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袁诚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搞大裁军不可。

当然了,袁诚也不奢求一步到位,最底线的底线,至少要将府军前卫的三万名额彻底裁撤掉。

袁诚也是身不由己,府军前卫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有彻底裁撤掉府军前卫,在皇帝那里立下大功一件,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富贵。

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的传承下来的大太监,王振、范弘、刘永诚、金英、兴安、王瑾、阮安、曹吉祥。

王振、范弘命丧土木堡;金英、兴安、刘永诚、曹吉祥被当今天子干掉;阮安主动乞休,保了条命。

这么多内廷风云人物,如今只剩王瑾一系笑到了最后。

所以袁诚一想啊,我是范弘系的,虽然跟当今天子没什么仇怨,但如今皇帝大规模清洗内廷,我对皇帝来说,可用,也可废。

是用,是废,全在模棱两可之间。

这个时候如果不好好上进,拼上一切向皇帝靠拢,那很容易就完蛋了,就算不死,也会被扫进垃圾堆里去。

所以对皇帝交待的守备南京、精简卫军的任务,袁诚备加珍惜。皇帝还肯给你分配任务,说明觉得你还有救。若是理都懒得理你了,那就全完了。

袁诚也没直接和徐琦说要裁撤府军前卫,而是将上直三十八卫过了一遍,提出将数支卫军整体调往广西、云南,参加平定安南的战争,其中就包括府军前卫。

徐琦也不傻,能当到兵部尚书的,都是深谙权谋之道的老狐狸了。

皇帝刚登基时,百官不熟悉皇帝的行事风格,所以有时会搞不大明白皇帝的意图。

但是经过整整两年的观察和揣摩,朝中重臣基本上已经把皇帝的路数摸清了。

徐琦这些重臣本身综合能力就十分强大,更何况大臣们都会重金聘请才智卓绝之士充任幕僚,大臣们还会相互沟通、交流心得。

皇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早被一大群能人掰开了、揉碎了,仔仔细细、里里外外,分析了个底朝天。

所以即使袁诚遮遮掩掩,但徐琦还是听出来了:袁诚想动府军前卫等宣庙、正统嫡系卫军。

府军前卫,满编状态下,一共三万人,是太宗皇帝当年特意选编年轻力壮但作战经验不足的幼军,专门负责保卫皇太孙朱瞻基的。

后来宣德、正统两朝,朝廷不断调拨新兵补充,所以府军前卫一直保持了三万人的状态。

最近几年,各处大战不断,府军前卫有所消耗,但依然有近两万人。

当今天子对上直卫充满了忌惮,尤其是府军前卫,更是让皇帝坐卧难安。所以刚一打败瓦剌、掌握大权之后,立即便将北京上直卫全部调往了南京。

徐琦能够理解皇帝,虽然说是父死子继,子不改父政。但问题是,宣庙的一切,都被恭让皇帝继承了。

当今天子原来郕王府的一切,都是按照太祖的规定,由朝廷给付的,真谈不上继承了宣庙什么财产。

至于府军前卫这种遗产,都在恭让皇帝手中。你现在让府军前卫去效忠皇帝,他们不肯,皇帝也不会相信。

皇帝登基到现在,从来没有动过拉拢上直卫的想法,因为皇帝从一开始就很明智地认识到,拉拢也没用,这帮人养不熟。

皇帝选择了撇开上直卫,另起炉灶单干,这点就是袁诚和徐琦互不相让的原因所在。

徐琦作为朝廷大臣,不想如此决绝;袁诚作为内廷大太监,就只想取悦皇帝。

想到这里,徐琦就开始在心里骂安国公徐亨,这是当今天子崛起之路上最大的助力。如果徐亨没有倒向当今天子,说不定恭让皇帝早复辟成功了。

土木堡之变,六师丧尽,勋贵重创。

当时大明剩下能打的勋贵和军队主要有三支:宁阳侯陈懋远征东南的大军,靖远伯王靖远征麓川的大军,以及兴安侯徐亨的陕西边军。

其他的像什么辽东边军、山西边军,根本就不堪一击。只有陕西的甘肃、宁夏、固原等镇的边军,才称得上是精锐。

徐亨一投靠效忠,皇帝不仅击败了瓦剌,而且彻底压制住了王骥、陈懋统领的大军。使皇帝得以慢慢拆分、削弱这两支忠于恭让皇帝的大军。

一个月前的京师兵变,石亨、孙镗、刘永诚率领的一万五千京营大军被皇帝全部诛杀,一个没剩,这又是徐亨率领的由陕西边军组成的骁骑营干的好事。

结果现在好了吧,袁诚铁了心要搞上直卫大裁军,背后是皇帝的意志。

苦思冥想之后,徐琦向袁诚试探道:“袁公,您看啊,圣上之前命于尚书总督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调三万南京军队去镇压苗乱。

要不咱们这样,先从上直卫中选三万军队去镇压苗乱。在剩下的上直卫中挑选三万精锐,组成六卫、三团营。

咱们先小范围地试一试,用两三年时间看看效果,若是效果不错咱们再进行大规模地整编。那时候苗乱应该也平完了,将镇压苗乱的军队调回南京集中整编,也更合理一些。”

袁诚摇摇头:“两三年?徐尚书是在开玩笑吗?今年就必须全部整编完成。

而且大军暂时不必调去镇压苗乱,于尚书也不必去总督军务。

前一阵子圣上已经派了右都御史王来去总督湖广、贵州军务。

四川不太安定的播州宣慰司已经改隶贵州,剩下的部分则由四川巡抚韩雍负责。

圣上早就已经有了安排,徐尚书就不必过于操心了。”

徐琦重重叹了口气,一场莫名其妙的北京兵变,把所有东西都搞乱套了。南方的藩王被废去了很多,以前的军事安排也都不算数了。

三杨被彻底清算,但皇帝任命了王来总督湖广、贵州军务,而王来受过杨士奇举荐,受过于谦器重。

最近皇帝又任命了年富总督浙江、福建军务,而年富又受过杨溥举荐。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清算只针对三杨及其家族,对其他官员没有任何影响。

但南京边上多了个闽浙总督年富,徐琦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短暂的思考过后,徐琦选择了继续抬杠,又和袁诚吵了半天,直到傍晚,也没结果,两人散场回家,各找各妈。

……

却说北京城中,北居贤坊内,有一条箍稍胡同,胡同最里侧有一处小小的院落。

小院的主人名叫杨埙。

杨埙是一名出色的油漆工匠。其父曾受朝廷委派,前往日本学得泥金画漆法,传回国内。

杨埙潜心研究,加以改良,创制了五色金钿并施法,其技青出于蓝,连日本人都自愧不如。

京城居大不易,但杨埙凭着独特的技艺,日子过得倒也有滋有味。

但是,人啊,往往日子过着过着就不想好好过了。

傍晚时分,杨埙握着几卷纸张,紧皱着眉头回到家中。

其妻李氏忙迎了出来:“夫君,这是怎么了,上官给您气受了?不应该啊,虽然夫君无官无职,但凭您的手艺,就是上官也得给三五分面子啊。”

杨埙走进正堂,把手中的纸张往桌案上一拍:“看看吧,朝廷发布的新鲜玩意儿,叫做什么报纸。”

(本章完)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