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燕王长孙,开局教朱棣起兵》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李得成离开济南地界后一步没有多留,连李景隆的留饭都不顾,便直奔京师。

一路日夜兼程,待他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师时,立刻回了皇城,求见朱允炆。

不到一时三刻,便有宦官急匆匆地出来迎他。

“李大人!”

“周公公。”

李得成见是相熟的宦官,脸上也露出笑容,跟着往武英殿走去。

“李大人,这回北上情况如何?”

“唉,别提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小声交谈。

李得成摇摇头,无奈叹了口气:“那燕王凶的很,在下也是尽了三寸不烂之舌,奈何还是劝不动他……”

周公公微微点头,面上却满是遗憾,还出言安慰道:“李大人无需自责,我等臣子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能问心无愧便好。”

“这话倒是有道理。”

李得成也点点头,颇为认可:“上阵厮杀本就是那些武将应当做的,他们作战不力,连战连败,最后这退敌的任务却要落到咱们这些人身上来!”

他小声抱怨着:“你说说,这世间哪有这种事……”

两人的低声讨论直到来到武英殿外才结束。

李得成与两名随员直入殿中,周公公则没跟进去。

殿中不仅有朱允炆,还有齐泰、黄子澄,以及在皇城中办公时闻讯赶来的大臣们。

“尚宝司丞臣李得成叩见陛下。”

李得成入殿后立刻叩首行礼,他身后的随员们则被引去了偏殿。

“李卿家,此去如何?”

朱允炆上身前倾,两手紧紧攥住身上的龙袍,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得成,显然是对他此行的结果非常期待。

“臣有负陛下所托,没能说动燕王罢兵北归!请陛下治臣办事不力之罪!”

朱允炆轻出了口气,脸色不怎么好看,身子后仰又靠住了龙椅的椅背。

在场的其余大臣虽面露失望,但其实也不怎么意外。

不过相较于李得成出发之前,在场众人已经不是那么慌张了。

虽不知为何,但朱棣的兵马在济南城前猛攻了一个多月却没能拿下济南,这让朱允炆与朝中诸臣又看到了希望。

万一朱棣攻不下济南,自己就知难而退了呢?

这种情况下,李得成若是能把朱棣劝回去就是锦上添花,反之若是他无功而返,那大臣们也不用像是天塌了般地绝望。

“你入了燕军大营后,朱棣是如何说的?”

陈迪在一旁问道。

朱允炆本欲开口,此刻也顿住,定定地望着李得成。

其余大臣反应亦差不多,虽然结果已知,但李得成在燕王大营中的过程也很重要。

有没有丢朝廷的脸面?有没有真心劝说燕王?有没有阴奉阳违、应付差事……

李得成在路上便整理好了说辞,被陈迪问起后也不慌乱,主动说起了进入燕军军营后的经历。

“陈宗伯,下官进了燕军军营后便左右扫视,观察营中燕军状态……”

他直接将自己被吓住的环节省去,反而凸出了自己在燕军军营中的努力。

李得成滔滔不绝禀报的同时,一个宦官也从偏殿放轻脚步走进来,默不作声地将一封手书交到朱允炆手上。

这种经历自然不能只听李得成的一家之言,与他同去的两个随员不仅要辅助李得成,还肩负有监督、记录的责任。

现在送来的就是他们二人关于此次出行的记录。

李得成自然也见到了这一幕,但他丝毫不慌,这些记录自然都和他的言行完全一致,这是经过他检查的。

“……朱棣便言下官是忠臣,能为陛下争言,但他又说臣应当忠的不是陛下,而是在殿试中选中臣的太祖高皇帝。朱棣还说,臣应当牢记太祖高皇帝遗志,辅佐陛下,纠谬察错,摒除朝中奸邪佞臣……”

李得成在武英殿中滔滔不绝,却没注意到陈迪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这个李得成,办差其实也算得力。

从他进入燕军军营后知道留意其中情况,回来汇报就知道他是用了心的。

但他也太实诚了,就不知道变通变通吗?

就算这是燕王的原话,难道就不能委婉些说吗?

保留其中的意思,让话变的好听些不行吗?

辅佐陛下,纠谬察错,这不就是说陛下经常犯错?

还有肃清朝中的谗人、奸佞,指的不就是他们这些大臣吗?

尤其是被免了职不久的齐泰与黄子澄,面色

最是难看。

虽说朱允炆说过免职只是权宜之计,而且还承诺平定燕藩后会将他们官复原职,但从朝中高官一下子沦落到白身,说没有落差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他们二人每日都还要留在皇城中办差,从前觉得不方便的官袍现在看着却是异常显眼。

虽然两人非常稳重,不会表现出来,但这不代表他们心中不在意。

革职的这些日子里,黄子澄与齐泰发火的频率都上升了不少。

“……诛奸谗以谢祖宗,去新政以复旧章……若溺于权奸之言,必欲去臣……”

李得成并未意识到什么不对,还在滔滔不绝,诸位大人们的脸色不好他其实也看出来了。

但在李得成看来,他们生气就对了,燕王都这么说了,谁能不生气。他们的怒火应当是针对燕王的才是,自己只不过是个转述者。

可李得成忽视了一件事,朱允炆与大臣们是摸不到燕王的,这种时候他还这么没眼色,自然要被诸位大人重拳出击了。

收拾不了燕王,还收拾不了你一个小小的尚宝司丞?

待李得成禀报完,朱允炆黑着脸直接让他走了。

虽然他所言和记录无甚差别,但不知为何朱允炆还是心中发堵。

“陛下,臣以为李得成已怀有贰心。”

黄子澄突然开口道:“此人在燕军军营中敷衍差事,回到殿上却妖言惑众,大发厥词,分明是被燕王买通了,回来动摇军心。”

“臣建议将此人革职下狱,以儆效尤!”

陈迪闻言一怔,他其实也对李得成非常今日的表现非常窝火,但私通燕王这种罪名可是要一棒子将人打死,这就有些过了。

更重要的是,李得成是他举荐的,若因此出了事,岂不说明他陈迪识人不明、没有眼光,让一个朱棣的奸细去出使燕营?

“陛下,李得成虽不堪造就,但他也是个忠心办差的。”

陈迪上前一步,拱手道:“能在入燕军军营时想到探查敌情,能在燕王与诸多燕将虎视眈眈之下直言,说明其有智有用勇。”

“况且北上入敌营本就是深入险境,李得成主动请缨前往,臣以为也不必太过苛责。”

“这倒是未必。”

齐泰瞥了一眼陈迪,拱手对朱允炆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尚需再查问一番,若这李得成早就投靠了燕王,这些便都不是难题了。”

道理确实如此,如果李得成早就是燕王的人了,那这一趟济南之行对他来说便没有任何危险。

大臣们有不少都出声附和,实在是今天李得成隐隐惹了众怒。

而且朝廷处在压抑、担忧的气氛之下这么久,众人也需要发现。

朱允炆听得有些烦躁,直接对黄子澄道:“既然还有疑点,那就查一查。”

“黄先生,此事你来办。”

“是,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黄子澄面色严肃地应下。

清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