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罢黜百家,众川归海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陈洛回到长安已经三个半月了,正是天气转凉,该要多添上几件衣物的时候。

“嘎吱。”

推开房门,看着陌生的小院的枯草上附着满地白霜,冷气从鼻尖直窜喉咙,他双手摩擦两下,再往手心吐出一口白汽,感慨一句,“真是天凉了啊。”

穿过数个回廊,唤仆从在庖厨弄碗煮好甜粥,外加一份白面,没有什么荤腥,只在其中藏了个煮鸡蛋。

简单而又清淡。

这样一顿早食,可以确保不会因为过度饱腹感,导致自己整个上午都昏昏沉沉,思维迟钝。

刚坐下没多久,不知李序从哪儿冒了出来,手里攥着半块胡饼道:“晨安。昨儿不是已经去上朝过了嘛,伯玉你咋又起这么早?”

舀起勺甜粥,陈洛抿下一口,笑着答道:“昨儿早朝陛下问到我太学筹备的进度,可能是觉得有些慢了,所以让我今日进宫一趟。”

“这还慢啊?”李序不解地摇了摇头,“地基不打得牢靠,榫卯不连接稳当,那么看着外表繁花似锦的高楼,可能在狂风之下,瞬间倾倒,何况你筹备太学途中,还遇到了阻力,更是急不得的。”

不紧不慢地挑起面条嗦下,陈洛缓缓道:“察举制是陛下亲政后改革变法的第一步,肯定希望快些见到效果,无可厚非。

你倒没必要担心太多,陛下是明事理的人,比起赶工而成的残次品,精益求精的完成品才是他更想看到的。”

所处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

陈洛和刘彻的身份存在天然的差异。

当然,两人将这件事做好的目标相同。

点了点头,李序应道:“雒阳那边传信过来了,郭公已经在旬日前出发,前来关中,大概再有两三天,就能抵达长安,替我们联络这边的地头蛇,解决那伙帮派的势力。”

顿了顿,他又问上一句,“对了,伯玉,那些贵人派仆役过来问了好几次,问询乔迁宴什么时候开办。”

陈洛摆了摆手说:“这事不急,我们这才刚搬进来几天,家具尚未添置完毕,哪好意思招待客人。”

又随意闲聊几句,陈洛端着甜粥,喝完最后一口,“我进宫去了。”

……

“陛下,陈学长来了。”一名宦官小步迈入屋内,轻声汇报,提醒上首位置正在翻阅文书的刘彻。

此事安排在日程表上,故而对方过来,不需要提前预约,直接可以带到未央宫来,只需要在入殿的时候通报一声。

刘彻闻言,目光从手中的文书上移开,抬起头道:“让他直接进来吧。”

那宦官恭敬应声,“唯。”

接着他转过身去,脸上带有几分感慨之色地走了出去。

近些时日,这位维新侯的话题讨论度,在整个长安可谓数一数二。

酒肆茶馆之内,人人都在议论即将建立的太学。

有人骂它虚有其表,日后肯定是权贵高门的自留地。

有人赞它汇聚百川,日后必然是诸子道争的角斗场。

有人叹它广纳寒门,日后绝对是普通士人的登天梯。

作为这座学府的掌舵者,陈洛受到的关注度不比太学要低。

而他身上的标签,甚至比太学更要吸引眼球。

阳夏陈氏流落在外的子弟、胶西厉王暴政的终结者、南方洪灾的敲钟人、淮阴侯赞不绝口的军事天才、天子亲政后封下的第一位列侯……

太学之长不过是他身份标签之一。

甚至按传奇程度来论,它连前五都排不上。

由陈洛来执掌太学,绝大部分人都非常放心。

这样的信任源于各种方面。

其一是陈洛的家世背景。

阳夏陈氏不仅在大汉高层受到敬重,在基层中亦是有相当的威望。

有阳夏陈氏子弟这重身份给陈洛背书,大部分人都愿意相信陈洛在执掌太学的过程中,不会弄虚作假,把太学变成乌烟瘴气之地。

其二则是陈洛本身就给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表现。

无论是检举揭发胶西厉王的暴行,还是南方赈灾活民无数,都说明了他品行无缺,能力不凡。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洛没有出现大的错漏,别人都没办法上书弹劾。

“维新侯,这边请。”宦官走到阶下,行了一礼。

他心中暗道,果然是长安百姓交口称赞,受到陛下看重的人,气宇轩昂,这股沉稳的劲儿,自己只在少数朝臣身上见过。

跟在宦官身后走入未央宫,陈洛照例与刘彻行礼问候,接着闲聊几句,便开始讨论起正事。

“伯玉,昨日伱汇报了太学筹备的进度,为何如此之慢?”刘彻淡淡道,语气倒未含有多少责备的意思,属于正常的问话。

陈洛答道:“太学的筹备建立,主要是三个问题。

首先,是太学的选址,我心里有了选定的位置,现在正在推动之中,大概旬日内便会有结果出来。

其次,则是太学的生源,除去察举上来的贤才外,稚童的招收该如何确定范围,不过这点在太学正式建好之后,再去考虑也不算晚。

最后,便是太学博士的任命,倒是让我犯了难。”

他的回答条例清晰。

太学筹备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几个。

尤其是最后一点。

他在之前完全没有想过,原来给太学招来合格的老师,居然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单有墨家,根本支撑不起太学的名头。

而现在的陈洛,与大汉的学术圈扯不上什么关系。

如果是在五十年前,他倒是可以找上张苍,让对方给自己推荐几个弟子。

刘彻眯了眯眼道:“太学博士的人选……伯玉很缺吗?”

“没错。”陈洛深以为然,脸上浮现一抹苦涩,“陛下有所不知,天下学派林林总总,多如繁星,要从其中寻得出类拔萃者,并不是一件易事,比方儒家便有治春秋的、治公羊的、治……”

这个时候,自己并不打算逞强。

哪怕他可以私下动用各种手段,为太学找来老师,但能够借助官方的力量,岂不是更香吗?

“如此啊……”刘彻揉了揉下巴,陷入思索,好一会后,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伯玉你觉得朕将这些繁杂的思想罢黜,统一大汉各学派的思想,令众川归海,好还是不好?”

(本章完)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