘦的小萝莉开着小短腿直接扑到了李和的身上,这是家里的老幺妹,才五岁。

李和正在用石头把铁丝磨尖,看到他扑过来,赶紧把铁丝放下,随手就把他放在了肩头上,逗得她咯咯笑。

他的父亲李兆坤是附近有名的二流子,小偷小摸倒是没有,只是人比较懒,不愿意下地挣工分,嘴里总是挂着“劳动模范累死算完,二流子懒汉毛主席管饭。”

前几年还因为走村串户倒腾耗子药被割过尾巴,也没学乖,拿着生产队的介绍信,东晃西晃,一辈子也没有落到名堂。

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在生产队的时代自然落不了好名声。

其母亲王兰性格说好点是温柔,难听了就是个受气包子,是个人都能掐住她,可悲居多。

但是个护崽子的母亲,为了李和3块2毛钱的高中学费,不顾脸面,东借西借。

不管前世还是现在,他想到这些都心酸的想哭。

他家里排行老二,现在18岁,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重生在79年高考的第二天,如果没记错不用多久大学通知书就下来了,为这个村里的唯一大学生,能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能考上大学,也是个另类。

现在他觉得上辈子挺没用的,不管不顾家里情况,读书走了,并没有尽到什么家庭责任。

家里五个孩子,一个没饿死也是奇迹,野菜加苞米糊子,一个个吃的面黄肌瘦。

他上面是大姐李梅,也21了,至今没有嫁出去,搁普遍早婚的年代也是个独一份,后来直到26才结婚,幸而他姐夫也是个争气的,在他的支持下承包了鱼塘,日子红红火火,也减少了他不少的愧疚感。

老三李隆,16岁,也才小学毕业就下地挣工分去了,后来娶了个上不来台面的媳妇,好歹说她一句,她必定顶你十句,家里鸡飞狗跳。

老四李冰12岁,老五李琴也才5岁,都是姑娘,后来李和条件好了,供老四上了医学院大专毕业,到老也才混个副教授,老五初中毕业就一直跟在他身边,虽然养的有点娇气,可生意倒是做得顺溜。

老娘和大姐蹲在门槛上搓米棒子,老三带着老四出去捡柴了,粮食要分,柴火也得分。

米秸、麦秸、棉花茬、豆子秆、红薯秧都在分配之列。家里人多,但是壮劳力工分一个没有,分配的麦秆,稻秸肯定不够烧。

李和看着那几间要塌的土屋,欲哭无泪,没有一点人生豪迈,重头再来的勇气。

三间土屋住着七口人,不知道李兆坤盲流到哪里去了,现在也就母亲王兰带着老大李梅和老幺睡一间,他和老三老四一间。

李和在这里度过了可怜的童年,一点都不怀念这童年回忆,不饱,穿不暖的记忆,那是脑子抽疯的人才能稀罕。

他感觉任务艰巨,要改变居住条件,要改变全家条件,要给大姐嫁妆,弟弟彩礼,都需要去赚钱。一分钟都不愿意等下去,家里乱糟糟的光景,多看一眼都觉着糟心。

俗话说得好,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他决定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小岗村说不定都偷偷大包干了。他要闯一闯,单凭在大队干活.

队干活挣那点工分,老李家将永远贫困无翻身之日。

心里迫不及待的想着去赚钱,哪怕为了明天不再吃苞米糊糊啊,都要去去跑跑县城,看看能不能有好路子。

感慨空气中都是钱的味道,可是对于他而言,手中的钞票确实远比清新的空气重要啊。

李和把幺妹放在地上,站起来把磨尖的铁丝弯钩串上蚯蚓,这简直就是钓黄鳝神器。

虽然不会伺候庄家,可钓黄鳝,抓泥鳅摸鱼,这些偏门活,李和都是无师自通,他认第二,真没人赶出来争第一。

扛着铁锹,手里拿着黄鳝钩,带着幺妹出了门。

“提篓给哥呗”,看着后面双手提着篓子的妹妹哼哧哼哧的走着路,李和一张心疼。

“阿果,我拎得动”

“恩,那走慢点”

低头就看见了好几个黄鳝洞,这个坝埂泥土比较硬,连黄鳝钩子都不需要用,直接往进口洞里呛水,不一会黄鳝就从出口洞里惊慌的出来了。

他不慌不忙,大拇指和食指同时用力,一条足有三两重的黄鳝被单手掐了出来。

老五看到哥哥抓到了黄鳝,兴奋的送上了篓子。

这个年代没有农药污染,吃这玩意的又少,奶奶个熊,个个都快成黄鳝大仙了,隔以后能挖出一条六七两的黄鳝,都能上新闻,一会就整了七八斤,篓子算满了。

“抓的真多”,老三李隆送完柴回家,也过来了。李隆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到大就怵李和,从不敢在面前咋呼。

“你把这些篓子送回家,带空篓子回来,也把幺妹带回去,现在出太阳了,太阳毒”,李和抬头看看天,估摸十点左右了。

“阿果,不热”,满头汗水的幺妹还是很兴奋。

“听话,跟小哥回家”,李隆也没废话,直接一手抱起了幺妹,一手提篓子。

李和把旁边的河沟子拦了个坝,水排干,里面鲫鱼,草鱼,甚至还有部分胡子鱼在稀泥窝里乱蹦,扒开石头缝还有毛蟹。

这次真是发财了。

“磨叽什,赶紧过来,把鱼先捡起来送回家,大鱼用水养起来,不要把鱼鳞刮破了”,看着跑过来的李隆,李和还嫌他速度慢。

“小鱼让大姐中午熬鱼汤,吃不完的晒鱼干”,李和看着自己浑身的汗,索性清手,直接把衬衫脱了。

他看着自己的身材,18岁长到175也不算矮了,营养不足,可怜兮兮的几根排骨,不过没有后世的大肚腩,还是不禁让人满意,这辈子一定要保持住了。

大鱼在篓子里根本装不了几条,索性就用草杆子把腮帮串起来,在手里领着,就这样李隆来来回回送了六篓子小鱼,二十几条大鱼,每条也有一斤多重。

这样还不算完,本着不走空的精神,把淤泥底的泥鳅也扒拉了一篓子。

到了中午扒开坝子,不至于堵了渠道,兄弟俩直接收工,回家吃午饭。

王兰破鱼肚清洗,老四和老五正在草堆子横七竖八的晒鱼。

李梅已经把饭桌收拾干净,每个人面前摆了一碗面糊糊。

锅里的鱼汤已经熬得喷香。油煎,红烧属于奢望,多费油啊。

黄鳝泥鳅,毛蟹已经用水盆养了起来,李和指望明天去县城能不能卖。这个时期不像以前管的那么严了,在县城南门已经有了所谓的黑市,他一直都是县城读的高中,也是熟门熟路。

天热,鱼根本养不住,就算养得住,也没法运输,没车,没氧气棒,到了县城就臭烘烘了。

卖鱼干最靠谱,太阳毒,多翻几个身,一下午就晒的硬邦邦了。

“姐,我明天跟老三进县城,泥鳅黄鳝我卖新鲜的,鱼就卖鱼干,给我们烙点饼子,夜里就走”,李和对李梅说道,家里里里外外基本都是李梅一把手。

李梅不知道大弟突然变化在哪里,好像高考放假回来比以前多了不一样的精气神和担当,以前回来只是知道躲屋里看书,很少关心家里事情,偶尔会去河里抓虾捞鱼,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破天荒的想过补贴家用。

李和下午给老四补了会业,就拾掇老三继续去钓黄鳝,抓泥鳅,又抓了二十几斤。

晚饭后,天气闷热,他来到河边,不必碰触河水,浑身上下便已感受到一股清凉之意。

为男孩子,不需有所顾忌,他就穿着裤衩子,冲过去,扑通一声跳进水里。

小说推荐:《志怪书》《上流玩法》《维持女配的尊严》【梦想小说网】《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蔷薇小说网】《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三零中文网】《仗剑独行斩鬼神》《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

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华娱之2000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受顶包案影响,港岛小天王黯然退场!”“双周一孙,三分天下,华语乐坛新势力!”“新时代华语乐坛的领军人:内地才子周易!”“南周北周,小天王之争愈演愈烈!”“南北双周,谁才是新时代的王?!”“魅力无限,两岸三地女星大多倾心周易,南北双周或已分高下!”………………………………………………………………千禧年初,华语乐坛正式开启新一代诸神混战模式。刚学完粤语,与朋友交流切磋完球技的周易看着手头上这几份由经
都市 连载 138万字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工具超人
一个吃货,穿越到缺衣少吃的年代,努力做一个有吃有喝的俗人。合理党,暴戾少,智商在线,无诸天、无双穿、无系统、无种植空间,只有一个能饿死老鼠的随身仓库。不复制、不黏贴、不抄袭、纯手打,非工作室出品,慢节奏,符合年代特征的日常文。除了金手指,争取其他内容都能经得起推敲,欢迎理性、友好指教。
都市 连载 180万字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恋上尘世美
读者:我想看的是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年代文,而不是一味的四合院里琐碎闲杂。作者:点击右下角,进入阅读模式,请慢慢品鉴,不好看的地方不花点。读者:你休想骗我,太多千篇一律,审“美”疲劳了。其他读者:先看再说,如果难以下咽,咱们就一块“劝劝”作者,惯着他了!作者歪嘴一笑:本书读者分为了两种,一种觉得书写的很好看,另一种感觉前面的人在撒谎,明明是非常好看,逻辑合理,更新超稳,从不水文,够肥可宰……极小部分
都市 连载 543万字
娱乐:重生豪门公子,玩转香江

娱乐:重生豪门公子,玩转香江

温酒斩曹操
重生90年的燕京大院小公子赵明磊,因为失手伤人,被家族送到香江。恰逢这个时代的香江娱乐进入下滑期,赵明磊看到契机。先找华仔、梁超伟拍一部。斥巨资拍摄,扭转局面。邱苏贞赵少,这部戏我躺哪?关智琳:赵少,你想打高尔夫球吗?李佳欣:赵少别生气,我给你看个宝贝。周荟敏:我是最爱的是赵少。听说向氏家族在香江挺狂,不好意思,在我这条过江龙面前,他们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刘天仙:干爹,杨宓妹妹又抢我玩具~!赵明磊:
都市 连载 188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重回1980年去享福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邓世荣重生了,回到了1980年的夏天。前世识人不明,过于相信媒人,导致儿女婚姻都不幸福,两个女婿烂泥扶不上墙,几个儿媳更是把家里搅得一团糟。这一世他要亲自出马,替儿女们物色对象。若干年后,与几个老友相聚,在谈到儿媳孝不孝顺这个话题时,几个小老头都忍不住吹起了牛逼。邓世荣等他们吹够了,才拿出手机当着他们的面发了条微信朋友圈,说待在家里都快发霉了,想出去走走。下一刻,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五个儿媳妇就轮番的
都市 连载 1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