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汉热搜榜

在太学招收博士的考试结束后,从大汉南北各地前来的诸郡文士,在等待成绩公布的时候,成了长安城内最“闲”的一批人。

故而他们无事可干的情况下,便是流连酒馆,或是茶室闲谈,这些人表明轻松,可内心或多或少会有几分焦虑,需要用倾吐排解,与旁人频频述说。

如果这个时代存在“热搜榜”,那榜单前三位,将全部都是太学考试相关话题,而且词条后面必然会带有大红色的【爆】。

至于热搜榜单的第一位,即是“惊,快想想你试卷上的考题是什么”。

这个话题并非在考试结束的瞬间,就有了热度。

而是次日,不少文士互相交流心得,过程中惊奇地发现,他们做的卷子居然存在轻微的差异。

比方研读儒学的文士,卷子前面考校的乃是“春秋三传”的释义,而学习黄老的文士,该内容便被替换为了“庄子与惠子的辩论”。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乃是天选。

每道基础释义题,恰好是自家学派的思想内容。

没想到真相却如此现实,居然是有甲乙丙丁数套卷子。

故而这个话题相当具有讨论性,在酒肆里迅速传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瞬间引发热议。

只是文士与普通百姓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倒有些不同。

对于那些文士来说,他们关注的是各家学派的试题难度是否存在差异。

毕竟想要保送某家学派弟子,在出题环节动手脚,无疑是最简单、最节省成本的方案。

待到考场上,看似所有人都在公平竞争,实际上部分人的题目更加简单,到时候最终结果即是某些能力不如你的人,却因为他做的试题简单,分数便高了你一大截,成功上岸。

不过诸家学派交流过自己的试题后,发现难度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线,维持着相对平衡。

这场考试,是公平的。

当然,普通百姓倒是不明白试题中那么多弯弯绕绕。

他们听到太学为了这场考试,专门准备了数套试题,下意识便肃然起敬。

为了招收博士,可真是用心啊。

可以通过考试的那些人,恐怕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贤人。

像自己这样粗鄙之人,就是把那四五套卷子全部做了,估计得到的分数都没有他们一套试卷的得分高。

于是他们交口称赞起了太学。

这倒是在陈洛的算计之中。

他费劲心思,让人专门去设计出数套不同的试卷,而且让它们的难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肯定不是因为吃饱饭闲得慌。

公信力的建立,并非朝夕之事。

让天下百姓共同认可太学,认可从太学中出任地方的官员,需要花费长久时间,去建立起信任。

这场考试,不过是陈洛下的第一步棋。

通过舆论影响,提高百姓对它的认可度。

待到公布结果时,连带着承认那些通过选拔,成为太学博士者的含金量。

而且随着时间往后推移,这些有真才实学的博士们,又会连带着让太学的声望更上一层,使其无愧于大汉最高学府的名头。

环环相扣,绝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便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发自内心地开始认可太学。

成为固有思维之后,太学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而“大汉热搜榜”的第二位,同样与陈洛的安排息息相关。

它的内容乃是“伱的策论立意是什么,快来说说看吧”。

前面的释经题,由于各个学派皆有不同,因此关注题目内容的文士很少,讨论范围都是在小圈子里,何况标准答案就在书中,很少存在争议。

而策论则不同。

它需要根据时政发表自己的主张。

试卷上贴心地举出了范例,即文帝朝名相贾谊年轻时写下的那篇《过秦论》,需要有思想性的见解以及鲜明的观点。

各家学派对时政的看法,绝不会完全一致。

这就有得吵了。

要知道每位来参加考试的文士,肯定都想成功聘上这太学博士的位置,而这策论又占了分数的大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都不会愿意承认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那么酒肆之中,常常可以见着两派文士互相争论,往往吵得面红耳赤,得亏长安乃是京畿之地,治安颇严,没人敢过于放肆,腰间长剑都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鞘中。

边上喝酒吃茶的百姓,原本只是看客,可听着那些文士争论的话题,同样起了兴趣。

毕竟这场考试中的策论问题,乃是“外夷犯边,何谓

安国之道”。

别说文士了,绝大部分百姓都可以侃上两句。

其中激进派乃是儒家的公羊学派,他们主张大复仇,外夷犯边,那就让那些蛮夷以血还血,将他们打痛打残,以后就不敢再来犯边了。

只是民风淳朴的普通百姓,在酒肆中讨论的时候,认为公羊学派的思想太过保守。

外夷犯边,现在敢犯边的外夷不就只有北边的匈奴人嘛。

当年他们趁咱大汉初立,国力孱弱,大举入侵,烧杀抢掠,淮阴侯率军将他们驱逐,但这仇,咱们可没有忘。

外加这些年里,匈奴骚扰边郡的消息,屡屡传来。

而且咱听说那些匈奴,是想要在肥沃的田地上种牧草,喂给牛羊马匹。

这谁能忍?

故而何谓安国之道。

咱不懂那些花里胡哨的文辞,咱只知道把匈奴人给屠光了,就没有外夷了,那国家肯定就安宁了。

至于塞外草原,能种麦子的地方就占着,种不了麦子的地方,便把那些匈奴人全杀完,隔个十几二十年,就去杀一波,确保不留有任何后患。

这听得公羊学派的儒生们是冷汗直冒。

大汉实施黄老之策这么多年了,不应该是民风保守吗?

怎么你们比我还激进啊!

虽然匈奴人没像历史上那样,直接打到关中附近,但长安仍时常可以听闻边境遭受抢掠的消息,百姓们心中都积累着一股怨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