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洪熙十四年九月,京师。

朱高煦在华盖殿召见兵部尚书和司令部、后勤部等军将。

这次议事的主题还是轮换,大明现在有近两百万军队,但很多地方是不用打仗的,所以朱高煦要求每年轮换。

最近大明用兵的地方主要有印度一带,和孟加拉王朝附近,属于中亚片区。

现在孟加拉王朝被灭,以后整个用兵的方向只有中亚和西亚。

“打下赛德义王朝后,其他的黑羊王朝,白羊王朝、沙哈鲁,甚至是奥斯曼,都会受到震动,咱们扩张的步伐,所有王朝都会看的清清楚楚。”此时朱高煦缓缓道“如果不出意外,这些王朝会想办法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咱们。”

“锦衣卫已经有细作传来消息,沙哈鲁已经派信使去了黑羊王朝。”

“如果各大王朝联合起来,咱们在阿汉省附近的十五万兵马就不够用了。”

朱高煦决定,从今年起到明年,再从各部抽调十五万兵马往西,支援阿汉省。

同时成立新德里省(印度),设总督,巡抚,总兵。

新德里省总督为陈文,巡抚为高贤宁,总兵为李贤(李彬儿子),朝廷先往新德里集合十五万兵马,用以镇压当地反抗,巩固统治,同时可以防备各大王朝。

目前大明不准备先动手,用是先吃下新德里省为主,等稳定一两年,再往波斯进发。

议事发完后,朱高煦没让他们先回,而是带着众将来到华盖殿外,众人疑惑不解。

很快,大伙跟着皇帝来到某处,这边有很多泥匠在这,正在用一块块的青砖搭建什么,看起来像小段墙。

边上有人和着稀泥,对,在众将看来,那就是一团稀泥。

“这叫水泥,嗯,勉强叫水泥吧。”这时皇帝说了。

大伙面面相觑,显然第一次听到这新词,不过皇帝经常说出新词,大伙也习以为然。

洪熙元年朱高煦刚登基就想造水泥了,但当时太忙,先要稳固统治,提升国力,就先把这事放了放。

洪熙六年,朱高煦正式开始研制水泥。

古代的建筑在七世纪时用石灰石砂桨,到南北朝后发明了糯米搅和石灰桨,这个方法一直用到明清,很多砖墙还是糯米石灰桨建成的,能历经数百年。

而水泥也只需要三种原料,石灰石、粘土和炼铁的矿渣,更讲究的,可以再用熟石膏调节水泥凝固速度,也可以不用石膏。

可朱高煦尽管知道这三种原料,并集中大量的工匠来试制,也经过了很多年。

石灰石好找,古代建城就用到这些,粘土也有,古代都用粘土配做造陶瓷土,铁矿渣更多了,大明钢铁现在产量惊人,估计占全世界七八成,铁矿渣要多少有多少。

三种原料数不胜数,但制作过程曲折离奇,首先配比这关就难过。

火药配方好歹是一二三,就算不是历史文爱好者,估计也能记的住。

水泥配比完全只能靠多次试验。

朱高煦记得穿越前看过一篇制造水泥的古法,作者写的很简单,随便配配就好像成了,真正让他弄起来发现极难。

经过近几年的试验后,才最终发现,石灰石25%左右,粘土和矿渣加起来75%左右是最好的比例,或者说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比例。

这几年中还需要证实,谁先和谁配比的问题。

因为石灰和矿渣可以先配,粘土和矿渣也可以先配,石灰和粘土也能先配。

朱高煦根本不记得谁和谁先配。

又是一番多次的试验,最后确定先用石灰和粘土放在一起磨成生料。

这种磨料要磨的越细越好,工匠们又想了各种办法,石磨,铁锤,水力器械等,经过多次改进,最后先炼了几百斤的精钢,再浇了个巨大的钢磨。

然后先锤,再磨,经两道工序后,终于磨的很细很细。

搞这玩意还要注意安全,放后世,就是要保护肺,至少得戴专业的口罩,不然早晚完蛋。

可现在没口罩啊,朱高煦只能让他们在现场多洒水,脸上用纸和丝绸做个简易口罩,但这玩意不怎么透气,很多工人都受不了,也不明白朝廷为什么让他们戴。

朱高煦这时就发现穿越后造水泥不容易,就凭保护工人这一环节,一般人要是没想到,或不想干,将来不知要死多少人,没一个工人能干几年的。

怎么办?只能轮换。

七批工人轮换,每七天干一天,现场不停洒水,逼他们戴简易口罩。

皇帝搞这么复杂,科技司工匠局很多人都不明白,但也只能照着办。

好在大明现在有钱,别说七批轮换,十批轮换也出的起,就是朝廷多出点钱罢了。

这个问题解决后,新问题又来了。

需要把生料烧成熟料,这需要高温才行。

古代在没有现代工业体系支持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氧气助燃、更换燃料来提高温度。

一般来说,用木炭作为燃料,炉温能达到1300摄氏度,而使用煤炭则可以达到1800摄氏度,所以要用煤炭,而且成本比较低。

当然,这还是需要通过风箱来实现。

元代陈椿《熬波图》中绘有铸铁用回拉杆双阀门风箱,明代到后期宋星应的天工开物中才写到活塞式风箱。

朱高煦的工匠们又根据前人的技术和朱高煦的口述解说,终于改进了风箱,造出新式活塞式风箱。

这时已经几年过去了,然后开始把熟料与矿渣再同磨,磨的越细越好。

这样水泥差不多成功了一半。

结果朱高煦试验,发现刚做好没一会就凝固了,太早凝固当然不行,没办法,只能再加熟石膏。

加多少熟石膏又进行试验。

从百分之一开始试,最后试到百分之六左右。

洪熙十一年,水泥终于成功研制,小范围了试了下,效果不错,虽然还远远比不上后世,但已经算是不错。

洪熙十一年开始,朱高煦选址建水泥厂,招工人。

洪熙十三年,第一个水泥厂建成,到现在正式可以批量生产,并对外经营。

今年水泥厂投入运营,并得到橡胶种子,可谓双喜临门,朱高煦的大明帝国,此时无论经济还是科技或军事、文化,俱已经遥遥领先于整个世界,后世所谓的发达国家,有的还被没有开化的土着占据,有的已经感受到大明蒸蒸日上的国力威胁。

当天朱高煦带着大臣们现场看工匠用水泥和竹条制了个小型的城墙。

当时大臣们还都现场摸了下,软软湿湿的感觉很好玩的样子。

这会的水泥需要好好养护,才能达到最好的标准强度,而且抗冻性不如现代水泥,但其他差距不大。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翠微居】《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三七书屋】《谁让他修仙的!》《仗剑独行斩鬼神》《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泰昌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