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王文等人连忙恭聆圣旨。

朱祁钰笑道:“我给我们齐王府重新定好了二十字的辈分,分别是:文雅君思贤、武胜道用吉,智睿祖会渊、良善宗可长。

长子朱文芳,齐世子。

次子朱文靖,汉王,封地西安。

三子朱文颖,魏王,封地东胜卫城。

四子朱文俊,宁王,封地大宁。”

众人闻言,再度面面相觑,看来皇帝的荒唐劲儿又犯了,竟然想脱离燕王世系自立一脉。

饱读诗书的天才进士们自然看得出来,这是皇帝以老齐王的世系作为基础,抢了懿文太子的一部分世系,拼凑出来的新齐王世系。

好在吧,皇帝的思想并不是彻底的天马行空,还是有迹可循的:皇帝一心以汉天子自居,最认可的朝代是大汉,最认可的皇帝是汉文。

所以将世系开头第一个字辈定为‘文’,就很好理解了。

所以次子立即就把汉王位置占了,这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至于将三子、四子封到偏远的东胜和大宁,说明皇帝还是一片公心,有在替大明着想的。

王文、何宜都闷着头不说话,罗通、江渊、何文渊也不出声。

户部、工部的沈翼、周忱、徐有贞近来正醉心于跟在皇帝屁股后面数钱,就更不说话了。

抄没了那么多藩王、勋贵、武将的家产,沈翼这户部尚书晚上睡觉都笑得合不拢嘴,至于皇帝的儿子怎么取名字,无所谓了,爱叫什么叫什么吧,谁在乎呢。我作为大明最幸福的户部尚书,朝廷库房里那些银子哟,一生一世花不完。

虽然这些银子不能搬回自己家,但守着这么多银子,历来苦哈哈的户部尚书,如今腰杆挺的笔直,说什么做什么都硬气的不行。

就连最德高望重的魏骥都不说话,魏骥一想:我现在是刑部尚书,又不是原来的礼部尚书了,管这些破事儿干什么呢。

而且这东西前面都是有实例的,懿文太子的嫡长子,太祖的嫡长孙叫做朱雄英,不也没有按字辈取名字啊。这还是嫡子嫡孙呢,有人管吗,没人管。

朱祁钰挨个扫视了一遍,这又尴尬了,实在是找不着和自己唱反调的了。

大臣们现在都想赶紧启动全面改革,已经没兴趣在这些事情上纠缠了。

没办法,朱祁钰只得和大臣们从头到尾,讨论了一遍改革方针,然后便放众人离开了。

大臣们离开时都很满意,只要不动土地,不动官吏士绅的特权就行。改别的东西,大家都是支持的。

等大臣们都走了,朱祁钰才想起来:“不对啊,我还说了要封恭让皇帝在瓦剌留下的儿子为怡王呢,人们怎么就这样走了呢?他们不反对?就这样奉旨了?”

有些摸不着头脑,朱祁钰只得晕晕乎乎回家了。

却说王文回到内阁,硬拉着几位阁臣一起去觐见恭让皇帝。

众人来到重华宫外,只见宫门外摆放了一张长桌,五六个太监正坐在那里乘凉。

见大臣们近前,一个小太监走过来止住:“几位阁老,要入重华宫,请先登记姓名。”

王文问道:“敢问公公是?”

小太监回道:“我们是东厂的,督公有令,所有人进入重华宫,都需要亲笔签名登记,并且写明觐见缘由。”

王文回道:“我们是奉圣上诏命觐见。”

“那请阁老写明奉旨觐见即可。”

王文等人亲自签署姓名,小太监方才开启宫门,将众人放入。

王文等人至此才看明白,皇帝说的挺好听,由恭让皇帝原来的亲信马良等人负责护卫重华宫,文武官员随时可以觐见恭让皇帝。

实际上呢,宫门是东厂在守。而且官员进出要亲笔签名,谁来见了恭让皇帝,什么时候,什么理由,一笔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谁若是敢闲得没事随便来重华宫逛逛,那你就等着找事儿吧。

却说王文等人入内拜见了恭让皇帝,朱祁镇好奇的问道:“你们来见我做什么?”

王文回道:“瓦剌也先的长子,火儿忽答具表上奏,言陛下北狩期间,在瓦剌留有一子,乞将其册封为亲王。

圣上已经准奏,命将其封为怡王。又命臣等来请示陛下,为怡王取名。”

朱祁镇听闻,脸都气绿了:我就算真的在瓦剌留了一个儿子,这种事情也不能公然拿到台面上来说吧。

封亲王就算了,还让我取名?然后你们再一宣传,我的名声不就臭完了吗?

朱祁镇很清楚,这帮大臣不是不懂其中的关节,他们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逢迎西郊那位真正天子。

但看众人这种逼宫的架式,朱祁镇只得回道:“叫朱见泽吧。弟弟的儿子,取的什么名字?”

王文回道:“圣上四子,分别是齐世子朱文芳、汉王朱文靖、魏王朱文颖、宁王朱文俊。”

“文?不应该是‘见’吗?”

王文回道:“圣上重定了齐王世系,以‘文雅君思贤、武胜道用吉,智睿祖会渊、良善宗可长。’为齐王世系。

所以圣上之子,皆取名为‘文某’。”

朱祁镇闻言,冷哼了一声,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王文等人问得了怡王名字,回到内阁,便拟定了诏旨。

当天下午,皇帝的封王诏书,以及罪己诏就发布了出来。

同时,京师第一批报亭,一共一百处正式启用。

通政使司右参议练纲,东厂提督太监舒良,亲自在各处巡视。

每个报亭处,都弄了一面大大的报刊墙,将七日内的报纸贴在上面。

行人可以随意观看,还有专职吏员念颂讲解报纸内容,让不识字的百姓也能了解到时事。

这景泰朝第一期报纸,就有大新闻:皇帝下罪己诏,为七月初一的兵变盖棺定论。

大批藩王因为造反被废封除国;皇帝已有四子,而且一出生便开始封王;恭让皇帝在瓦剌留有一子,也被封为怡王。

京师的老百姓在茶余饭后,又有了争论的话题:当今皇帝该不该让位?皇太子该由恭让皇帝的庶长子继续当下去,还是改由当今天子的长子充当储君?

舆论在民间不断发酵,但形成共识还需要时间。

北京风云再起的同时,南京也不平静。

南京守备衙门中,袁诚正与徐琦对峙,双方又吵得面红耳赤。

按照大明制度,应该是太监、文臣、勋贵三方共同守备南京。

但是现在成国公朱仪去北京送了死,而魏国公滞留于北京多日,也迟迟不肯回来。

所以南京守备太监袁诚、南京兵部尚书徐琦就成了南京的决策者。

两人吵架的内容,始终都围绕着皇帝要求的南京京营改革。

北京上直亲卫原有二十六支,除了北京锦衣卫,和被合并掉的御马监四卫,剩下二十一支北京上直全部被皇帝调来了南京。

而南京本来就有十七支上直亲卫。

两者相加,一共三十八卫。

朱祁钰要求大幅削减至二十四卫。再由二十四卫组建成十二团营,取代现在的南京京营。

徐琦早就算明白了,这等于是上直三十八卫,加上南京京营,加上北京京营平定东南民变后暂驻南京的军队,一共削减合并成南京上直二十四卫。

皇帝想精兵简政,甩包袱。

徐琦和袁诚的矛盾在于:袁诚要坚决贯彻皇帝的意图,好得到皇帝赏识;但徐琦更多是考虑军队的平稳,不想做的太激进而出现动荡。

守备勋贵不在南京,徐琦和袁诚互不相让,皇帝充分放权,不愿出手干预,于是双方就彻底僵持住了。

(本章完)

小说推荐:【新棉花糖小说网】《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末日杂货铺[经营]》【新大文学】《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从小破屋开始[全民求生]》《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她被赶出侯府后》《红楼之平阳赋》《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西宫娘娘玉灵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