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连忙起身相迎。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省叫‘辣子’,你呀,就叫她‘凤辣子’吧。”

王熙凤闻言不由的笑了起来。

王夫人、尤氏等人无不笑出了声。

邢夫人抬了抬眼皮,瞟了王熙凤一眼,一脸的讥笑,一旁的赵姨娘不屑的轻哼了一声。

黛怔在那儿,不知该如何称呼,尤氏走了过来,“这是你琏二嫂子。”

“二嫂子。”

黛微微欠身。

王熙凤忙上前扶住黛,上下细细打量一番,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瞧这眉眼,谁见了不说这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还有这通身的气派,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贾母伸手将黛搂进怀里,笑道:“既然知道了,以后好好照顾你妹妹,不然,我不饶你。”

王熙凤听了笑道:“你们听听,平日里,孙子媳妇长,孙子媳妇短的叫着,竟是假疼我的,果然我才是那个外人!”

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一手搂着黛,一手推着鸳鸯,笑道:“快撕她的嘴!”

众人听了,哄然一笑,连宝钗也撑不住笑了。

“姑娘们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进来了。

黛连忙起身接见。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第二個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第三个.....“你就是林姐姐?!”

惜春走上来,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接着说道:“哥哥在信中经常提起你。”

黛明白,这就是贾琥那宝贝妹妹了,在南边的几个月,贾琥除了会给大舅舅贾赦、大嫂子尤氏回信之外,只会给这个妹妹写信,每次都会送很多礼物进京,十分疼爱她。

黛是爱屋及乌,又听说贾琥经常提及自己,心中高兴,拉起惜春的手,“惜春妹妹。”

迎春、探春和惜春从小一块长大,同吃同住,贾琥给惜春的信她们都看过,自是知道林黛,忙上来见礼,黛十分高兴,先是碰见了一个容貌、才华都不输于自己的宝姐姐,现在一下子多了三个小姐妹,心中的忐忑不安也少了许多。

看着围在一起说笑的几人,王夫人的手指使劲地一粒一粒地磨动着念珠,她的目光慢慢地转向了王熙凤,干巴巴的说道:“还不见过你姑妈。”

这边王熙凤听了,忙笑道:“正是呢!才刚带着人到梨香院收拾屋子,正想着还缺什么,竟忘记了给姑妈请安。该打,该打!”

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请姑妈安!”

说着,王熙凤又拉起宝钗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屋子我都看过了,要是缺什么,只管告诉我,有什么不合适的,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薛姨妈:“我那蟠兄弟呢?”

贾母说话了:“早两日你这姐姐就让凤丫头将院子给你们收拾出来了,就在咱们府东北边上,名唤梨香院,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还有一处小巧精致的花园,另有一道门通往后街,正好你们家哥儿进出也方便。对了,哥儿人呢?”

王夫人道:“由婆子领着去见老爷们了。”

贾母点点头,又道:“京城不比金陵,乱的很,哥儿还年幼,镇不住的。再说,伱们姊妹分别这么些年,该是聚上一聚。老婆子也是喜欢热闹的人,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也能亲密些不是。”

“多谢太夫人!晚辈就厚颜了!”

薛姨妈忙拿帕子擦了擦眼角,推着宝钗,“快,给太夫人磕头.....”

宝钗恭恭敬敬的跪下,又给贾母磕了个头。

贾母:“好,好,快起来。”

王熙凤将宝钗拉起来,对迎春姊妹说道:“还不快过来见客。”

三人忙过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

知道黛在吃王太医开的药之后,贾母忙命王熙凤明儿将王太医请来当面问询,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王夫人问道:“宝呢?怎么不见宝?”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二爷来了!”

片刻,一位年轻的公子快步走了进来,只见他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着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好一个脸白唇红的翩翩浊世佳公子!

“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你来的正巧,还不去见姨太太!”

宝早已看见王夫人身边多了一个妇人和漂亮姐姐,便料定是金陵薛家姨妈母女,忙上前向薛姨妈请了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紧盯着宝钗,“姐姐可真漂亮!”

说着,便走近宝钗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问道:“早两天听太太说,姐姐身上有个金锁,不知能否给我瞧瞧?”

“宝。”

王夫人微微一怔,低声喝道:“莫要浑说,小心告诉老爷打你!”

宝钗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薛姨妈面上笑容渐淡,暗暗地咬了咬牙,这就是姐姐王夫人口中的天之骄子,大福源?!若不是见其眼中清澈无邪,加之年纪尚小,差点怀疑他是在调戏自己的女儿。

贾母的脸色也不好看,“不要胡说,还不去见你妹妹!”

宝这才看见与迎春姊妹站在一起的黛,料定是林姑妈之女,走上前去,打量了一下黛,对贾母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脸色一僵,不悦道:“再浑说,叫你老子打你!”

宝想了一想,笑道:“虽未曾见过,却也看着面善.....算是旧相识,今日只远别重逢.....妹妹几岁了?可曾读书?”

黛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舅家有个衔而生的表兄,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更是说过“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样的混账话。

本就不喜这样的备赖之人,再加上刚刚对宝钗的无礼,让她实在是升不起一丝好感,只是微微一福,并没有搭话。

宝不以为意,又上前一步,说道:“不知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可有表字?”

如此无礼的行为,令黛对宝的观感一下子落到谷底,小脸一沉,直接退到了尤氏身边。

“我送妹妹一个妙字,就叫.....”

“老太太!”

尤氏再也忍不住了,“我看还是让姑娘住在东府算了。”

堂中顿时一静,这话明显是在指责贾母。

贾母的脸已经阴沉下来,她疼宝,不是因为那块所谓的,而是因为这孩子外貌、言谈举止像他的爷爷贾代善,或许这就是上天派来拯救贾府的,是贾府未来倚靠之人。

她平日里求神拜佛,祈求贾家能出一个可以拯救家族的后代,老天有眼,贾琥的突然崛起让她看到了希望,但这孩子跟自己不亲,更不像贾珍那般孝顺自己,这从春节的礼物就能看出来,也许老大说得不错,未来林丫头会是维系两府关系的纽带。

要知道,林丫头是先进的宁国府,然后才在尤氏婆媳的陪伴下来的荣庆堂,周瑞家的说了,林家的财物也全部运进了东府。

想到这里,贾母的脸色愈发的阴沉,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丫鬟的禀报声:“二老爷来了!”

宝勃然变色,王夫人的脸也不自在了。

薛姨妈和宝钗一齐站了起来。

“老太太,大喜啊!”

贾政没了以往温文尔雅的气度,拿着一封信,径直冲了进来,连礼数都顾不得了,大声叫道:“陛下下旨调勇卫营进京。”

“真的?!”

贾母猛地站了起来,抢过信,急忙展看,接着高兴得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又出现了慈祥的笑容。

听说贾琥要回来了,黛眼一亮,那点惊喜都能溢出来。

惜春脸上也露出惊喜之色,兴奋道:“太好了,哥哥终于要回来了。”

尤氏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秦氏则低下了头。

王熙凤是个会来事的,先给贾母道了声喜,一迭声道:“今儿远客登门,又恰逢喜事,老祖宗且请大家吃一杯酒,让大家伙讨老祖宗的寿,跟着沾沾福寿如何?”

李纨连忙走了过来,扶着贾母的胳膊,笑道:“老祖宗,酒席早就预备好了,就在花厅。”

“这样正好,今儿个大家凑一块就是图个乐呵。”

说完,贾母对薛姨妈笑道:“姨太太请!”

薛姨妈更是个会说话的,忙答道:“讨老祖宗的寿,我今儿要多喝两杯才是,您请!”

说着,和李纨一左一右搀着贾母向花厅走去。

酒宴上,宝钗表现的端庄大气,很快便讨得贾母的欢心,就连寡言少语的尤氏都与她交谈甚欢,更难得的是,贾母的心肝宝贝贾宝她也没有冷落,两人聊得有来有往的,没有半分尴尬。

相比之下,黛就有些差强人意,不过却也十分得体。

一场接风宴下来,主客皆欢。

小说推荐:《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惶惶》《我在大夏窃神权》【侠客中文网】《在反派出生前(快穿)》《从盒而来》《少女的野犬》《高武纪元》【大闲人小说】《男主怀了我的崽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正经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