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据为己有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与将军亲吻后运气爆棚》最新章节。
18
沐侍郎和夫人为了不打扰女儿和傅主簿亲近,逛街逛到了很晚,提着大包小包欣喜的进家门,结果一道晴天霹雳掉下来。
儿子带回的消息过于震撼,老两口呆坐在床头消化了很久。
“这是章老夫人的意思,不是章明本人的意思,是吧儿子?”沐夫人绞尽脑汁,萌生出一点希望。
“章明把阿乐当妹妹不假,章老太太也是今天看见阿乐,临时起的意,”沐清风带着宋晓雯坐在父母屋子里,想着一家人集思广益,能商量出什么对策来。
“你说,你带阿乐去章府做甚?”沐夫人责备儿子,没事找事。
沐清风冤枉啊,爹娘拉着小月出去逛街了,傅主簿又早早离去,剩下沐言乐一个人在家,这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能怪到他头上么?他可是百般阻挠,是自家妹妹有理有据的缠着非要跟去的。
沐侍郎比其他三人都乐观,“自古孩儿妻子嫁人,都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章家百年大族,定是遵从规矩的,我们不答应,他还能强娶不成?”
沐清风叹气,“爹你不会是看着傅主簿近日和阿乐有几次来往,就忘了阿乐说过的话吧,咱们家阿乐,属意章明,不在乎做续弦,也不在乎章明有子嗣。我看,她心想事成,今天回来,蹦蹦跳跳,挺高兴的。”
“阿乐的运气,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好?从前是想做什么都做不成,如今是想做什么,老天爷都帮他,”沐清风这次是真的服了,碰上迷信的章老太太就罢了,什么天命姻缘这种都能冒出出来。
运气好,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惆怅的气氛,笼罩着四壁。
“若不然,你去与傅主簿问一问,就近选个日子,两家定亲如何?”沐夫人觉得自家女儿不讨厌傅主簿,先婚后爱也比当人后娘强百倍。
沐侍郎摇头,“傅主簿还在孝期。”
沐清风明日当值,见不到章明,与父亲说道,“爹,明儿你去户部,若见着章明,好生说一说此事,章明是看着阿乐长大的,知道阿乐的性情,与章府的循规蹈矩,那是格格不入的,想来会回去劝章老太太,莫听道士的话乱点鸳鸯谱。”
想了半天,唯一的希望,竟然还是章明能说服自己的祖母,坚决不娶。
沐言乐全然沉浸在突然降临的幸福中,完全没有在意自家父母和兄嫂对她未来的担忧。
吴大人托付的任务,她忘得一干二净,回头才想起来,已经出了章府的门。但来日方长,若她真能嫁给章哥哥,那以后章府就是她的家,她找个人就更简单了。
她隐约知道,这份幸福,源头是她和曲将军交换了运气。
她趴在桌子上,桌上放着她这几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写成的倒霉心得。
这么多年,她经历了太多倒霉事,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对应各种倒霉事的办法。自从见过曲诚后,她确认自己的霉运并不是消失了,而是换了人。一时间,她纠结要不要把运气还回去,可她舍不得,舍不得可以心想事成的感觉。
就算借用个几天也好,她也不白借,就想着自己能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送给曲将军,虽然不可能全然防备,但至少能保证,即使倒霉事避无可避,也能过正常的生活。
直到今日。
一切仿佛是老天为她安排的话本,入章府,见老夫人,遇道士,天命姻缘……她一路被推着走,所有的阻碍都及时撤离,她如愿能嫁给喜欢的人,甚至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得到章家老夫人的认可。
沐言乐终是下了决心,放下了这些日子所有的犹豫。
她把厚厚的倒霉心得,锁进了小柜子里。
这份好运气,她要据为己有。
交换运气是无心之举,并不是她故意的。
谁人也不知她的这份好运,是来自另外一个人。
她和曲将军的人生,本就没有任何的交集。她一个小小的官家女儿,嫁去章府,自此后宅一辈子,凭着这份好运气,过上相夫教子,顺遂无忧的生活。曲将军得了她的坏运气后如何,是他自己的命,与她无关。
人都要先为自己想,才能顾别人。
沐言乐自以为说服了自己,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小姑娘顶着黑眼圈,天还没亮就爬起来。所有人都在睡觉,她不好开门出去,回头见傅大人送来的诗词书本,坐下提起笔,一笔一划的抄。
想起傅大人说过,这次给她捎带的诗词文集,都是有关男欢女爱的主题。简简单单,朴实而平凡,很容易理解,有男子追求心爱女子的美好,有女子暗恋心爱男子的忐忑,更多的是男女互相喜欢的绵绵爱意,有朦胧的,有直白的,也有彼此相顾而无言,心有灵犀的。世间百态,浮现眼前。
以往她不喜笔墨,最讨厌抄书,此时却是越写越心静。
不知不觉,就写了好几张。
鸡鸣天白,日出东升。
小月给姑娘送洗脸水,端着脸盆进屋,发现沐言乐趴在桌上呼呼睡着了。她小心翼翼的走过去,看桌上翻开的书册,散乱的纸上全是姑娘写的字,其中几张被沐言乐牢牢的按住。
小月她没念过书,跟着沐家后,才勉强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她轻轻的把杂乱的书桌收拾整齐,发现有张纸上,写的不是诗句,而是她认得的“良心”两个字。好像被姑娘写了无数遍,写完又划了去,掺和在一大堆美轮美奂的诗词里。
*
东宫。太子殿下昨日召集了相关臣子,前来商议武举筹备之事。
武举恩科时日尚早,按道理不急,这次把皇上钦点的帮忙辅助的三位大臣叫来,一来,三位之前彼此不熟,又各自负责不同的领域,需要提前一个相互了解的场合,喝顿酒聊聊天,来日才好配合做事,二来,是宋御史最近一直盯着曲诚,曲诚不当金吾卫主事将军了,还是不依不饶,昨天上奏说曲诚闲在皇城,没事可做,整天瞎晃荡,徒领俸薪,为官之耻,劳民伤财。
奈何父皇只给曲诚布置了一个差事,李蒙不得不提前把武举的筹备搬出来,堵上宋御史的嘴。
然而昨日出了一点状况,皇帝吐血,太子殿下被紧急召进了皇宫。好在经过御医诊断,皇上只是午膳时葡萄酿喝多了,灌下几幅安定肠胃的汤药就活蹦乱跳了。虚惊一场,此时宫门已经关了,太子殿下就留宿在宫中,突然想起来府上还有三个人,赶紧差人回来给三位等着他的年轻臣子打了声招呼,筹备延期,准备马车把人各自送回各家。
第二天上早朝,太子殿下顶着惺忪的睡眼,被宋御史如雷贯耳的弹劾惊醒了,参的是曲诚横向霸道,欺辱老妪,目无礼法。
宋御史讲的生动,犹如他本人亲眼目睹,说当事人已经上告官府,只求一个公允。
朝堂上众大臣,过去几十年都听惯了宋御史的无理取闹,多半可以做到事不关己,左耳朵进右耳多出。可一连着一个多月,宋御史就只盯着曲诚一个人参,与他们的经验完全不符,且宋御史大有把此项目标继续进行下去的趋势。
没任官职,不需上朝,就这样,都能成为宋御史的目标,得有多倒霉,上辈子一定得罪过衰神。可怜曲诚一个刚从西北边关来的小年轻,运气着实不佳,太子殿下欢喜和提携又如何,被宋御史这虎皮膏药一般牢牢的纠缠着,皇上绝不会给自己找麻烦,重用于他。
可伶之外,还有万般的感谢,甚至有更多的期待,宋御史最好在告老还乡之前,只盯着曲诚一个人祸害。
正所谓,牺牲一个人,造福千万家。
李蒙仔仔细细的听完了故事,想昨天他们不是很晚才离开东宫的吗,怎么还能发生殴打老妪这种事。
半夜时宵禁,除了皇族马车谁也不许乱走,哪来的老妪在街上晃荡。他看向身旁一向端持方正的李然,李然昨天应该是和曲诚一起走的,两家府邸离着不算太远,是不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可李然把眉头皱了起来,似乎也不明所以,听天书一般听着宋御史的上奏。
果然,皇上又说,交给大理寺彻查。
宋御史冷哼一声,表示大理寺在曲诚之事上不作为,迟迟没有下文。
大理寺谢中丞轻车熟路的接过了宋御史上奏的所谓曲诚殴打老妪案,心里盘算着,需要大理寺调查的关于曲诚的事,已经积攒了十八件了。大理寺的案卷都会分类放置,依着宋御史不依不饶的进度,看来一个架子远远不够,还得让内务官再多准备几个架子。
这些案子都是吴芷英主办的,也是吴大人上任大理寺之后,手上唯一的积压超过一个月且毫无进展的案子,严重影响了吴大人的结案效率。
因为宋御史的接连弹劾,大理寺已经把曲家祖宗十八代扒的连裤衩都不剩下了,得出的结论是,曲诚这个人,十分简单,无比清白,万分干净,奈何就是来到皇城之后,运气太差,总能让宋御史产生各种莫须有的误会。
根本查不出什么问题,吴芷英也早就写好了结案书,可谢中丞不想宋御史和大理寺过不去,引火烧身,只有拖着。
国无大事,众臣下朝。
李蒙犹豫一会儿,赶上了李然,“昨天晚上你和阿诚不是一起走的吗?”
李然点头,“没错,但是臣先下了马车。”
“你为何要先下马车?”李蒙记得,李然的宅子比曲诚的,距离东宫远一些,按道理应该曲诚先到家。
“半路,臣想起不久前,有人送了臣一颗夜明珠,夫人喜爱,摆在厅堂,可是臣越看越是别扭。昨夜花灯夜市正开,臣就去夜市看了看,寻找一模一样的夜明珠,再买一颗回来。”李然说出自己半路下车的原因。
李蒙揉眉心,果然,李然还是李然,这送礼的人一点儿也不了解李大人的强迫症啊,送夜明珠,怎么能只送一颗。
“曲将军的品性,断不会做出殴打老妪的事,”李然对此深信不疑,“臣与曲将军虽昨日第一次见面,但他友善温和,知错就改。”
李蒙当然知道曲诚脾气温和,可知错就改,是什么情况,李然解释,“昨日曲大人只在左边带了一块玉佩,我与他说了,他就把玉佩收了起来。”
李然接着叹了口气,“殿下比之曲大人,就差得很远,今日,殿下官服,左袖口上有压痕,右袖口却没有。右脚靴沾有灰尘,左脚靴上却没有。还有……左边的穗绳,比右边的穗绳,长了半寸。”
李蒙转身就跑,他最受不了李大人火眼金睛,只要是不对称的,李然看了就不舒服,半寸也能看出来。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