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穹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月二十六日是贾母的心肝宝贝贾宝的生日,虽说还有五六日,可王熙凤是个乖人,昨儿家中闹了这么一场,上自贾母,下至赵姨娘,心中都不痛快,特别是王夫人。

为了缓解气氛,清晨起来就张罗寿宴,先是遣人往各庙中放堂舍钱,然后又去王夫人房中商量如何置办酒席,请几班戏。

正乱着安排,只见薛姨妈母女进来了。

王熙凤忙迎上去,笑道:“我才说要去梨香院请安,不想姨妈就来了。”

说笑一会,薛姨妈便和王夫人说道:“刚去赵姨娘屋内坐了会。”

王夫人:“是该去坐坐,她兄弟怎么样了?”

薛姨妈:“太医说要卧床静养三两个月”

顿了顿,“给了五百两汤药费。”

王夫人点点头。

王熙凤笑道:“我就说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小孩子之间的玩闹,姨妈也不必放在心上。”

薛姨妈听了方欲说话时,周瑞家走了进来,说道:“老太太那儿传话来了,二奶奶过去一趟。”

王熙凤:“可有说是什么事?”

周瑞家回道:“听说是东胡同子里璜大奶奶领着她寡嫂和侄儿来了。”

王夫人脸色一沉:“走,去荣庆堂!”

荣庆堂,贾母屋内。

璜大奶奶的寡嫂胡氏带着她的儿子金荣跪在地上。

金氏赔着笑说道:“原不该为这点小事来劳烦老太太,只是,叔祖那边做不了主,族长那边我们又说不上话,别的事还好,唯独这孩子上学不能耽误。还请老太太开恩,就饶他这一遭,若是再犯,再将他赶出学堂也不迟。”

贾母听了这半日话,方知道贾琥命人将几个亲戚家的孩子赶出了学堂,至于原因,没人知道,更没人敢去问。

李纨道:“大嫂子这话不错,只是,老太太早就不问外面的事情了。”

正说话间,王熙凤从外进来,瞥了金氏一眼,便向贾母说道:“刚在太太屋内商量宝兄弟寿宴的事,正想着过来回禀老祖宗一声呢。”

贾母听了,心中甚喜,道:“小孩子过生日,不要太奢靡,咱们自在乐一乐便可。”

王熙凤笑道:“正是呢。太太也是这么说的。”

又对金氏,“这不是璜大奶奶么?”

金氏向王熙凤请了安。

李纨将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胡氏忙说道:“好容易孩子进了学堂,他虽错了,要打要骂都行,他以后改过。况且我是寡妇,家里没人,没得钱给他读书,奶奶行好积德,就饶了他这一遭吧。”

一面说,一面推着金荣磕头。

贾母说话了:“论理,我们娘们不该过问外面的事情。不过,既然登了门,你就与琏儿说一声吧。”

王熙凤揣着贾母的话意,缓缓回道:“琏二爷出城了,要很晚才回来。璜大奶奶先请回去,两三日准有消息.....”

金氏见她这么说了,只得跪下给贾母谢恩,领着寡嫂和侄儿下去。

贾母眼光一闪:“说吧!”

王熙凤微微一怔,忙将昨儿贾琏的话又说了一遍,贾母脸一变,没想到族学成了藏污纳垢之地,这些混账竟行了契兄契弟这等龌龊行径。

又想到宝,连忙说道:“以后宝不要去学堂了。”

王熙凤陪笑道:“太太也是这个意思。”

这时,王夫人、薛姨妈、迎春姊妹和黛、湘云、宝钗从后院进来。

贾母:“这件事就这么着了,以后谁也不准提起。”

薛姨妈有心病,不觉的红了脸。

宝钗忙暗暗的瞅了探春一眼。

众人刚落座,就见尤氏带着秦可卿走了进来,赖升家招呼几名粗使婆子抬着五只箱笼走了进来,放在屋中,然后退了出去。

贾母一愕:“这是做什么?”

尤氏:“老太太,才苏州府来人,送了些东西,二叔让我送过来。”

一面说,一面掀开箱盖,取出匣子,“这是李知府从别处得来的西洋白参,他说自己命小福薄,不配吃这等好东西,特意送来孝敬老太太的。”

将匣子递给琥珀,又打开其他箱子介绍:“这是苏州织造局的新鲜样法,双面缂丝《瑶池献寿图》,祝老太太长命百岁,福寿安康。还有大红妆缎、蟒缎、上用各色府纱。”

众人都围了上来,尤氏打开了最后一只箱笼,“嗳呦,我怎么糊涂到这步田地了!这是林家托苏州府快马送来的土仪,专给大姑娘的。”

说着大家都笑了。

贾母扶着鸳鸯的手慢慢走了过来,对黛说道:“看看是什么东西,这样捆着绑着的?”

黛便让紫鹃打开,却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珠、扇子、扇坠等物,最后一口轻纱罩的匣子里装着十几把精美的苏州扇,很明显,这是预备给黛送人的。

黛见了,将这些苏州扇一件一件的送给了贾母等人,又将其余物品分给迎春姊妹,就连贾琮、贾环那里都命婆子送去了几件。

探春笑道:“俗话说‘物离乡贵’,这些在苏州不过是些土物儿,到了都中真是新鲜物儿了。”

湘云也笑道:“这也算是人生喜事,林姐姐该做东请客的。”

说的大家都笑了。

黛听了这些话,也知探春、湘云是为自己开心,也不好推,也不好答应,毕竟贾母和王夫人的心肝儿还在床上趴着呢。

贾母何等精明,连忙把话茬接了过去:“今儿我先做东,明日林丫头再请也不迟。”

黛含笑点了点头,又对尤氏说道:“明儿的酒席要劳烦嫂子了。”

尤氏忙笑着应了。

贾母:“琥哥儿人呢?”

尤氏:“二叔进宫去了,说是不一定什么时候回来。”

“哦?”

贾母先是一惊,接着笑道:“他不在,咱们更自在。”

又对王熙凤说道:“晚饭就摆在偏厅里吃,也不用戏班子,就安安静静地一起吃个饭。”

...........

乾清宫,上书房。

建武帝低着头在看着奏折。

戴权匆匆走了进来,在建武帝身边轻声说道:“陛下,贾琥进宫了,现在文渊阁与首辅单独说话呢。”

建武帝头也没抬:“让人留意一下就行了.....对了,军器局已经改造出了几杆自生火铳,让贾琥去看看。”

“是。”

戴权躬身退了出去。

文渊阁是明代阁臣入直办事的地方,还有藏书的用。

遗憾的是,明代文渊阁及所藏图书在明末毁于战火。

洪化帝在晚年将内阁重新恢复,为了方便随时召见内阁大臣前来议事,将文渊阁设置在距离乾清宫和养心殿都非常近的隆宗门内。

内阁值房里,首辅宋成良看完了苏州知府李瑁的信,轻轻地把它合好,凝神细思。

贾琥微笑着坐在窗下望着宋成良,自从宋成良给自己送上了贺礼之后,双方便有了走动。

一個时辰前,李瑁从苏州快马送来了一封信,一封控诉江苏巡抚王鹤堂的信,王鹤堂在苏州推行了类似前世满清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把人头税摊到土地里去,想将税给收上来,解决朝廷缺钱的局面。

这一下直接捅到了苏州士绅的嗓子眼上,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王鹤堂不讲武德,用建武帝的手谕和王命旗牌调来了一营江南大营精兵,逼着苏州府士绅们前往巡抚衙门做了登记。

不甘心的士绅们将苏州府的几处寺庙给拖下了水,这几处寺庙的田地数目可不比士绅们的少。

在士绅们的挑唆下,那些有田地的百姓也闹腾了起来。

最关键的是,这件事,皇帝没有知会任何人,直接绕过了内阁和户部。

宋成良:“办法是个好办法,只是,陛下太心急了.....刚许了承诺,转手就砸了人家的锅.....以后可怎么办呀!”

贾琥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道:“向寺庙征税会给朝廷招来非议,不征麻烦更大。此事非同小可.....”

宋成良站了起来,一边慢慢地踱着步,一边说道:“内阁与兵部已经议定了征讨察哈尔部的战计划,只待湖北的兵马入京了。这个时候若是乱了起来,没了士绅的钱粮支撑,大军多半会无功而返。”

贾琥:“那就先练兵,一切准备妥当后,秋后对草原用兵。”

宋成良沉吟了,好一阵子才说道:“你不是来替苏州士绅们说情的?”

贾琥笑了:“贾家是勋贵,大周朝的勋贵。不知这个答案相爷是否满意?!”

宋成良淡笑了笑,说道:“你虽年轻,这话却不年轻。到比那些人看的明白.....老夫会亲自保举李瑁的。”

贾琥:“多谢相爷。”

宋成良将那封信折好递给贾琥,“走,去上书房。”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238万字
护心

护心

九鹭非香
周也、侯明昊主演《护心》影视原著,《苍兰诀》之后,晋江人气大神九鹭非香又一暖萌救赎仙侠力作!暴躁仗义吃货侠女VS又强又惨痴情妖龙,末路穷途,他心我命,拼残骨,温冷魂。她想保护他,像个英雄!被心爱之人抽筋剥骨封印于四方的千年妖龙天曜,逃出封印,附上一夭折男童之身,伺机取回龙骨。心中怀有他护心麟的雁回的出现,让天曜看见了希望,决心利用她,寻残骨。他被她数次拼死相救的义气所感动,她也在不断被牵扯出的事件
历史 全本 59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