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再造中华》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大战即将来临,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为此,杨田下令在香河休整两日,收拢军队,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

26日上午,革命军以第三军为主,辅以少量海军陆战队员,从香河出发,兵分两路,沿运河两岸北上夺取通州。

队伍绵延足有二十余里长。走在前面的是骑兵,之后是司令部、直属队和炮兵,再后面则是浩浩荡荡的步兵和海军陆战队。

下午,先头部队抵达通州,向通州发起试探性的进攻。经过激战,清军在通州外围的据点被逐一扫除。

到傍晚时分,已有两万兵马抵达通州城外。革命军力求慎重,并不急着攻城,在通州城外扎营。清军只有消极防御的份,并不敢出兵劫营。

革命军大军压境,清廷也穷于应付,始终拿不出退敌之策。僧格林沁收缩军队,把蒙古骑兵、新建陆军全都调往八里桥至京师一线,试图全力保护北京。

八里桥位于通惠河上,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石桥。此桥东距通州八里,西距北京广渠门三十里,是通州通往北京的咽喉。

为了迟滞革命军的进军速度,僧格林沁已经下令拆毁八里桥,把精锐清军全都撤到了八里桥以西。是故,通州守军已是孤军,完全得不到支援,破城是迟早的事。

次日上午,杨田开始组织革命军进攻通州。与香河的情况类似,他先以优势兵力围城,然后再使用重炮轰击城墙。

这一次,通州守军学乖了,不等城破,便举白旗投降。满清大厦将倾,城池纷纷投降,与明未清军入关时的情形非常相似。

27日,革命军离开通州,沿通惠河两岸西进。上午九时,先头部队抵达八里桥。八里桥是通州通往北京的咽喉,清军至此已经退无可退,让无可让,在八里桥部署了重兵。

革命军若是突破八里桥防线,通往北京之路将再无障碍。决战在即,杨田也亲临前线。透过望远镜,他能清楚地看到八里桥清军。他们严阵以待,借助八里桥周围的灌木丛林,构筑了土垒和堑壕。

侦察处长报告,说清军在八里桥一带布置了三道防线,总人数不下于五万。八里桥以西至北京广渠门外,还有数量更多的清军。只不过,清军依然消极防御,呆在堑壕里,等待革命军的进攻。

杨田下令准备战斗,等待后续部队到来。十时,八里桥前线已聚集了一万多名革命军。杨田随即下令,南北两路同时发起进攻。

不过,革命军进攻之前,首先组织了炮火准备。两军离得很近,彼此可以通视。清军利用火炮组织了反击,但由于火力太弱,反击相当无力。

经过二十分钟炮火准备,杨田下令步七师沿惠济河北岸、步一师沿惠济河南岸发起进攻。清军依靠堑壕阻击革命军,战相当勇猛。

步一师在惠济河南岸打开了一道缺口,但清军人数上占有很大优势,援军前仆后继地填补缺口。步一师人少,难以继续扩大缺口。

今天的战斗,目的不在于消灭清军,而在于试探清军实力。战至十点钟,杨田下令撤回部队,召集师以上军官开会。

会议甫一开始,步一师师长王宝就说:“军长,刚才我师已经打开了缺口。只要再坚持一阵儿,就有希望突入清军防线,彻底击溃清军。”

第三军有步一师、步七师、步九师三个野战步兵师。步七师由湘军降兵改编而成,以曾国荃为师长。步九师由皖北团练改编而成,以李鸿章为师长。

革命军陆军共有九个野战步兵师,第一至第四师根正苗红,渊源于黑旗军。第五师主体由太平军改编而成。第六师主体由云南独立旅改编而成。第七、第八师都由湘军改编而成。第九师则由皖北团练改编而成。

九师师长李鸿章却献议:“清军战术呆板,在八里桥至通州一线节节防御,摆的是阵地战的架势。观其防御,则像个扁担,两头粗,中间细,重兵都部署在八里桥和京城附近,中间比较空虚。

“我认为,我们不必再从正面强攻,不妨派兵迂回到八里桥的侧后,截断八里桥之敌。这就像个扁担,折断中间的杆子,两头都要落地,扁担也就废了。”

杨田和参谋长李秀成相视一笑。他们正打算这样干,因此才撤回了部队。前线的清军不明所以,还真以为打退了革命军的进攻,在阵地上犹自欢喜呢。

杨田说道:“我们原本打算在大沽口多休整几天,等待大部队跟上来,再发起最后的决战。没想到,清军要决堤放水,我们只能被动应战。

“既已应战,就不可停下,先与蒙古骑兵战,再攻占天津,这两战规模不大不小。到了香河、通州,战事愈加顺利。现在,我军与清军终于将展开决战。

“此次决战,仍以歼灭清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慎重,才从八里桥前线撤出,等待后续主力到来。

“少荃,你的见解与军司令部不谋而合。我们也想折断这根扁担,派精锐兵马迂回包抄到八里桥清军的背后,由此而打垮清军的防线。

“参谋长,我们现在在前线有多少部队?明天有多少部队可以赶过来?”

李秀成已经升为第三军参谋长,跻身高级军官之列。他对部队情况了然于胸,说道:“目前我们在八里桥前线有一万两干人,有一个团三干人即将赶来。截止傍晚,将有两万兵马抵达前线。

“还有两万人还在路上,预计明天下午可以全部到达八里桥前线。如果要求他们急行军,算上信使来回送信的时间,最早可让他们在中午之前赶到前线。”

杨田不假思索,说道:“这样,部队转入休整。明天上午十一时发起总攻。届时,我们以一万人从正面进攻八里桥,其余兵马迂回包抄至八里桥侧后,力争包围全歼八里桥之敌。

“八里桥之敌一旦溃灭,其余清军必会惊慌失措,清军防线也将全线崩溃。届时,我们就有希望全歼蒙古骑兵、新建陆军。清军只剩一个神机营,而神机营虚有其名,根本就不能阻挡我们夺取北京。”

散会后,各部立即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战。

次日,部队提前开饭,十一时准时发起进攻。和昨天一样,部队从八里桥正面发起进攻,遭到清军的拼死抵抗。

革命军在惠济河北岸投入重兵,清军中计,调援军拼命围堵。中午十二点半,南岸革命军以步一师为主力,绕过八里桥防线,从南翼迂回至清军侧后。

僧格林沁随即做出应对,调兵堵截。这时,革命军发起总攻击,后续部队陆续来到前线,加入到步一师的进攻序列中。

革命军源源不断地涌了过来,最终在惠济河南岸突破防线,迂回至八里桥之敌的背后。

僧格林沁大为惶恐,指挥蒙古骑兵做了殊死的抵抗。和天津城下的骑兵遭遇战一样,蒙古骑兵战术落后,盲目冲锋,被革命军优势枪炮大量毙伤。

八里桥清军防线全线动摇,革命军随即发起冲锋,清军全线溃退,纷纷向北京城方向逃命。

清军还有一支完整的生力军-神机营,负责守卫北京,只接纳前三镇新建陆军入城。很多败兵不得入城,更加慌乱,溃不成军,开始成建制地向革命军投降。

到傍晚时,神机营不顾新建陆军尚未完全入城,关闭了所有城门。广渠门外本来部署有五六万京营八旗、直隶绿营,全都不敢应战,见到革命军的旗帜便望风而逃。

傍晚,革命军逼近天京城下,在城南、城东两个方向扎营。清军神机营并未出城迎战,城内军民已经乱一团。.

小说推荐:《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锦宫春暖》《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皇长孙的团宠日常》《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大明:嘉靖修仙啦》《我以机缘觅长生》《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全民星海时代》《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