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群贤毕至长安城

“真是个寒冬啊。”每个在路上行走的文士,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不让冷风由领口灌入。

刘彻的求贤令已经颁布下来两个半月。

关中、三河一带的文士,早已抵达长安,现在方才到达的,乃是由楚国、辽东一带而来,他们要比其他地区的人晚上近一个月得知求贤令的事情,为赶路筹备的物资以及在中途耗费的时间,又是其他地区文士的数倍。

故而来得晚了些。

而这些人恰巧撞上了第一波寒潮。

从辽东、代国而来的文士,倒是早有准备。

在老家的时候就感受过什么叫做天寒地冻,知道冬季骤然降温的威力,行囊中备着数件加绒的厚衣裳。

可南方的文士哪见过这般阵仗。

只不过是十月末,南方有时候还艳阳高照,气候宜人,哪怕是穿件单衣在外面闲逛,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结果空中砸下来指节大小的冰雹,打得他们疑惑的脑袋上冒出满头的包。

完全是不讲武德的偷袭!

面对这般情况,陈洛早有预案。

他早料到会有不清楚地域差异的文士,会成为一个个倒霉蛋。

因此在泾水开始,再到长安城门,一路专门设有免费的休息场所,提供热水以及简单的食物,若是实在衣物太少,还可以集中用马车送去太学。

毕竟刘彻在求贤令的诏书中有学周公吐哺的意思,那么若真有前来太学应聘的文士冻毙于道,恐怕就是事故了。

当然,在路上设立的这些休息场所,同样方便了不少普通行人。

反正每日途径某处休息点,前去太学的文士就只有那么多,热水的份量肯定是够的,路人要喝,基本上没有哪个负责的官吏会板着脸不给。

要知道在赶路的时候,可以喝杯热水暖暖身子,确实是一件舒坦身心之事。

而休息点中的免费食物,除了饿到极点的人,没有谁会想着去占那个便宜,他们这些日子对读书人是渐渐生起了崇敬之心,自然不愿意去主动破坏玷污这份圣洁。

无形之间,陈洛以及太学的声誉,在普通百姓心中又提升了不少。

当然,意外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也有文士在官方提供的休息点中,无理撒泼。

他觉得自己千里迢迢的赶来赶来长安,应该得到更加隆重的礼遇,仅仅提供了些热汤算什么,至于那些发干的面饼,完全入不了此人的眼。

按此人的说法,路遇风雪,陈洛礼贤下士的真正表现,是亲自从长安驾着马车,皇帝派出禁军在前开路。

这样才算尊重贤人。

当手下人把这番话告诉陈洛的时候,陈洛懵了一瞬,反复确认了三遍,保证自己没有听错。

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禁军开道的待遇,自己都没享受过啊。

让天子做到这个份上,那要不是对大汉的江山社稷有再造之功,要不就是到了“加九锡,假节钺,剑履上殿,赞拜不名”随时准备篡位的地步。

至于正常人脑子里冒出这个想法,那估计是嫌自己脑袋长在脖子上面太碍事了,不然的话,除非说和九族有仇,想借此复仇。

陈洛当即是告诉前来汇报的属下,让他把那个白痴给哄走,避免导致对方来太学应聘,辱了太学的名声。

当然,他的原话还是客气委婉不少。

……

太学馆内。

“伯玉,最新来报到的文士,已经是两日前抵达的,其于长沙国出发,历六十一日至长安。”李序推门进了主室,向里面端坐的陈洛汇报。

前来应聘太学文士的这批贤才,都要先自报门路,比方年岁几何,从何处来,师从何人,研习精通什么经典……

这些内容综合起来,是可以描绘出一个人的基本画像。

不过李序现在汇报的内容,想要说明的倒不是这些。

现在的长沙国,是大汉货真价实的边疆区域,那儿属于最晚得到求贤令消息的地方,在长沙国内从听闻旨意的消息再到赶来长安者,亦是属于到得最迟的那一批人。

但最新来报道的文士,就已经是由长沙国前来的人,而且在他之后两日,再无新人前来。

其他地方若真有心前来太学应聘者,路上哪怕出现意外,耽搁了一会,都不至于比长沙国的文士来得更晚。

因此李序的意思很明显。

现在该来的人应该都已经来得齐乎,我们是不是该推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闻言,陈洛颔首道:“再等两日,若无新人前来,那我们就开始正式考察这些贤

才的学问,确定聘用哪些人成为太学博士。”

汇聚在长安的各地文士,总量加起来得超过千人。

这批人几乎都有真才实学,正儿八经学过经典,存在明确的师承。

不靠谱的假文人,是不敢在这样的场合中滥竽充数,试图鱼目混珠的。

正因为聚在长安的这些文士质量出奇的高,才更应该郑重对待。

要知道遇上了真正的人才,每错过一个,那不仅仅是使得明珠蒙尘,更是整个大汉的损失。

而想要对一千来人仔细考核,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这一千来人同属某家学派,那倒能以解读经典入手,去出几道试题考察,从回答的优劣先进行简单的筛选。

可现在来的这些人归属于不同学派,他们研读的经典甚至可能在核心理念上,都存在偏差,甚至完全相悖。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一套死板的题目去进行笔试,纸上的回答必然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再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分,恐怕为难的就是阅卷人了。

不过好在这些文士抵达长安,前来太学报道的时候,陈洛就让他们填写了自己的师承。

对于他们的理论上的考察,陈洛是根据每家学派的差异,设立了不同的考题,而且提问的方式非常灵活,只要做题人的思维灵活,不是死记硬背经典的人,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进行回答。

当然,在理论方面的考察并非重头,只占比三成分数。

他们将知识运用在实事上的能力,更受陈洛重视。

这就是后面的那道考题,策问。

让这些贤才对大汉的某项政策或者曾经的某项政令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好是坏,都要提出自己相应的见解。

现在不像后世存在明确的八股文体,这些贤才写下文章,必然都会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从他们的见解之中,可以判断出他们的能力如何,是否符合刘彻接下来的政治诉求,是否符合大汉未来的走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