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乔帮主交谈之后,肖爱国的目光转向了一位后世悲情人物。
1961
年被分配到种花家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参与研制种花家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
1981
年至
1983
年,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做研究员。
1984
年
11
月,出任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想联式汉字系统、想联系列微型机,对微型计算机迅速走入种花家社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1988
年和
1992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4
年当选种花家工程院首批院士。2011
年和
2015
年分别获得种花家中文信息学会和种花家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2018
年被评为
“最美科技工作者”。
1984
年想联成立,倪光北受邀加入,提出不做官、不接待记者、不赴宴会
3
个条件后出任总工程师。
他将想联式汉卡的全部技术带入公司,1985
年
5
月公司推出了适用于
pc
机的第一型联想式汉卡,其后近十年不断创新升级,共推向市场
8
个硬件版本和更多软件版本,销售
16
万套,获得上亿元利润。
在倪光北的努力下,想联系列微机也获得成功,想联集团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在倪光北主持下,想联新产品在中国推出时间都超出在华跨国公司半年左右,想联系列微机于
1992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
1992
年开始,倪光北和柳大志在公司战略决策上出现明显分歧。
倪光北主张走
“技工贸”
道路,加大研发投入,继续推出先进产品,如创立
“程控交换机”
和
“中文激光打印机”
等项目,并成功将汉卡功能集成到芯片里,移植到激光打印机上,还希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而柳大志等多数人主张
“贸工技”
路线,想先通过贸易代理等积累资金和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